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与平时说话声不应该相差一大截,力求做到一致,这对于基本功训练大有益处,大为增加了锻炼的空间。每个人平时说话的时间总超歌唱,用歌唱的方法说话,音调适当地提高二、三度,音量也在有所加大。不论是大会、小会发言或当教师讲课,不论是接听电话、回答问题,读报、朗诵一首诗等,全用歌唱的发声法去完成。
教师是很有本事的嗓音工作者,几乎每天要有二小时合谐泛音以上大声说话的工作量,要对着四、五十个学生不间断地讲课。一般来说,教师不会专门研究科学发声法,仅仅依赖实践中的领悟,总结出一套课堂说话的经验。有的教师学了发声法,讲课就省力多了。教师的嗓门大,是长期锻炼出来的,歌手要学习教师经久不衰的嗓音持久力。歌手没有教师那样经常对着几十个学生讲课的舞台,但要象教师那样的音量、传播范围,有身临其境的假想。 |
|
来自: 莫愁文苑 > 《声乐启蒙与成才(朱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