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所学校都有书香

 江山携手 2015-10-26

每所学校都有书香

来源:教育时报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教育局局长,从打造学习型组织入手,出台校长读书学习制度,在全县中小学推进读书行动计划。

 

  推荐理由

 

  走进抚松的学校,一股浓郁的书香气会扑面而来。校园的读书学习蔚然成风,教师读书沙龙、学生读书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都要得益于抚松教育的一位拓荒者——陆世德。

 

  从教研员开始,陆世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他不仅挚爱教育,更钟情于教育。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让学生在书香的沐浴中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已经成为他心中不变的航向与目标。

 

  在教研员、教育科长、教育局长角色的不断转换过程中,陆世德始终认为: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坚定人的理想追求,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为了营造整个教育系统的读书氛围,陆世德从打造学习型组织入手,形成了教育局机关学习制度。每个周一的集中学习都要进行读书汇报交流,并积极开展“向同事推荐一本好书”活动和“与校长、教师同读书”活动,实现好书资源的共享。为了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机关专门设置了图书柜,定期更新图书,让大家看到最新、最适合的书籍。

 

  陆世德致力于校长的读书成长,要求每位校长都要成为师生读书学习的引领者。抚松县教育局于2004年出台了校长“四个一”学习制度,即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每天读书一小时或读书一万字,每学期至少阅读一至两本教育专著,每季度写一篇教育反思。这些都成为年终考核校长的重要条件之一。陆世德还亲自发起和主持“校长双休日主题式教育沙龙”,并连续开展了两期主题为“读书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校长沙龙活动。

   每年的教师节,为获奖的先进教师颁发的奖品中,陆世德觉得有一样是不能少的,那就是书籍。在他的眼里,精神世界的充盈相比物质收获的富足来说,影响和价值更为重要。在他的倡议下,教育局每年都要拿出20万元的资金用于学校的读书行动,而且要求每所学校在“设备购置费”中设置专项经费用于图书室、阅览室(期刊室)建设,定期购置、更新图书和报刊。

 

  近年来,陆世德与抚松教育人确立了“文化立教、内涵发展”的区域教育发展理念,鲜明地提出了“校长第一”的口号,大张旗鼓地在全县中小学校推进“读书行动计划”。在他的推动下,各个学校纷纷采取有效举措,鼓励教师买书、读书;校内读书茶座、音乐书屋等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的环境文化不断出现;“星火读书会”、“博雅书社”、“山泉文学社”等学习型团队,犹如星星之火,点亮了“乡村文明之灯”。课堂上,老师不再滔滔不绝,不再高高在上,学生不再“言听计从”,不再被动接受,师生和谐、愉悦、高效的课堂折射出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

 

  让书香飘满每一所学校,让书香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正在由一个理想的“乌托邦”,演变成一个真实的“苏维埃”。

 

  读书感悟

 

  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只满足于“一桶水”,而要成为“长流水”。不论是领导干部、教师,还是家长、学生,都需要读书,都应当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修炼。

 

  我始终这样认为,读书使人善于思考,读书使人高雅有品位,读书使人聪明睿智。读书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还能增长一个人的教育智慧,更能改变学校、改变校长、改变教师、改变学生。读书就如与一位高雅的人谈话,你读懂了他,他就会告诉你深刻的哲理。

 

  做一件事情,最难的就是要坚守,读书活动的开展更是这样。最重要的就是要让校长、老师和学生形成读书的习惯,产生读书的兴趣,营造读书的氛围和风气。在阅读的内容上应该广泛涉猎,不仅要读教育名著,还要读人文科学类图书,甚至是企业管理类书籍,这样才能保证“营养”均衡,不至于“偏食”和“挑食”。在阅读的形式上要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要读有所悟、读有所感,读有所写,真正实现阅读成果的有效转化。

 

  全员阅读的推进和实施,领导引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还需要有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机制。当二者融合为一体时,读书的功效就会发展到最佳状态。

 

  优秀的管理要靠寻找和改变来实现,努力寻找的同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能够改变的,影响我们周围的人,进而影响家庭和社会。我愿意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改变区域读书状况的教育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