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糕:中英大单和李先生抄底谁是鸡?谁是蛋?

 水晶宫114 2015-10-25


最近,中英4000亿大单签下来,顿时一片哗然之声,这买买买的节奏高兴地英国人不要不要的。在网上随即出现一篇文章火爆起来,“李先生率先抄底英国,服不服?”米糕后台也收到好多人提到这一问题,看得米糕“啧啧啧”的,不是佩服李先生高瞻远瞩,而是佩服某些墙头草随风摇摆,当年人家说他跑了,你跟着骂;现在又说人家有钱赚了,你跟着捧,这种捧臭脚丫子,拾人牙慧的事情,米糕是不会干的,不如开开脑洞再谈一次李先生的事情。

 

不过,事实证明,每次谈李先生,米糕的文章都会被删,关于李先生的负面信息在微信上自有一股洪荒之力,所以,有些问题我们点到即止,大家权当我痴人说梦说个笑话。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子滴,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李先生开始售出内陆资产,高位卖出香港的楼盘,甚至将公司拆分后,注册地外移,于是有了“李先生跑了”的论调。与此同时,李先生加大在欧洲的投资力度,一度也是买买买,然后有人说他撤资,再然后熊猫也去英国买买买,一下子买了4000亿人民币,于是大家再也不说李先生是跑了,而是服服服,认为李先生先人一步抄底洞悉商机。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李先生看出了中国要大举西进所以提前赶赴英国买买买,还是熊猫看到李先生西进干脆将计就计也跟着买买买,而且买得更多,这就如同鸡和蛋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鸡和蛋的问题搞不清楚不影响它加入豪华午餐,但是李先生抄底和中英大单的战略布局谁先谁后的问题却决定了中国经济到底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变阵,以及我们到底要跟李先生学什么的问题。

 

不过,和诸位一看到中英签大单就对李先生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般不同的是,米糕看到中英签大单的感觉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跑?你能跑出去哪?完全是一种好不容易心烦的高中老师之后,转个学校发现这个老师成了校长的感觉。所以要说清楚先有鸡还是现有蛋,我们应该看看李先生投资英国的时间链。

 

实际上,老李投资英国不是今天才开始的,起码从20年前就开始投资海外,1996年,orange电讯公司在英国上市,至今为止除去西班牙电信O2并购案92.5亿英镑的交易尚未完成,投资金额已经达到了400亿英镑。没错,就是400亿,跟此次中英一次性签订的大单差不多同等数量级。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一个市场里面,作为一个投资400亿的大客户,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个投资400亿的大客户,你是该高兴呢?还是该高兴呢?更何况这个投资400亿的大客户不是和你同等身份的普通竞争者,最关键的是,你还有一大堆生意握在这个大客户手里,尼玛如果你还要说服,我对于你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示很钦佩。

 

2000年,老李36亿买下英国three电信,当时英国的首相是布莱尔,就是那个据说名女人跟邓某有奸情的布莱尔。布莱尔做了10年的英国首相,他执政期间,是英美联盟最紧密的10年。他和克林顿一道,两个风流的好基友一起结束了东帝汶和塞拉利昂冲突;英军随即又参加了北约对科索沃的空袭;“9·11”事件发生后不足1个月,英美又联手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完全是老美指哪,英国人打哪的节奏,布莱尔是二战以来英国派兵次数最多的首相。布莱尔因为伊拉克战争的问题被迫下台,美国国会授予他国会金质奖章,这简直就是在布莱尔脑门上写着“美国人民最好的朋友”几个字,结果搞得布莱尔一直不敢去领。而一般情况下,美国人民最好的朋友都不会是熊猫的好朋友。

 

而在布莱尔10年首相生涯中,以首相身份访问中国只有2两次,如果你非要说这个时候已经看出了15年后中英交好,老李迈出西进第一步,我特么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此外,你要注意到一点,香港回归恰逢布莱尔担任首相期间,背后多少刀光剑影,勾心斗角,在回归后不足三年的时刻选择投资英国,什么原因都可能,但绝不可能是因为看好熊猫西进。2003年,布莱尔访港,关键行程之一就是与李先生私人会面,谈了1个小时,儿子大李也跟着听,作为老牌英资代言人之一,和英国顶层的密切往来是老李的法宝之一。

 

此后几年,老李虽然多次投资欧洲,但是在英国买下的物业不多,直到2010年以后,进入一个高速投入期。2010年,李先生91亿美元买下英国电力网络业务EDF Energy的电网资产;2011年, 24亿英镑买下英国最大的自来水供应及污水处理公司Northumbrian Water Group2012年,又斥资6.45亿英镑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20136月,和记以7.8亿欧元收购爱尔兰O2电信业务。按照和记黄埔2013年的年报,在英国收益超过56亿港元,超过内陆香港收益之和,这个结论透露出一个什么问题?没有中英大单,老李照样挣钱好吗?而2010年作为老李大举投资英国的一个节点,还发生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一年大国会议上,有名同志增添了军方职务,用老祖宗的话说,当上太子了。

 

2010年,刚刚上任英国首相卡梅伦从布朗手里结果经济千疮百孔的英国,政府赤字超过2000亿美元,年增长不足1%,当年11月,卡梅伦带了超级豪华团队访问中国希望在这里找到机会拯救英国经济,几乎所有部长都来了,还来了150多名工商界代表,但是这次超豪华团队只呆了两天,事后也未见任何签大单的报道,可见大家聊得不怎么开心。推荐关注微信搜索:神探007.2012年,卡梅伦更是故意和某喇嘛私下会面,惹怒中方,导致20135月被拒绝邀请访华,直到当年12月才重拾旧欢,这个时候正是老李在欧洲买买买地兴起之时,不是老李知道熊猫会西进,而是老李知道英国人需要钱,所以,反手开始抄英国的底,正手抛内陆资产,依然是攻守同盟,保障自己资产安全的同时,低买高卖,和今天的中英大单有毛关系?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这一把不是老李搭熊猫的顺风车,而是熊猫要搭老李的顺风车,所以最近称赞表扬李先生的声音很多,甚至有媒体用到了平反这个词,并写出一个大大地“服”字。无事献殷勤,什么什么!站在某些角度当然要力捧啦,因为辛苦李先生,又要为国家做贡献了!

 

实际上,这些年投资英国最主要原因是英国的经济实力真的够呛,你想去德国法国这样买买买试试看?也只有经济差到谷底还要过贵族生活的英国人可以这样子让你们买买买,而回过头来看此次中英签单中最重要的核电项目欣克利角核电C站。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电力市场自由化的国家,一度成为典范,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热气资源和欣克利角AB两个核电站的英国在电力市场放开之初确实占了电价市场化的便宜,但是随着天然气资源减少,核电站相继老化,无人更新,2006年,B站电价成本一度高达每兆瓦时55英镑,结果是英国电价从1990年开始至今翻了一倍,电价几乎是年年涨。

 

实际上,英国电力改革之后,一直实施电网分离,一共有14家持有牌照的电力配送网络提供商,老李家买下的公司份额大概在25%左右,也就在老李买完电网之后,中核电的老总们2011年首次考察了英国核电市场,而且一直希望搞定英国的核电项目。为什么?因为在电网配送方面有自己人了,在电力市场自由化的英国,电网买谁的电完全是自己说了算,一旦欣克利角核电站搞定,看到老家人摆摊,老李难道还能视而不见吗?而跟老大买电,你还能讨价还价吗?老老实实赚配送费,为祖国做贡献吧!

 

这一次,中英法协议电价是92.5英镑,虽然是现有电价的两倍,但是因为英国北海地区天然气减少,根据测算,2035年英国电价会超过100英镑,而2023年投入使用的核电站以92.5英镑的价格提供电力仍能让每个英国家庭一年的电费节省77英镑,何况随后而来的赛兹韦尔和布拉德韦尔核电项目,英国基本上解决电价年年上涨的困局,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价格稳定下来。而作为配送商,电网的收益在政府监督下是按比例决定的,也就是电价越高,电网收益越高,一般在两成左右,实际上,核电项目能稳定英国电价抑制过快上涨的趋势,也就意味着锁住了电网持有者的利润,回报减少,作为投资电网的人,你是该高兴呢还是该高兴呢?

 

所以,我们必须说,李先生对祖国建设是有贡献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请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吧!至于诸位,与其神话李先生的投资眼光,不如学习一下人家的危机公关,形势逼人强,这一把冰释前嫌,除了“干得漂亮”无话可说!既然冰释前嫌了,老李又可以快乐地去买下西班牙电信控股的英国O2,老人家这辈子最大的买卖,也是蛮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