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即清雅恬适之乐。在林清玄的笔下,“清欢”竟是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而在叶清的玉雕中,“清欢”唾手可得。 花鸟题材,是叶清最为擅长,也是最为喜爱的。所谓绿肥红瘦,所谓双飞燕子,花鸟在叶清的眼中早已不是具象的个体,他们同人一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诗是自然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追求是自然的;如白云出岫,如清风拂水,怀素的书法是自然的。老子曾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叶清的花鸟便是如此的属性存在。 叶清认为:“随着我国玉石雕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和压力也不断增加;作为一个琢玉人,有责任在传承苏工玉器精湛工艺的同时,融入更多符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要求的元素,将博大精深的中华玉文化更好地体现在今后的作品中。”石之美大有可观,此为一妙,更妙的是玉雕之精。叶清的花鸟作品曲线或柔美繁复,或刚直疏朗,围绕美好的寓意和象征,令人赏心悦目。他以“鹅”为主题创作的系列作品,取自生活中“鹅”跟“和”同音之意,寓言和和美美。于是在叶清精细技艺中创作出来的身形流畅、姿态优雅的鹅成了他的代表作。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叶清对于花鸟件独到的把握在于他对花鸟艺术的钻研。苏作玉雕自文明之始便与传统文化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若是想将经典文化的精髓融入玉雕之中,还需长时间的沉浸,方能成功。叶清从小爱画花鸟,雕花鸟件后,喜爱更甚。传统的花鸟类玉雕,主要以梅、兰、竹、菊、松、牡丹、喜鹊、凤凰、仙鹤为主,这些意向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渴望。叶清对于创新尤为擅长,他将猫、鹅、蝴蝶等也纳入其中,既有生活气息又有丰富内涵。作品形象栩栩如生,气韵生动活泼,拓展了花鸟题材。有人评价叶清的作品,飘逸洒脱、叙事委婉,风格偏重于随形和巧雕,有“梦中记忆、沉醉江南”美名。 缘于诗的精致、深致、别致,笔墨由崇高而致优雅,由浩大而致精微,以皴为美、以水墨为主体语汇的古风未有质变。他的作品以自然之物为载体而含蕴民族历史文化、当代文化,赋予作品生烟万象、大化生机,将自然之美与玉石意蕴融于一体。将江南的人文情怀和玉石的天然意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仅将文化的内涵与艺术的灵魂凝聚在工艺的完美和玉质的天成之上,他也在不断追求玉雕艺术的更高境界。 玉雕艺人用坨与沙、用智慧将美石化作不朽的艺术品,在苏州漫长而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碾玉妙手陆子冈是不可抹去的存在,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叶清是一个爱玉之人。在他看来,一个以玉比德、以玉养德的人,一定是大气之人。而一个如玉品性的人,无论处于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会彰显出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人格。他,努力成为那样一个人。 “清欢”是道法自然的实践,“清欢”是修炼心性的法门,“清欢”是文人意趣的提炼。“清欢”是烟雨江南的风骨。叶清的清欢世界,是一种舒朗的艺术境界,是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故而,其玉雕,终是清欢一瞥,向内而求,清欢自适,明心见性。 □大沐 叶清简介 1986年生于苏州,2005年创建叶清玉雕工作室(苏玉坊)。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艺术品鉴定师,江苏省玉雕大师,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平江分会副会长。 作品《报喜》获“2009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喜相逢》获“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耄耋富贵》获2010第三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金奖;《路路连科》获2011“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金奖;《一路连科》获2011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双喜临门》获得2011第四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金奖;《梅兰竹菊》获2012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文房十一珍》获2012第五届“子冈杯”金奖;《龙凤杯》获2012苏州工艺美术丝绸艺术大展“苏艺杯”金奖;《文房十一珍》获2013中国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金奖;《双喜临门》获得2013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荷塘春色》获2014“百花玉缘杯”金奖;《龙凤杯》获2015“百花玉缘杯”金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