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利古盐道

 陆安桥1871 2015-10-24

        云利古盐道,起于重庆云阳县云安,止于湖北省利川,途经云阳新津口、普安、磨刀溪、蔈草、长岭岗、清水塘,利川穿心店、棠楸树、野人谷、梅子水、柏杨坝、黄泥坡、朱砂屯、菁口等地,绵延数百公里,多由青石板和麻石块铺成,也有的由泥土和碎石筑成。这条盐道曾是社会经济的大动脉,大量客商、挑夫和马帮,来往于此,云阳云安盐场的食盐由此输送到湖北利川、恩施甚至更远的地方。如今,随着公路和铁路的贯通,这条古盐道已失去往日的繁华和关注,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古盐道挑夫们的精神,将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川盐济楚

        云阳云安镇自西汉扶嘉时期开采出第一口“白兔井”盐井开始,盐业久盛不衰,云安镇也由此成为云阳至利川古盐道的起点。利川地处鄂西边陲,与云阳北部接壤,古时也属巴国,但不产盐。据清道光丁酉版《施南府志》官师卷载,“侯廷赏为施州巡检使,真宗尝召问蛮事,廷赏言:民无他求,惟欲盐尔!上乃召夔路转运使丁谓措置。”朝廷特准许利川“以盐易粟”。当时,食盐实行专卖,湖北、湖南被朝廷定为“例食淮盐”,禁止川盐过境。淮盐从淮入湘鄂基本靠水“榷运”,尽管加工和运输成本较低,但因税费使价格抬高,反倒是川盐的价格要便宜许多。
        由于淮盐依靠水路运输,易被官吏盘剥,安全和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精明的利川人不仅没有“例食淮盐”,反而用挑夫和骡马队悄悄运送私盐,有的甚至帮助其它地方偷食云阳的川盐,渐渐形成川盐入鄂的通道。道光十七年,在湘、鄂地区揭发的秘密贩卖私盐达到101.4万斤。到后来,地方官员以利川“惯食川盐”为由请奏朝廷,获得特别批准,以“引”为凭(引、分水引、陆引等),政府调拨,最终使偷偷摸摸的盐道成为明锣响鼓的大道。到民国时,社会动荡不安,管理不严,这里食盐多被商家所控,出现了许多诸如利川大水井李氏家族,云阳彭氏家族等因盐而肥的巨富。
        云阳利川盐道鼎盛来自两次大的国家决策——“川盐济楚”。第一次是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与朝廷相持达10年之久。受太平军封锁长江影响,淮盐入楚的水路被斩断,“例食淮盐”的秩序被彻底打乱,两湖盐贵如油,朝廷急命川盐济楚,川盐产销量大增,利川至云阳的盐运大道也因此迎来了第一次鼎盛时期。
        第二次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盐区相继沦陷,淮盐水运再次受阻,华中、西北、西南各省区食盐再次告急,1938年3月,国民政府要求包括云安盐场在内的四川各盐场增加产量,支援抗战,云阳云安盐场迎来第二次“川盐济楚”高峰,云利古盐道更加繁忙。
        两次“川盐济楚”,不仅繁荣了云安古镇,作为川盐陆路必经之地的云阳利川盐道也随之壮大,盐道早已超过了利川范围,从利川经来凤过湘西至凤凰,拓展到了湖南,以至沈从文在《边城》一书中还数次写到来自云阳火制青盐在沱江两岸等候装船的盛况。

苦难盐帮

        在连绵的云利盐道上,常年累月活跃着数百支结队行走的脚夫和马帮。他们或挑或背或用马驮,把鄂西山区的药材、生漆、桐油等运到云阳,换成食盐、布匹等物资后运回本地市场销售。爬高山、趟溪流、穿峡谷,一路颠簸,行走在盐道上,通常一个来回少则走7天,多则十天半个月。
        脚夫多为盐商雇佣,也有由本地富裕户雇用的贫穷青壮年。脚夫每人有一张用白土布油上桐油做成的遮盖,搭在盐包上,晴雨兼程。盐包均为竹篾编制,大都80斤一包,有的可背2-3包。冬天过齐岳山的时候,路边草木上的冰凌叮当作响,住店时脚已经冻得几乎麻木了。“肩挑一百八,裤子打疙瘩;要得疙瘩拆,还得挑三百”。“挑二哥来挑二哥,上磨肩膀下磨脚,脚板磨得像锅铲,肩膀磨得像乌龟壳”。这些流行在云利盐道沿线的顺口溜,说的就是脚夫们在运盐路途上的艰辛。
        运盐的脚夫出门时要带足食粮,用帆布袋装好做上记号,里面插上写有姓名的小竹片,在沿途小饭店寄存,以便在返回的路途中充饥。
        贩运食盐也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旧时,一斤盐既可换取三斤木耳或三斗(15斤)包谷,也可换取皮革和贵重药材。如果一切顺利,自己挑一百斤盐回来,就可换回1000斤左右的玉米。在许多人都在为吃不饱而眉头紧锁的当时,一次成功挑盐换回的便是一年全家小康,这无疑非常有诱惑力。自然,脚夫肩挑背负的食盐便成了“棒老二”(土匪)们抢劫的目标。在齐岳山顶上与云阳边界的盐道旁边有一个阴森恐怖的山洞,叫野人孔,就常有土匪出没。为此,脚夫们得结伴而行,时时提防他们的袭击,当地民谣有云:“天黑莫过野人孔,金银财宝都抢走。”
        一位现已八十高龄的利川老人讲了一次过野人孔的难忘经历。那次已经是回来的路上,过了齐岳山上的棠楸树了,将近野人孔的时候,就听到前面有“砰砰”打枪的声音,还有人中枪的惨叫声。同伴陈某某和吴发志见势急忙躲藏起来,把盐担子也藏到了隐蔽的石隙之中,一直躲到下午三点多钟,见一队扛着刀枪的人走远了,不晓得是哪一队挑盐的在喊:“没得哒,没得哒。”他们才敢出来上路。

盐道文化

        盐业运输在几千年的过程中,不仅流通了有无,也传承了文化与技术。客商、脚夫的南来北往,各种文化在盐道上交汇融合,形成了绚烂的盐道文化。有讲述客店老板娘爱上一位盐夫的《盐道情歌》:“老挑二,你莫忙,你忙起回去做哪样?种田各有你哥和嫂,当家各有你爹和娘。老挑二,你莫忙,你忙起回去做哪样?去年你进店歇一晚,今年还没来打一望。老挑二,你莫忙,你忙起回去做哪样?短命挑二你心好狠!欠得姐儿泪汪汪。”有讲述挑盐工辛劳的:“桑木扁担两头弯,上挑漆棉下挑盐。才从四川打回转,又要启程下湖南。”
        客商、脚夫的来来往往,也催生了许多客店、驿站,进而形成每隔30里就有一小集镇,每隔60里就有一大集镇。集镇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云安集镇。繁盛时曾有“九宫十八庙”,人口近十万人,江西、湖北、陕西、湖南等省的盐商在此有商号300余家,云安一度成为川东工商业重镇。抗日战争中,为云阳县境一大都会,富甲一方,有“银窝场”之称。利川柏杨坝镇梅子水老街是古盐道的重要节点,“路上人不断,锅下火不熄”,曾经的繁华可见一斑。民国时期,梅子水河工局建有5米高的凉亭,檐牙高翘、回廊转角、雕梁画栋,格局十分讲究。还有“船楼”,高3层,长约15米、宽约8米,是仿照长江上行驶的大船设计建造的,是当时梅子水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随着集镇的兴盛,民间贸易也开始兴旺起来,当地群众逐渐形成了逢双日赶大场、逢单日赶小场的习惯。如今,赶场的习惯仍在当地群众中沿袭。
        古盐道还促成了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的融合。吊脚楼分布区域主要受地域气候和少数民族区域分布的影响,曾在鄂、渝、湘、黔交汇地带获得巨大发展而被世代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