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2015年中考试卷难易程度吗?以下是语文、化学、物理三位名师对哈市2015年中考试卷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导!如何在2016年中考取得好成绩,不要错过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哦! 【语文】真挚情感体验 细腻驾驭文字周玉静,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曾获南岗区初中语文“锦绣杯”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作文:“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周老师认为,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与去年相比,分值与试题结构相同,题型略有变化。本套试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又有其层次性,更实现了中考的甄别、选拔功能。 病句题变化大 病句题更关注学生的实际修改能力。语病以往考查学生能判断正确句子和病句,现在还要考查正确修改的能力。这样的考查形式与2015年的市模相同,学生并不陌生。语病题依据《考试说明》考查学生对常见语病的辨识和修改能力,考题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范围。 这就要求2016届孩子对考试说明中的关于病句的考点应了如指掌,在练习病句时,既要会辨别还要会修改。 重视基础知识考查 基础部分题型稳定,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内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也是经典名篇,词语解释“广”和“加惠”均为重点课下注释,简答题“为什么说秦王易地另有所图?”也是针对文章的背景和内容作答。 这就引导师生要重视教材,认识到抛开教材盲目做题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文言文实词解释应注重准确识记,句子翻译应注重关键词和句式特点,文言简答题应注重理解内容及主旨。 课外阅读侧重对内容的理解和挖掘 课外阅读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各一篇,分别是马未都的《紫檀》、《橡树之谜》和陈常青的《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选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学生在走进作品的同时,受到作品中思想情感的浸染,得到一次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积极更深刻的认识,彰显了语文学科独具的人文魅力。 课外阅读,无论是哪种文体,首先读懂是前提,侧重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挖掘,没有技巧、套路式问题,突出考生与作者对话、与文字对话、与自己的认知对话。 复习时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体特点,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命题作文:《不成曲调也是歌》 每个人都想把人生之歌唱好,有的人能唱好,有的人唱不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要努力,按照正确的曲调去唱,也无怨无悔。这种比喻式文题,生动形象又耐人深思。 如何诠释“不成曲调”和“歌”的内涵,需仔细斟酌,还需关注加点部分“正确的曲调”,才能把握其隐含的深意,要想拿到高分,还需有真挚的情感体验和细腻的驾驭文字的本领。 材料作文: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和乞丐进入,只要他们将双手洗干净。这体现了人人平等,我们要帮助弱者,要遵守社会秩序。材料作文与往年相同,给出了明确的观点。 这里说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指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都要训练,双管齐下,都能巧构思成美文,不能顾此失彼,甚至直接舍弃其一,应为写作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化学】更加灵活 更有梯度高洪娟,中学高级教师,南岗区骨干教师。中学毕业班把关教师。 高洪娟老师认为,化学试题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的性质,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体现学科间与学科内的综合,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报人才。 总体的难度与市调研考试大致相平,题型稳中有变。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在某些问题的设计上更加灵活、更有梯度。在考点和问法上均有变化和突破。 基础与能力并重 基础知识覆盖面高到95%。素材的选取来源于教材,目的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变式。如选择题的1、3、7、9题中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教材中出现的素材,填空题28题的磷肥的作用和磷矿粉的化学式及维生素的作用等也都源于教材。 31题考查了学生气体制取实验的基本技能,34题以教材中出现的实验为载体,从离子的角度考查学生设计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全面,更好的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传统与创新结合 选择题15题,与市模题型相仿,考查的是差量问题,是Cl-与CO32- 之间的差量计算,不同于市模的溶液和溶液之间的差量问题。35题把对实验的定性分析和计算的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计算能力,是一道变化巧妙而又综合性很强的试题。 2016届考生应对中考的几点建议 注重基础知识,夯实基本功 在复习时,不要好高骛远,而是踏踏实实立足与教材,一手抓基础知识的理解,一手抓知识的正确应用。教材中的习题是经过多年精选历练的,复习时重做这些题,就要注意在更高层次上观察,前后知识连贯起来变通试题,在变式中求新,在求新的过程中拓展思路。 重视实验复习,关注科学探究 中考非常重视对科学探究的考查,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考生平时除了要多动手、勤动手,更要注意在实验中细观察、多思考,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不要轻易放过。 突破热点题型,模拟中考场 在扎实完成基础知识训练后,应对热点题型如科学探究题、开放性试题、信息给予题、图像题等进行专项训练。做到不为情境所困,明晰考点所指,体会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物理】注重基础 活学活用 于航,中教高级教师,连续多年初四把关教师,备课组长。 于航老师认为,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考察知识点覆盖面大,试题除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外,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本,在贴近教材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来源于生活中一些物理常识、经验、及学生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试卷秉承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同时兼具选拔性”的命题原则,多角度对学生所熟悉的物理知识进行考查。 试题题型较去年没有变化 题型、题量、试卷结构以及各题型所占分数与近两年中考和2015年市模相比,保持稳定。题目既有一般性改编又有策略性改编,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考察,注重对基本知识点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公式的运用的考查,尤其突出的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的发展。整个卷面没有偏难、偏怪的试题。 考查重点内容 整套试卷注重了对重点内容的考查,例如测浮力,探究物质吸热能力以及测电功率等方面。通过试题的呈现,旨在引导学生重现教材中的环节、细节,运用物理语言和物理方法进行论述。试题中不仅将重点内容分散在不同题目中,而且也将难度较多的问题分散到不同的题型中,试题难易得当、恰到好处。知识和技能是物理试卷考查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理解和学习的基础,是考查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载体。 关注实验过程和细节 这套试题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关注物理实验的思路过程和细节,关注实践活动,关注科学探究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的实验探究的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实验和分析论证,积累知识和能力,通过对题目的改编和创新,使试题更加贴近生活、接近学生实际学习过程,更能准确考查学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思考、分析解决在试验中遇到的不可预设问题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命题非常灵活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命题非常灵活,如光学作图题既要准确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又要能通过作图表示他们的关系。测量浮力的试题通过几张反映实验过程的插图给出了测量的步骤,而反过来提问学生此过程探究的目的以及作此判断的依据,一改学生在复习练习时所做的大量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问法,相近的思路方法不同的问题表述,要求学生思路完整表述严密。 命题非常灵活,中也出现有的题目语言描述干扰性很大,说法上看起来不是很具体,学生要在表面信息下,挖掘隐藏的信息,还要注意一些与平时有所不同的说法,问法,这些变化的信息也恰恰是一些偏难的题目给学生的解题提示,学生一定要灵活的运用平时所掌握的答题经验及技巧来进行分析解决,而不能拘泥于一些固定的、现成的答案,这些问题的设置,新颖巧妙,增加了试题的思维含量。 体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迁移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验操作水平,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选拔性。此类题目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重视初高中衔接过程中学生物理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延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