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约在荒原

 苏迷 2015-10-26
柳袁照

  秋天,我去了青海。那似乎是我的向往之地,苍凉,有雪山、冰川、草原,到了那里,才感觉天地之开阔,无所遮挡,放眼四周,直抵地平线。地平线上,有山的影子,鹰的影子。苍凉又不荒凉,有牛、羊、马,只是人烟稀少。是不是在现代城市住久了,对繁华、喧嚣有些疲倦?总有种期待,期待能够静一静,没有纷争,可以自由地坐下来,也可以自由地躺下来。面对风,面对雨,可以思考,也可以不思考。我到了祁连山。祁连是匈奴语,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即为天山。当我进入其中,确实让我惊讶。壮观啊,虽然是秋天,草原的草都枯黄了,但是那种枯黄让人心动。草原在山之间,山在草原之间。我曾在诗中许多次感受过的场景,出现了。只有牛羊,只有草地与流水。进入深处,才进入了真正的美丽。美丽不仅仅属于艳丽,美丽还属于荒凉。荒凉之中,有纯粹,我干脆躺在地上,闭上眼,享受阳光。
  祁连山的深处,似乎是天地鸿蒙的深处。躺在草地上,一会儿坐着,一会儿又躺下,思绪也是一会而来,一会儿去,连时光都是一会儿走,一会儿留。山中的一切,被一缕缕阳光宠爱着,焕发出妩媚的姿态。有着渐入佳境的感受。美好、美妙,生命一旦被宠爱,所有的生命的细节都会呈现光彩。羊会爬山,一群群羊,爬在山上。那样的山,绝不像江南的小山丘,那是丛山峻岭。一只只羊,前前后后,像排着队一样,似乎是闲步,似乎是急步,从一条线似的山脊上走过。牦牛是高原的强者,健壮、伟岸,绝不是庸俗之辈,连陡峻的山岭上都有它们的身影,不总是在觅食,而会悠闲地躺在阳光下,享受生命。原来,秋日的平静,不仅源于人的平静,更源于草木的平静、生灵的平静。草地上、树木中,与一切生灵心心相印的,有微风,有白云,有纯粹的气息。纯粹的气息是什么?是自由,是无拘无束,是天真无邪不假伪饰,是直率胸无城府,是对万物万事有着深深的眷恋。
  汽车行驶在山间的道路上,突然,两只牦牛相互嬉戏行到路中央,驾驶员急忙打转方向,可还是听到猛烈的撞击之声。一只牦牛躲避不及,臀部与车相撞。车停下,打开车窗,只看见牦牛在路上几个打转,然后,越过山道,朝场地深处飞奔而去。望着牦牛消失的影子,人何以堪?假如此刻是人与车相撞,将是如何的结局?有诸多的可能,有诸多的无法预料的可收拾与不可收拾的情形出现。走过了,又向前走去,可是,还在不断回头。那叫什么?那叫敬意,那叫牵挂。所有的杳无人烟时的相遇,都是艳遇。在这个时刻,遇见的每一只羊、每一只牛、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缕阳光、每一道溪流,以及内心瞬间的柔软,都是一生的祈求。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着这只牦牛,那一撞之后忍着疼痛奔跑着的优雅弧线,处事是如何的简单?优雅加简单,在我看来,就是完美。为人处事,也是如此,优雅、简单,呈现的则是完美。
  知道鸿蒙是什么样子吗?我们面对源头的山水,我们还能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样子吗?清澈、斑斓,无邪、痴真,过去了,就过去了,我们还要回过头来,做什么?走出祁连,我到了贵德,满眼的丹霞地貌,寸草不生。满山褶皱,被岁月的雨水洗刷,留下的是历史?还是我们的怀想?万万没有想到,黄河水在此清澈见底,正是深秋,两岸的白杨,金黄而斑斓。青海高原,除了黄河的发源地之外,还是长江的发源地。此刻的一瞥,几乎能让人失魂落魄。我曾写过一首诗,叫“进入荒原,越发美丽”,是我现实中的幻想。难道现实与诗,此时此刻竟真的幻化为一体?走过西部,不是为了西部,去与不去,西部的苍茫都在那里。不去刻意寻找风景,或许我们能看到风景。不去刻意追求我们心中想追求的,或许我们早已邂逅。当代人常把故乡当异乡,常把异乡当故乡。不是吗?梦乡与远方,大约在荒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