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就是打破一切既有的壁垒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谈“创新”

 lccdclzw 2015-10-26



导读

吴晓波对于“创新”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视角,他认为创新不仅仅应该被视作企业内部的事情,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创新是企业家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方式。谈及汽车制造业从百年前亨利·福特先生的创新如何走向未来,吴晓波的态度更为鲜明:人们只有打破一切既有的壁垒才能真正有所创新。他亦直言,创新将会让我们重新定义“汽车”。



身为2015福特汽车创新大会唯一特邀演讲嘉宾,吴晓波其实早在9月份就已经开始准备这话题,在北京一个雾霾天和我们深谈创新。


“创新”对于吴晓波而言,从来不是一个名词,也不是一个结果,大家耳熟能详的《激荡30年》和《大败局》正是他研究创新的两本著作:创新怎么持续延续下去,不让企业失败。他自己也在不断创新,吴晓波频道刚突破了百万订阅用户,你还能关注到他以50000斤江南杨梅和千岛湖水酿制的“吴酒”已开始预售。


吴晓波阐述“创新”时亦有自己的角度,“我今天从民主的角度讨论一下创新的概念”,他不仅仅将创新视作企业内部的事情,若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创新是企业家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方式。


也是因为这个视角,亨利·福特当年说“要让每一个美国家庭拥有一辆汽车”,成为了吴晓波和我们谈话的切入点——如果说,这个企业100多年的创新是从这个愿景开始的话,这位了不起的企业家又以生产关系和劳动制度的创新将此愿景真正实现,而今时今日,我们得继续思考什么是现在及未来的创新。


其实,吴晓波对于解读创新早有酝酿。在他看来,从20世纪中期开始了全球化,由此,创新的民主意义,就在于打破一切既有的壁垒。这四大壁垒在吴晓波说来就是:国界、产业、想象力和制度。


其中,最接地气的莫过于产业壁垒话题,无疑这也是眼下大家热议的焦点,“拼车企业,出租车公司或者是出行的服务公司会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像Airbnb没有一间房子,却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前不久嘀嗒拼车和福特汽车的一项宣布,两者携手合作一个月的“城市搭车CityRide”试点项目,成绩颇令人吃惊。对于外界来说,其重要意义更在于:福特希望在车载连接体验、移动出行、自动驾驶、客户体验以及大数据应用方面为中国消费者打造出色的出行体验。


由此,福特所提出的创新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车辆本身,这也契合了吴晓波所谈到的产业和想象力的壁垒。


吴晓波还举例了自己在某家青岛企业的走访经历,该企业在考虑将冰箱和洗衣机变成了管理食物及衣服的工具——这些变化正是基于新的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可能性。


事实上,整个汽车制造业也在筹谋并实施创新,以总部位于底特律、全球试验中心在硅谷的福特为例,它正在将创新运用于自身业务的方方面面,使福特成为一家产品和移动的公司。


对于这些汽车行业的众多创新潮流,吴晓波观察颇深并坦言道,汽车行业在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包括无人汽车、混合动力燃料、新材料研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等。“我们现在看到制造业或者服务业领域有很多新的创新点,都正在往汽车行业聚集——我们在汽车这么一个物理的空间体上看到了创新的可能性”。


他非常坦率地说,创新已经让人们开始考虑“什么是汽车”,即重新定义汽车。这也完全契合他此前所说的另一观点,“创新对企业来讲就好像人活着的一种目标。我觉得,一个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创新的产物”。


同时,吴晓波坚信,实现创新的最关键点在于“能够发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我们就以亨利·福特先生那句名言为“创新”标上一个注脚:成功的秘诀在于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里,继尔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事物,服务就是这样的精神,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看整个世界。


对话吴晓波

您如何解读“创新”这个词?


吴晓波:创新是什么、怎么定义创新,基本上是原命题。我认为,技术是推动商业世界的一个领域,关键技术在不断推进过程当中,天才的企业家或者创新家会依托这些技术形成方法论,包括我们看到的乔布斯和盖茨。我觉得技术更底层一些,方法论和工具是在上面,再上面是意识形态,怎么构成一个创新的体系。


此外,创新受两方面驱动,一方面是技术,我觉得技术进步是最刚需,第二方面就是消费者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意味着什么?


吴晓波:创新对企业来讲就好像人活着的一种目标。我觉得,一个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创新的产物。



就您的观察而言,我们要应对哪些问题方可成功实现创新?


吴晓波:还是能够发现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这个是最关键。我认为其中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必然会到达的需求,第二种是创造型的需求。

我认为消费者需求是创新所要到达的,也就是说从消费者需求来决定(创新)。


创新者的窘境也是这样,一些概念从技术到方法论、到最终消费者的需求,有可能走得通、有可能走不通。所以,创新陷井很多、歧途很多,并不是每一次创新都达到了我们要的目标。



中国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以来,您如何看待消费者和创新的关系?


吴晓波: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中产阶级产生之后,中国高价值或者中高价值已打开。中国早期的消费者是短缺经济,现在消费者愿意为性能买单,企业进行创新的驱动力就更大了,因为你的创新在市场上会被认可。比如,汽车企业接下来把中国作为一个研发市场,打造面对中国消费者的研发中心。



我们此前已谈到汽车业中的创新进展,譬如福特在全球推进的“智能移动计划”,您如何看待这个行业中的创新趋势?


吴晓波:汽车行业走到今天,我认为现在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各家公司都在不同的点(发展),比如说,无人汽车、混合动力燃料、新材料和物联网。我们现在看到制造业或者服务业领域有很多新的创新点,都正在往汽车行业聚集——我们在汽车这么一个物理的空间体上看到了创新的可能性。所以,今天要问一个问题,“什么是汽车”,即重新定义汽车。


不仅汽车领域发生的变化很大,美国保险行业如今也做了很多创新车险,比如原来买车险是根据时间,现在保险公司通过传感器可得知你一年行驶了多少公里,就可根据你的使用里程数来购买车险。因为,你使用得少,出车祸的可能性就小。



在创新实施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跨界合作,您如何看待这个趋势?


吴晓波:这个问题涉及到未来整个制造业研发的路径问题。现在我看到的情况有两条路径:第一条是自主研发,第二条是依托全球的一些实验室在某一个点形成突破,研发专利。对后者来说,手机领域最典型,比如海尔就是通过很多手机公司走第二条路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吴晓波对于创新的更多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