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若痛苦,请摘下虚伪的面具 虚伪让你看起来“很棒”,却令你一生深陷在痛苦中 自我接纳

 青衣问道 2015-10-24

你若痛苦,请摘下虚伪的面具  虚伪让你看起来“很棒”,却令你一生深陷在痛苦中  自我接纳



虚伪让你看起来“很棒”,却令你一生深陷在痛苦中。

   【前言】你习惯了戴上面具,似乎它就是你生命的皮肤,然而,我知道它不是真正的你,我懂得你内心强烈的冲突和痛苦。如果你愿意,不如摘下面具,让我看清你的脸,重新认识你。

有人说,这个社会,虚伪的人才能生活的更好,我相信说这话的人可能是看到了有些人有权有势,物质生活丰富,大家对他们众星捧月,而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很虚伪”。事实上,你所看到的都是这些人希望让你看到的他们,就犹如化妆舞会上的一个个面具,面具下面的才是他们真实的表情,那些表情充满着痛苦的狰狞。

有些人虚伪,有钱有势;有些人穷困潦倒,同样虚伪,他们怕世人鄙视自己的贫穷,于是尽量隐藏自己的贫穷;有些人怕别人批评自己的无知,于是到处争显自己知识的渊博。实际上,虚伪和权势、地位、知识都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对自己不认可的心理的外在表现。只要对自己不满意,不认可,并且试图去掩饰自己的不足,虚伪就可能出现。

说虚伪前,我们先看它的敌人“真诚”吧。心理学领域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所有品质中,最受欢迎的是“真诚”,而最让人讨厌的就是“虚伪”。它们的对立统一,犹如黑与白,大和小。在有真诚的地方,虚伪就消失了,就好象有光的地方就没了黑暗。

真诚,这种品质的特点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你的行为和语言表现的就是你的内心想法。你的内在和外在统一在一起,重叠而没有间隙。

 

比如你本来是一个胆小的人,但是你却要表现出勇敢,因为你看到勇敢的人受到大家的喜欢。于是当有人遇到险境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你却根本无法战胜自己的胆小,落荒而逃。你想你能舒服吗?就好比,你本来是个木匠,但是你却说自己是个裁缝,你不把自己手扎的到处都是针眼才怪。何必折磨自己呢?

       实际上,虚伪本身并不是一个天然产生的什么东西,它只是一种描述,描述的是“真实和表现不吻合”这个现象。一个人身上如果有这个现象发生,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是虚伪的。

 

       比如你看到某些人好像很开心,那是他想让你看到“他很开心”,也许他们此刻内心正饱受着煎熬,只是被他们给藏起来了。于是你得到了“虚伪”的人生活的都还不错的观点。心理学领域有过这方面的测试,白天越虚伪的人,晚上噩梦越多。因为梦其实是我们潜意识对我们的启示,告诉你,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当你在梦中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的时候,你自然会感到震惊和不舒服,因此噩梦连连。

       虚伪,让心理产生问题,让生活陷入泥泞,你还羡慕虚伪的人吗?这样的人纵有美酒佳肴,但是吃起来是味同嚼蜡。看看有些人看似风光无限,却因为不快乐,甚至不惜结束自己的生命,你就能想到,表里不一的生活是多么令人痛苦!(不是说有钱人的生活痛苦,是虚伪的人痛苦;虚伪带来的痛苦感受,对于有钱和没钱来说,没什么区别。)

 

       请摘下面具,真诚的面对和接纳自己吧,也许此时此刻的你并不完美,但表里如一的生活却会令你活得更踏实,更真实。这远远好过,虚伪让你看起来“很棒”,却令你一生深陷在痛苦中。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此外,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对自己、对现状、对环境的接受,承认它们存在的事实,不否定、不抱怨、不无条件的想要去改变。

评估一个人是否自我接纳,需要在他/她受挫的情境下去观察,人在成功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去否定、抱怨、无条件的改变的,相反会非常享受这种状态,如果在这个时候仍然抱怨,那要评估的是这个人抱怨的目的,而不是是否自我接纳。



评估一个人是否自我接纳,要看他/她在受挫的情境下,如何表现。

那些没有自我接纳的人,或者没有接纳自己某些方面的人,在受挫或者在没接纳的方面受挫时,经常表现为:1、自责与内疚;2、否认事实的发生;3、抱怨环境不公平;4、抱怨自己出生、成长的环境以及父母的条件;5、无条件的想要去改变;6、将所有原因都归因于外部”。

那些自我接纳的人,在受挫的情境下,同样会有很多负面感受,但是他们不会以上面的方式去表现,而是接受现实,有情绪的时候想办去法宣泄负面情绪,给自己时间去适应、调整,选择重新选择是否要去改变,如果确定改变,也会做出相应的计划,向改变的方向前进。

所以,看一个人是否自我接纳,就关键在于观察他在受挫的情境下如何表现,自我接纳的人与没有自我接纳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

从对环境的影响上,没有自我接纳的人会给身边的环境传递出强烈的负能量,让身边的人也不舒服。而自我接纳的人,会表现自己的真实负面感受,不会让别人不舒服,反而容易让别人心生帮助、支持他/她的动机。所以一个人自我接纳与否也会强烈影响到身边人的感受。






           自我接纳 全然接受

自我接纳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接纳;二是对环境的接纳。

每一个方面,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现状的接纳;二是对形成背景、原因的接纳;三是对改变过程的接纳。

接纳自己.不管自己的状况是什么样子,不管自己生活有多么不如意,首先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你要想把自己的楼房建设好,要考虑你的地基问题,地基有多深,地质构造怎么样,决定了你人格的大厦能建多高。别人的大厦和设计蓝图你是没有办法照搬的,因为你没有办法选择你出生的环境, 没有办法选择你的父母和你的样貌,没有办法选择你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羡慕、嫉妒别人是没有用的,自怜自艾是没有用的,抱怨上天的不公是没有用的,因为上天给你的东西你没有利用好,你老是盯着别人手里的饼看,却不知道别人做饼过程的艰辛,老是抱怨别人的饼多好吃,却不肯动手做自己的饼。久而久之,你更加厌恶自己,把自己的灶台也拆掉了,自暴自弃,乞讨,到处问别人如何才有饼吃,你如何才会有饼吃呢?

接纳自己意味着知道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暂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接纳自己意味着看到自己的不完善,但是不急不慌乱,对自己有信心,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在现实中做出努力.

接纳自己意味着重视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意识着尊重自己,也能尊重别人,客观的看待别人和自己的差异,理解自己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说自己不好,依然不放弃自己.
接纳自己意味着自己犯了错误时知道只是某件事或者某件行为是错的,而不代表你的整个人是不好的,允许自己犯错误,错误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自己在错误中学习.

接纳自己意味着接纳生命中所有真实的现象,意味着不主观、不偏执,不卑不亢.

接纳自己就能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你的心中才会有爱,有力量,你把爱传递给别人,别人就会回馈给你双倍的爱,这样生命才是一个和谐.


真正的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这个词在今天早已不陌生。很多人都听说过它,有人正在为了践行它而经历内心的波折,有人正困惑于“自我接纳是不是放任自己”,还有人在苦苦寻找自我接纳的方法——对探索自我有追求的人们常常问的问题是:我知道要自我接纳,可是要如何才能做到自我接纳呢?有什么方法吗?


不久前我摩拳擦掌想要写一本关于自我接纳的书,很想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时间和精力都无法跟上思想的脚步,只好暂时作罢。


这篇文章原本是《百科知识》杂志的约稿,所以行文有些太理论化,文章结构也与我想写的书的风格相差很远,但它还是表达了我对自我接纳这个主题的一些观点,于是发在这里与各位分享。

自我接纳的力量


澳大利亚人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可是却成为“走”遍世界的励志演讲大师。就是这位被称为“海豹人”的小伙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会计和财务规划双学位,并创办两家非盈利机构和一个基金会,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积极乐观的尼克·胡哲给许多人带去信心和勇气,用他平凡的人生给这世界注入不平凡的声音。不少人都感叹他由内而外的自信幽默——有些身体健全的人尚且自怨自艾,悲叹生活的艰难与不易,为什么他却能笑对与生俱来的身体残缺,并绽放让人惊叹的生命光彩?


究其原因,主要是尼克·胡哲对自己足够的接纳,他接纳自己的所有,尤其是接纳自己的身体,接纳身体带给自己的种种不便,以及接纳因此与他人完全不同的特别的生活方式。而正是这种对自己的无条件接纳,使尼克·胡哲迸发出令人吃惊的人格魅力,激励了全球无数在痛苦和黑暗中迷茫的生命,2012年2月更抱得美人归,与一位日裔美女结为夫妇。


什么是自我接纳?


百度百科对“自我接纳”的解释是:“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能够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


这是一个并不全面的定义,因此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的误解。


有些人会担心“自我接纳”是一种对自己的放任,因为“对自我的一切都能采取积极的态度”,那意味着人们可以蓬头垢面去出席商务宴会,却不认为这是一种很不得体不礼貌的做法;还有些人则担心所谓“自我接纳”,不过就是安于现状或不负责任的借口。比如从事一份无法养家糊口的工作、让子女衣不蔽体的男人,却仅仅用一句潇洒的“我要自我接纳”就可以不要付出努力去改变现状。


所以自我接纳的定义应该补充为“个体对自我的特征和感受、生活经历等与自我相关的一切内容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以促发自我的整合与成长”。这个定义的核心是“以促发自我的整合与成长”,有了这句话,才能真正涵盖“自我接纳”的全部意义。


自我接纳的最终目的是让个体正视并拥抱真实的自己,然后在现有基础上整装出发,去进一步完善自己。

自我接纳、社会适应性与幸福感


不能自我接纳或不能完全自我接纳的人,常常也无法体验到充分的幸福感和成功感。因为不能自我接纳会导致深深的自卑感,无论他们在客观上显得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成功,都是如此。那些明明脸蛋漂亮身材修长的女孩却总是想去整容,那些明明已在大企业身居要职收入不菲的男人却依然感到低微渺小,都是不能自我接纳所致,而不是他们不识好歹。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家 Brok Bastian博士在Emotion上发表过一篇报告,认为人们越是感到社会不够接纳自己,他们的负面情绪就越严重,使得幸福感降低。


但这篇报告并没有提及,当人们感到社会不接纳自己时,那往往是他不能自我接纳的内心现实的外化,即所谓的“自我证实”。比如一个自认为是失败者的人,在开始做某事之前就总是担心自己将再次失败,并由这种担心发展出焦虑的情绪来,众所周知的是焦虑之下人最容易犯错,于是他一次次地证明了自己是失败者。以此类推,可以想见,一个总是担心周围人不欢迎自己的人,由于过多在意周围人的反应而显得紧张不安,或太希望被人喜欢而显得曲意逢迎,或总是释放类似“我是不受欢迎的人”的信息而被别人的潜意识接收到,最后别人真的就不喜欢他了。


此外,当一个人自我接纳程度不足够时,他将花费更多的精力用于处理内心的纠结,从而影响他在社会竞争中的发挥,在获取物质财富、情感关系和个人成就方面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众所周知的是,以上三个因素与一个人的幸福感是息息相关的。而那些自我接纳程度较强的人,有着稳定的自我观,可以对自己做出客观现实的评价,信任自己的想法和感觉,那么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就会更加游刃有余(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也较难接纳他人),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成功感。此外,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人类单一个体的弱小,那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其社会适应性会更好,这无疑会反过来促进一个人的自我接纳程度。

自我接纳不需要条件


近些年来,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自我接纳”这个词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多。可是有些对这个词语一知半解的人始终心存疑惑:对自我的一切都采取积极的态度?意思就是一股脑地接纳自己的所有?可是如果他做过很多的错事乃至是坏事呢?可是如果他性格上有很多让人难以容忍的缺点和毛病呢?可是如果他实在没有一丝优点,差劲到极致呢?可是如果他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一件有价值的事呢?可是如果他……


人们的疑问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有条件地爱和被爱。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肯相信,人生来就是有价值的,一个人之所以被爱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只要他存在(过),他就值得被爱。当一个人还是小婴儿的时候,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爱,并且那时他确实是完美的,无论他是不是满脸满手都沾着米粒,无论他是不是将大便拉在裤子里,甚至是他把黏黏的口水沾满妈妈的衣襟,一切都不会影响他的可爱和他存在的价值。


随着小婴儿的逐渐长大,他的父母和社会逐渐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我就爱你,否则我就冷落你;如果你那样做,我就赞美你,否则我就惩罚你;天长日久之后,他便开始明白:事情有对错好坏,如果我做对或做好了某事,我就是可爱的和有价值的;如果我做错或弄糟了某事,我就不可爱和失去价值。


正是这些判断好和坏的标准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禁锢了自己的心灵。于是人们总要与周围人进行比较,却忘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具备可比性的;误以为自我批评是大大的美德,却忘了自我批评的前提是先对自我有足够的接纳;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却没想过别人是按照你希望别人看到的样子来看你的;总以为所有人都在看着你的表现,却不知道每个人都在盯着自己其实根本无暇去看别人。


人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进自己亲手架设的牢笼,距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及至再也无法听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只是机械地按照社会标准来衡量自己,对自己的不满就是这样蔓延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一件事是:爱自己和接纳自己不需要任何条件。无论你曾经做过什么,无论你是怎样的,拥有什么样的外貌特征、声音体味,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文化和家庭背景,作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你都是独一无二的,唯一的,你的使命是来让这个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更多元更丰富,所以你天然地就应该被接纳被珍爱,尤其是被你自己所接纳和珍爱。

自我接纳是一个过程


有些人在自我接纳的道路上步入歧途。比如明明对自己极不满意,内心里充满对自己的抱怨和批评,却每天自我催眠般地只看自己愿意看的部分,一遍遍地强化自己的优越之处,而将那些自认为的缺点忽视或掩藏起来,满足于短暂的表面的光芒四射,像是带了一个华丽的面具在与社会互动,更像是明明在进行着一个无聊空洞的旅行,却总是假装兴高采烈乐不思蜀。这种做法实则是一种自我欺骗,除了给当事人带来各种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还常常让他不得不纠结于面具被戳穿的担忧之中。


真正的自我接纳需要经历以下漫长的过程:


首先是坦然正视真实的客观的自我,包括身体特征、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个性特点等等一切与自我相关的内容,此时仅仅是正视,不做任何好或者坏的评价。就像是看着一棵树,仅仅是看着它,看到它的高度、大小、枝丫数量等,而不去评论它是否高大是否葱绿;


其次,在正视真实自我的基础上,再审视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甚至不怕来一场自我批评,但之后就要将这种不满转化为对自己的合理寄望。就像承认你内心里确实嫌弃那棵树的枝丫不够整齐漂亮,树叶不够翠绿繁茂,同时将这种“嫌弃”转化为你对那棵树的寄望,你期待它的枝丫可以更加整齐,期待她的树叶能够更加繁茂。


再次,真正的自我接纳是一系列的行动,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去塑造期待中的自己,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个行动的过程,就像是给那棵树浇水施肥、修剪枝丫,以使它长成你期待中的枝繁叶茂的样子。


最后,真正的自我接纳,除了要接纳自我本来的样子,要接纳对自己的寄望,还要接纳完成对自己的寄望是个并不短暂的过程这一事实,更要接纳在完成对自己的寄望的过程中,那个可能时而前进时而退后时而又原地徘徊的自我。也就是说,当你在给那棵大树浇水施肥时,你需要接纳那大树不是“立刻”枝繁叶茂,而是一点一点地蜕变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