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怎样在咽腔内形成声音

 莫愁文苑 2015-10-25
基音来自声带,声音可以在口腔内,也可以在咽腔内形成。为了让声音挺拔,有威力一些,在咽腔内形成更为恰当。平时说话只需在口腔内形成声音就可,因为音域较窄,不必有多大的强弱变化。打开喉头,实际上包括打开咽腔,好象是对着一较粗的长管子发声,从声音的角度上看,变得浓厚一点,整个咽腔管道有明显的振动感,如果单用口腔造音,咽腔没有多大的振动。

    用咽腔成音,是发声技术有所提高的显著标志。咽腔与下腭肌、舌根、咽壁肌有直接的关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气息压力与顺利输送,下腭轻轻放下,其肌群不紧张,舌根不收缩,处于适当的状态,咽壁坚定、伸直,咽肌适度收缩,使咽腔的圆柱管子上下畅通。

    声带发出的声音只得到喉腔共鸣,那声音叫真声,共鸣色彩一点点,一旦进入咽腔才叫有初步的共鸣,这个共鸣十分重要,刹那间引起口腔、鼻咽腔,下通胸腔的连锁反应。现在通俗唱法有两大类:一类接近于平常说话,声音婉转动人,亲切自然,气息较浅;二类接近于美声唱法,音域较宽,有一定的高声区,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于咽腔共鸣。通俗唱法选的曲目总是非常有特色、曲调优美感人。通俗唱法终究不象美声唱法那样对咽腔视为关键的一环。用哼鸣检验鼻腔共鸣是否掌握,用“河”音唱,同时体会咽腔有强烈的振动感吗?如有,证明有咽腔共鸣了。

    初用咽腔共鸣,音高能力会下降,在打开的状态下,动用咽壁肌的力量,使咽腔管道直径有所缩小,更好获得多波和谐泛音共鸣。人体的咽腔是一根细长管道,在声门的上部,最能产生和谐泛音共鸣。有好多歌手不知道咽腔的作用与意义,满足于能唱,不求善于唱、精唱,不从实践理论上全面掌握发声技术。

    喉音,是过分地依赖喉腔产生共鸣,喉部谈不上振动,却是沉重的挤压声,此时咽腔不通,也没有应有的振动。喊叫、舌根音、鼻音等都是未合理用好咽腔共鸣。歌手学会共鸣原理,不是单用某一个共鸣腔,而是用所有的共鸣腔,尤其是用好咽腔共鸣。

    如果他的音准是合格的,唱小字组A的频率是440,咽腔里的声音频率也是440,便引起了共鸣,但有些人往往达不到440,就失去了咽腔共鸣。完成这一工程的动力是二个方面:扎实的气息基本功与调整咽腔管道的能力。旗杆上的红旗迎风飘扬,是连续不断的飘扬,说明是风力的作用,如果静风时就没有这种现象。我们歌唱时的气息就得象迎风飘扬的红旗,不间断地进行。喉头保持稳定、放下来,这也是使咽腔长度得到确保的一个基本前提。喉头往上移咽腔管道变小。口咽腔部分,舌要取合理的位置,否则使这一部分管道不很通畅。口咽腔部分,软腭抬起。总之,咽腔只有畅通,适当收缩,才能形成声音,即咽腔共鸣。基音是声带发出的,其它部位是共鸣。每个共鸣腔都能发出和谐泛音共鸣,只是具备细长管状的咽腔功能最大些,如咽腔共鸣没有,其它腔体共鸣就没有后援支持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