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贬低的艺术丨鲜读

 壶浆箪食 2015-10-26


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尔

本文摘自《恰如其分的自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自我贬低的艺术


当你谈论你自己,措辞总是比较谦虚,你不会声称自己勇敢过人,但也不会把自己描述成懦夫,不把自己说成美食家,尽管你很喜欢好吃的东西,总之,并非人上人也不是小人物。


你会避免使用太过绝对的说法,比如“我爱死了”“我痛恨”“我就是这样”,一方面是由于害怕他人对你的评判(如果我谈论自己的优点,别人会觉得我太自负;如果我承认自己的缺点,别人会认为我是个无用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自己,“说到底,我也不太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么,很有可能您不太看得起自己。


问题并不是说你像一个抑郁症患者那样贬低自己的价值,而是你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价值。如果给你一系列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形容词,您不会像自尊极高的人那样选择积极的词来形容自己,您也不一定会选择消极的词形容自己,但很有可能倾向于选择中性的词。


两种谈论自己的方式


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思丁(DanielBoorstin)在他的巨著中巧妙地比较了卢梭的《忏悔录》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回忆录》。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尊似乎比较高,而法国作家卢梭的自尊比较低。

尽管《忏悔录》里有部分文字对他自己的描述是比较美化的,但卢梭通常用毫无自满情绪的方式描述自己。“让他们(读者)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卑鄙而感到不齿,让他们为我的悲惨命运而感到羞愧。”富兰克林则相反,他显摆自己一辈子的成功故事,比如他就这么写道:“爱上自己的人天下无敌。”


布尔思丁指出,卢梭的目的是为自己忏悔并且真诚地忏悔,而富兰克林的目的是为了显得自己很真诚,展现自己的高大形象,像个当代公关高手。


较低的自尊在任何需要谈论自己并把自己推销出去的情况下都是一个巨大的缺陷,比如应聘面试的时候或者追求异性的时候。30岁的司法顾问塞西尔每天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我对这些人很失望,我觉得他们总是倾向于那些有点歇斯底里、喜欢表现自己的人。


比如我有个女同事,非常受欢迎,其实她缺点很多,可她就爱到处张扬,‘我喜欢嚼舌根’‘我就喜欢转瞬即逝的东西’,等等等等。所以他们都喜欢她,因为觉得她有意思,让他们安心自在,因为她主动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全抖落出来。而我,每个人都跟我说你毫无缺点,但我感觉我又是他们眼中最阴暗、最无趣、最呆板的那个人。”


模糊的形象


当被问到关于自己的问题的时候,自尊较低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回答,有时候甚至会感到有点尴尬,这到底是一种谨慎的态度还是一种不要太过绝对、避免表态的智慧?都不是。如果我们让他评价别人,他往往会更快、更明确地表态,这也是自尊较高的人评论自己时的做法。


描述自己的时候,自尊较低的人总是不太有说服力,他的说法甚至会前后矛盾,所以留给对方的印象会因此打折扣。如果社交语境要求他快速地做出评判(现代社会这一趋势日益明显,交往越来越频繁,速度也越来越快),自尊较低的人因为说话前后不一致(尽管与自尊较高的人相比,他们说话的方式更为婉转)往往很容易处于劣势。


正如一个接受治疗的人所说,“我可以觉得自己很强大或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得看我面对的是谁。”总的来说,自尊较低的人的确很可能根据周围的人或者说话的对象来改变他们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社会赞许的担忧常常会影响他们明确表达个人观点。


在他们看来,个人观点的有效性永远不如谨慎来得重要。假如一个人敢于身处帕瓦罗蒂乐迷高级餐厅晚宴,却说“不,我从来没有去听过歌剧”,或者和喜欢作者电影的影迷们共处时说“实际上我喜欢好莱坞的轻喜剧”,由此基本可以判断说话者自尊水平是高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些话并不是突然冒出来故意为了出风头,而是在真诚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自尊较低的人的问题是:其自尊因为环境的压力而降低。有个很好的例子是伍迪·艾伦在大银幕上扮演的泽里格(Zelig),这个身分不明的男人不断模仿他的谈话对象,以至于他最后连外形都变得跟对方一样。40岁的女教师安娜·克莱尔总是说:


“我一直在寻找我自己。比如我对自己的衣着品位毫无信心。我总是会模仿我崇拜的那些人,模仿他们的穿着。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从外形去模仿我所羡慕的那些人,从小我就是这么做的。模仿我的好朋友,模仿他们的姿势、口头禅和发型,能让我对自己的感觉好一点。”


为什么自尊较低的人如此谨慎?


对这个问题可以提出多个假设。其一(我们之后会再谈到),自尊较低的人对自己的认知不足,他们坚信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不在他们自己身上而在别人身上,所以他们花更多的时间观察别人,然后照搬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思索自己的能力。


其二,自尊较低的人比其他人更加害怕社会舆论的评判,所以他们在必须评论自己的时候会更加谨慎小心,会采用比较中性的词。另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会更加小心避免自己出错或给别人留下错误的印象。这种完美主义使他们过分地强调婉转和怀疑。


介绍自己的方式

注意教育和文化的参数


自我介绍的方式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自尊,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国家文化所赞许的主流模式,尽管现在这些都已经开始趋于同一。


英国人倾向于低调,他们一直以来批评美国人的夸大其词,而美国人认为英国人虚伪。在美国洛杉矶跟人大谈自己的成功故事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英国伦敦就会被人认为是没有教养。


今天,反过来,当我们去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时,会经常惊讶地看到一些世界知名的美国研究人员用幽默而谦虚的方式介绍他们自己的成果。


在法国,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教育模式,有一种“良好的教育模式”强调尽量避免谈论自己,更不要谈论自己的成功,终极目标是与谈话对象(双方均遵循同样的规则)互相比谁更谦逊。同样,夸夸其谈会让斯特拉斯堡人反感,而同样的做法在马赛的一些酒吧里被所有人默许为一种社交游戏。


因为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对自我的认知,而是对于自我所持有的信念。自尊水平越高,越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这种感觉越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对于自尊较低的人来说,谨慎和自我认知上的犹疑不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成为优点,同理,自尊较高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笃定也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结交的对象和所有社会阶层。


然而,现代社会确实并不偏爱细腻,自尊较低无疑对于达到某些目的来说是一种缺陷。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把你自己想象成记者、猎头公司顾问或是心理医生。你和两个人进行深入的交谈。第一个人迅速地回答你关于他个人的问题,用积极的词汇描述自己,用明确的态度肯定自己的能力,在访谈当中说话前后一致。第二个人则回答问题极为缓慢,用中性而不是积极的词来描述自己,不明确表态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


很可能,第一个人给你的感觉比第二个人更加自信——你有理由怀疑第二个人的自尊水平较低。不过,第二个人介绍自己的方式也可能更符合你的需要,假如你更注重对方的质疑能力以及细腻的表述能力的话。


谁能帮我了解我是谁?


有个病人第一次来我们诊所咨询时如此解释他为什么来找我们:“我在寻找我自己。”他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尊问题。自尊较低的人往往会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模糊,这种疑虑促使他们自愿进行心理治疗。


给失业者(我们可以想象,失业者在自尊方面受到很大打击)做能力分析有时候可以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一个专门负责为已解雇的前职员安排工作的人承认:“我们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让他们重拾信心,因为失业这件事一般会对他们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造成巨大打击。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拥有新的竞争力,并且相信他们本身已有的能力,使他们不过分怀疑自己……”


我是谁?我的未来会是怎样?


“你非常需要被爱,被人崇拜。你常常过度自我批评。有时候你会非常怀疑自己。你知道自己有很强的能力,而你没有好好利用。”

你认为上面这段话说得对不对呢?


说这话的人可以说看得很准。大部分人认为这种用套话来骗人的描述是准确的。有人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在报纸上发布的星座分析小广告,给150个人发出星座性格分析,其中130个人声称非常满意,觉得说的就是他们自己,而实际上给每一个人的星座性格分析都是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越是怀疑自己,越难以了解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尊越低,越容易上那些星座、占卜等骗人的把戏的当,越容易相信那些鬼话。那些星座专家和占卜师于是趁机发财……


自尊较低的人对自己的怀疑也会被星相学或手相学等类似的骗术以更加具有争议的方式利用。对自我的疑问自古就有,这种对理解和把握自己“真正的人格”的渴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几百年来星相学为何经久不衰、持续流行。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的客户主要是那些怀疑自己、自尊较低的人。


对自己的笃定和对未来的安全感就这样被巧妙地过滤掉了。如果没有羞怯的人,就不会有婚姻介绍所;没有受迫害妄想症的人,就不会有私家侦探。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奇迹般地了解了自尊的秘密,所有的星相学家、通灵者和占卜师就都会破产。





《恰如其分的自尊》帮读者科学地为自己的自尊心做专业全面的自我体检,告诉读者从童年到青少年自尊心如何形成,以及情感生活,伴侣生活,职业生活如何给自尊心带来重大影响。


《恰如其分的自尊》,[法]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法]弗朗索瓦·勒洛尔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8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