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固知新】己安先生讲伤寒:你喝过四逆汤吗?

 真心人8 2015-10-25


坚持碎片化的学习,坚持学习伤寒论,您也可以成为好中医,hold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你喝过四逆汤吗?

现代人,有多少人不是阴阳俱虚呢?把把自己的脉,里面的津液丰盈吗?脉的力量、位置很好嘛?因此己安先生支持现代人常喝四逆汤。另外,古代的附子不同于当今种植的附子,力量更猛,且将息法中没有说先煎,“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强人”普遍大家都理解为是健康人,临床上真正用附子,会发现一个规律:身体越好,服用附子反应越大,身体越差反应越小,因此此处的“强人”指的是病重的人,病越重,附子的力量可越大。这间接的也说明附子的毒性只是偏而已,当你身体好的时候,附子稍微一偏,马上可能就有中毒反应了,就相当于天平偏的不是很厉害,而附子一加砝码,就会导致往另外一个方向偏了一点,及时这样也不会出现问题,因为中毒反应大部分都是经脉通了,而津液没有跟上的现象。

真正喝过四逆汤的人,身体在变化,在不同的煎法不同的剂量下体会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就不会相信“壮火食气”的说法,也不会偏面的认为附子有毒。

当然,对于现代人津液很不足的情况,只靠四逆汤中的甘草保水可能还是不够的,这时候可以加上增液的药,例如生地。最早的时候可以只吃四逆汤,去体会它的好,体会不足,将来更有利于掌握四逆汤,充分去应用。

第30条

“阳旦”指的是桂枝汤,症候有点像桂枝汤证,按照桂枝汤的方法去治疗,却导致了“厥逆(四肢凉),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阳明有热,上扰心神)”,这是因为津液已经虚少,不能重发汗。到了夜晚,阴气会上来,当动力指的是阳的时候,津液可以理解为阴,阴气上来就可以理解为津液水平上来。也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理解:到了晚上天凉了,放在外面的瓦瓦罐罐、植物等就开始结水珠,到了冬天就结成霜,就是这个道理。津液水平上来,两脚就能伸,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寸口脉(即桡动脉处)脉浮,是因为有风邪在表,“大”说明津液不丰盈,有热带不走,就会导致了脉大,风则生微热,有发热的现象,津液不丰盈,不能很好的濡养身体周遭则出现了痉挛的现象。

此时的症状依然像桂枝汤证,但是如果在治疗中用了桂枝加附子汤,导致汗出的更多了。之前学过汗遂漏不止的时候用桂枝加附子汤,其实桂枝加附子汤同时具备两个功能,一是表虚了,附子能帮助止汗,二是在开表的时候,附子能帮助桂枝出汗,附子除了帮助桂枝汤发汗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温通经络,身体周遭经脉通了,就需要更多的津液进去濡养,如果没有充分的津液濡养,会循经有“麻”的现象。

大部分人在吃附子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外侧麻,因为外侧是阳经,相对容易通,而里面的阴经不是那么容易通,经脉通畅后,就相当于河沟中淤泥都弄掉,渠道是开了,但是水跟不上,就会出现麻的现象。本条中所说“亡阳故也”,就是津液显得更加虚少,更加的不够用。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

在没有吃甘草干姜汤的前提下,到了夜里,津液水平会有一个恢复,如果吃了甘草干姜汤,津液水平有了一个大的提升,甘草干姜汤中甘草帮助恢复津液水平,干姜温通经脉,因此到了夜里,津液恢复,干姜温煦,两足暖,拘谨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继续服用芍药甘草汤,进一步帮助静脉回血,把新鲜的血打过去,拘急的现象得到完全的治愈,这之后少与调胃承气汤,到微溏的程度,就不要再吃了,谵语也因此止住。


治病的次第

实际上,治病有一个次第,第一步先是解决恢复津液,恢复津液后第二步把静脉血回流一下,让新鲜的血打过去,让整个周遭运转起来,第三步是吃一点调胃承气汤,最后把导致谵语阳明实热的问题解决掉。先恢复津液,然后让整个循环正常运转,然后再拿走阳明实热。这个前提是阳明实热证并不是很重,如果非常重的时候,一定要急下之,把实热赶紧拿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