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论述

 江山携手 2015-10-23

教师的教育思想至关重要,在多数教师的眼里,往往偏爱优等生,而“后进生”则往往受冷落或歧视,这种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优生固然可以给你带来欢乐,“后进生”也会给你带来惊喜,苦辣酸甜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财富。要想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的技巧在于善于察觉儿童的天赋,善于确定足以使他施展他的智力和创造力的领域,并向他提出在完成中要克服某些困难、从而促使他的才能进一步发展的那种任务。”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每个学生的天赋才能挖掘出来,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的幸福进行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并由此而享受到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幸福。

产生“后进生”的10大原因

1、缺乏个别对待。在我们的教学中出现落伍的、考不及格的甚至无可救药的学生,“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这是现行的授课模式决定的。“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班级授课制,一名教师教授那么多的学生,难免会顾此失彼,若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差生出现也就难免了。

2、不会学习。“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鉴于此,“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首位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只有树立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真正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幸福的基础。有人说,教育无非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培养人格,其二是养成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说“要教会儿童学习”应该是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吧。

3、死读教科书。对学生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的学生最终成为差生也是必然的。或者在读书时不思考,也会导致学习成绩降低。“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当肚子里积累了太多的消化不了的食物,生病是难免的事情,后进生也就难免出现了。

4、新教材没有学好。“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基础没有打好,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一步一步越来越困难。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教学规律:“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说,我们在讲解新教材时力求明确,不能传授给学生一些含糊不清的知识。其实,即使不是新教材的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

5、不会阅读,没有形成阅读技能。阅读决定着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感到自己对于一个人的命运负有重大的责任:他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他的智力发展。教育上的“半成品”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都开始特别注意阅读技能的培养。我们认为阅读不单纯是一种基本技能,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发展过程。我们开始努力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儿童的阅读技能停留在对单个词的感知上。那样是很危险的。凡是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的人,他必然在学习上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实际上他是不可能正常地学习的。我国学校里的成千上万的落后生、不及格生和留级生,一般地说就是那些没有学会阅读的少年。在许多情况下,教师认为这种儿童在智力发展上有些不正常的意见是对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智力发展的不正常并不是原因,而是后果。

6、教师操之过急。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一直停留在毫无希望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形象思维到概念思维的过渡。有时,“学生没有经过一番长期的‘形象思维’的训练,然而教师却在催促他们快点转到抽象思维,而学生对抽象思维却是丝毫没有准备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常常不能把自己举出的实例同费了很大力气才背会的规则联系起来,这种情况就是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相脱节的后果之一,是教师操之过急的结果。”教育教学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学过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和经历怎样的步骤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把握。但是不管费时如何,循序渐进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急功近利必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7、早期教育受限。“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儿童正是在这个年龄期——从一岁到78岁,变得头脑迟钝的。”家庭、学校、社会构筑成学生完整的教育体系,尽管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作用功不可灭,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学校教育毕竟不是万能的。我们的义务教育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学前教育的对接。正因为学生的早期教育受限,所以他称一部分“后进生”为“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

8、对智力的认识错误。“对智力才能的不平等,早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学生自己也渐渐看清了,他们把这种不平等理解为注定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达到同样智力发展限度的原因。”正是这一种理解造成了学生自信心的缺失,遗憾的是,不但学生是这样理解的,我们的一部分师者也是这样理解的。当“笨”、“猪脑子”等词语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画上了一个不应该画上的句号。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但不要让学生感到这种不平等是一种不幸,引导学生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这应该是教师的任务之一。

9、家庭教育存在缺陷。“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些父母往往把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寄托在言语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尽管我们教师无法改变孩子出生时的父母,但是我们应该努力改变我们的学生的家庭素养,各个学校普遍建立的家长学校制度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10、评价方式的匮乏。“我们没有找到评定学生脑力劳动的正确的标准,这是真正的灾难,由此产生了死记硬背,甚至把很有才能的学生都弄得头脑迟钝了。”任何时候都是方法胜于知识,过程重于结果。评价的无力致使分数高高在上称大王,教师不会识字方法不得不用抄写100遍的方法来抹杀孩子的天性。痛定思痛,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需要专业,学生管理更需要专业。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阅读对“后进生”转化的作用。认为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重要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提示各种概念、结论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该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教师,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30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信,对于这类儿童,正是前面说过的“第二套教学大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试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是的,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我在三至四年级和五至八年级教过书,我总是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当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我,——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并且也向所有的教师提出这个建议。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现在还很难说明,当儿童面前出现某种使他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时,他的头脑里究竟发生着什么变化。但是,千百次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有一位姓特卡琴柯的优秀数学教师,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这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善于合理地组织这里所说的这种阅读,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特卡琴柯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这些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他觉得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如果没有这些图书,那么他的某些学生是永远也不会达到及格的。例如,在教方程以前,学生们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这种书首先是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讲的是方程怎样作为“动脑筋习题”在民间的智慧中形的。

要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们“环球旅行”,带领孩子们到自然界去旅行——上思维课,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中去学习和思考,他形象地称之为“思维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大自然是“活的源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他的一个观点是“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在游戏、故事、美术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基于反对死记硬背,基于孩子的学习特点和精神生活的本性,基于把周围世界和大自然看做“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创设了“思维课”,让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大自然这本书”。从此,他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上语文课,对周围世界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鉴别,然后撰写除关于自然界的许多短文。借助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在情境中思维。给课堂以生机,给学生以兴趣,给教学以活力,给生命以启迪。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入儿童的意识里去,我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让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比较各种事物的质和特征。我们的观察证实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性: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但是鲜明的形象并不像在照相底片上那样反映在儿童的意识里。表像--不管它们是多么鲜明,并不是目的本身和教学的最终目的。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生动的直观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手段:周围世界的鲜明形象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源泉,在这个源泉的各种形状、色彩和声音里隐藏着成千上万个问题。教师揭示这些问题的内容,就好像在翻阅这本《自然界的书》。

在大自然的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逐步向概念思维过渡。他努力使儿童能够渐渐地运用这些概念,例如:现象、原因、结果、事件、制约性、依存性、区别、相似、共性、相同、不相同、可能性、不可能性等等。多年的经验使他深信,这些概念对于形成抽象思维起着很大作用。但是,如果不去研究活生生的事实和现象,不去思考和理解儿童亲眼看见的东西,不去逐步地由具体的事物、事实、现象向抽象概括过渡,那么要掌握上述这些概念是不可能的。儿童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那些问题,正好有助于促进这种过渡。他教给自己的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具体现象,并且探寻因果联系。由于把思维跟具体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孩子们逐渐地掌握了运用抽象概念的技巧。当然,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好几年的长期的过程。

努力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

苏霍姆林斯基注意发现孩子们的特长和“闪光点”,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享受到成功的自豪感与自尊感,从而树立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给予他一种自尊感。”“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做出最后的、绝对的结论:某某学生什么都做不来,他的命运就这么注定了。”一点点成功“会给他带来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他认为,那些经常给“差生”的作业判“两分”的教师是不人道的。那样只会给学生带来这样的心理负担:“我得的是两分,我什么都不行,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他说就会耍滑头,说谎话,把“记分册”看成一条鞭子。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学生判两分,他经常告诉差生:“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他的体会是,“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朵。他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费佳、巴甫里克、米哈伊尔都有其各自的“闪光点”,但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却是不同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有耐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树立自信。他指出:“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在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这种天赋才能的充分发挥,是个性特长的发展。是个性特点的发展,是一种个性教育,因人而异。

在学校中,学生个体差异是普遍的现实;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在学习中学生成绩会存在差异。老师为此头疼,家长为此惆怅,学生也为此郁闷。但苏霍姆林斯基就“巴甫里克”的个案为我们的惆怅带来新的发现。让我们细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笔下记录的这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孩子,进学校时,活泼开朗,但后来不爱学习,变得胆小,孤僻,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里,没有了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知识的渴望。巴甫里克,在学习上是一个被称作“思维迟钝的孩子”,同班同学已经能够把字母拼成音节并大声朗诵出来,他却连把一个字母与另一个字母区别开来还要费很大的力气。对他必须是教了一遍又一遍,比在别的孩子身上多两三倍。他的老师鉴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也利用一切时间帮他补课,为了能让他脱离以分数成绩为标杆的差生行列。但效果甚微。但在五年级,情况发生了变化。一直到了五年级,有了“奇迹”,这个孩子有了喜人的变化,由于增加了一些要动手的课,给巴甫里克带来了乐趣,其中的植物课他最有兴趣。是被他的自然老师慧眼识珠,用他的话说“他的智慧,表现在他的指尖上”,这个孩子喜欢做实验,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此时,因为有他感兴趣的知识,吸引他要探索研究的,他开始“思维的觉醒”,潜心学习,完成了老师都无法完成的实验。后来,这个孩子中学毕业,上了农业大学,成了一名成功的农艺师。就是这个刚开始被认为“差生”的孩子却也有他自己可取的一面,后来成为这一方面成功的人。几年过去后,他培育出了一些抗寒的果树品种,后来考上了农学院,成为一名农艺师。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庆幸巴甫里克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也深深被这一位独具慧眼的自然老师所吸引,是他发现这一棵完全可以茁壮成长的幼苗,及时向他播洒阳光,是他唤醒了这个孩子生命里对自然、生物的热爱。

借鉴苏霍姆林斯基转化“后进生”教育理论要处理好以下4种关系

l、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发展的关系。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根本性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后进生”更为欠缺的不是知识,尤其不是课本里的死知识,而是他们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的发展。因此,要转化“后进生”就必须在他们发展上下功夫。因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味地让差生跟在班集体其他学生屁股后面跑,一味去补知识,结果是越补“帐”越多。这样,只有重视“后进生”的整个学习历程,通过扩充“后进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习技能,提升智力和发展水平,注意了“后进生”教学的前瞻性,才可能达到转化工作最终目的,使“后进生”脱后转差,这才是转化“后进生”工作工作事半功倍的做法。

2、要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活动是“后进生”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课内活动往往囿于教材内容。因此,仅靠课内,“后进生”转化就难以实现。课外活动能使“后进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与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足够交往机会,一些课外科研活动还能使“后进生”有解决问题,进行思考的“智力劳动”机会。更为主要的是,在课外活动中,“后进生”摆脱了课内气氛,摆脱了自卑心理,其良好的学习情绪、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在课内几乎是很难发现的。这一切都便于形成“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绪定势。因此,“后进生”转化教学一定要发挥好课外的力量,挖掘出它的潜在功能。

3、要正确处理好集体施教与分组施教、个别施教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通过集体的影响来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他说:“智力生活是一个统一的过程”,“集体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能力最弱的学生也会因此而不致落后”。然而,苏霍姆林斯基更强调把集体施教与分组施教、个别施教结合起来,要求教育工作者耐心地根据“后进生”的原有知识、能力、心理状况进行分组的课外活动和个别施教。这样,才能使集体影响更确切、更具体地落实到“后进生”身上,并使“后进生”的发展找到更好的立足点。

4、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压力和学习动机的关系。“后进生”在学习上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缺乏学习愿望,求知欲不强,学习态度消极,有的还对学习有反感。显然,强制方法达不到使“后进生”乐学的目的。怎样才能启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呢?完全适应“后进生”现有能力的作法不能刺激“后进生”学习兴趣,更不能促进“后进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别开生面的认为:不是简单地适应“后进生”,而是给“后进生”以适度压力,使学习压力转变成“后进生”学习动机,让“后进生”在有困难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智力劳动”。为此,我们在“后进生”教学中一定要改变教学内容一味化简、化易的作法,应给“后进生”一定的学习压力,造成其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困难,以促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认真,真正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