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传统文化滋润年轻的心灵

 怜悯2 2015-10-24


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责中,首要的恰恰是“传道”,也就是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谈及优秀文化的传承,北宋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则是知识分子民族文化使命最好的一个注解。


传统价值观念对青年人的影响

  韩国总统朴槿惠多次强调了中国古典哲学对于她的拯救和改变,称其为自己“人生的灯塔”。既然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给学生一种“道”,那么,中国古典哲学与文化中,对于优化年轻人心灵最有价值的是哪些部分呢?


  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笔者最为深切的一个体会就是年轻学子的功利主义倾向问题。早在几年前,就有学者尖锐地称当下的大学生群体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诚然,功利化的问题不独存于大学校园,而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基调,但是,年轻人过早地世故和功利,无疑会对社会整体人文氛围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乃至于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的确,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许多实际问题,那么,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又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呢?


  中国古典哲学中关于建立人的格局、拓展人的胸怀的论述对今天的年轻人是大有裨益的。用传统文化帮他们优化心灵,首先就在于帮他们建立人生的大格局,突破“小我”。可以说,社会给年轻人的成功标准是单一的,更是褊狭的,其核心只关乎金钱和权力。通过了解古圣先贤对人生价值的论述和探讨,首先可以帮助年轻人拓展格局,让他们知道:生活除了眼前的鸡毛蒜皮,更有远方、有天地。北宋的大儒张载,在《西铭》中把天地喻为父母,虽然承认人类个体的渺小,却激励自己承天地之道于一身。其“民胞物与”的思想,更是延伸到“人民百姓是我同胞的兄弟姊妹,而万物皆与我为同类”的广度。此外,儒家之外的道家对于天地大道的探讨,共同指向的都是一种宏阔格局、天地境界的建立。当年轻人通过解读相关义理建立起更大的人生坐标,看问题的视角就会更加多元和高远,无疑会增强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困难和问题的处理和化解能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真正的大学培养的应该是“大人”。《大学》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知止”。正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为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对一个年轻人而言,知止是他所有努力和奋斗的起点和动力,也是他克服各种困难最大的支撑力。这个“止”究竟应该定在哪里?安在何处?“横渠四句”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的90后一代,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自私自我的特质普遍存在,可以说,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接受的教育体系,几乎全部可以划归到知识教育的范畴,而非人格教育。“明明德”首先就要让他们树立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树立对他人和社会的使命感。一个人,把目标立在哪里就是把命立在哪里,可谓身心所安皆在立命中。当一个年轻人将自己的“止”能确立在对于他人、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福祉上,他必然会获得一种不竭的动力和正向的力量。


  古典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有助于培养年轻人的自律和自省,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静气”与“恭敬心”。儒家讲“慎独”,也讲“吾日三省吾身”,换言之就是自律和自省,这两点品性是现代人非常缺乏的。反观我们的社会现实,由于每个人缺乏自律和自省的意识,不免造成人际冲突、人类对自然的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同时也造成人的内心困境。自律的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走向文明与和谐的关键所在。自省的精神,则是一个个体乃至于民族整体走向觉悟的最重要条件。毫不夸张地讲,自律和自省这两种意识,甚至可以作为区分人格境界最重要的分水岭。


另外,谈到儒家的君子人格,当下年轻人群所匮乏的,还有“静”“敬”二字。今天的年轻人,享受发达的信息渠道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因为信息的繁杂和眼花缭乱而困惑。他们自认为无所不知,早早把一切看透,也正因如此,早早地就不再对人和事物怀有基本的敬畏之心。与此同时,他们在追逐潮流的过程中,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动荡、躁动,使得他们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浮躁和不安的气息,永远停不下来也静不下来。通过传统文化“经典”的诵读和熏陶,他们或多或少可以找回一些静气和敬畏之心。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内在观,即心的内在道德功能、内在自觉性。正所谓“心即是理”,人人心中都有价值自觉的能力,“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反”“自省”“慎独”,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内在产生影响和震动,才能避免纸上谈兵、两张皮的教育。


  改变行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从读经运动到汉服祭拜活动,国学教育看上去很热闹,但走形式、时髦化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把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教给年轻人是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不等同于心灵鸡汤,更不是成功学。要想让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应有的价值观念依然能够影响今人,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就要令他们在生活中去实践这些哲学。如此,才有可能转化为人的意识和习惯,也才对人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今人认识到中国古典哲学对于今天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事实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广,思考却越来越浅。年轻人通过手机和网络接受的信息繁杂众多,他们的洞察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却并不令人乐观。更加严重的是,当下中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已相当普遍。有媒体用“三观尽毁”来形容社会的文化生态,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缺失也体现得非常突出。人云亦云,跟着社会功利的风向标,却自以为是破解了人生真谛的密码。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如果真的实现它的价值,那么最大的功效当是优化人的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