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画总论之二

 pengxq书斋 2015-10-27

中国山水画总论之二

(2010-09-15 11:01:47)
标签:

文化

中国山水画总论之二
2010-09-15 02:41

4、山水画流派论

流派是指以某人某种画法为宗师而流传下来的一个派别,流派实质上就代表着一类画法一类技法。国画的流派可有大流派与小流派之分,从大流派看可分为着色山水与水墨山水,也可依董其昌南北宗论分为北派山水和南派山水,按董其昌的分法,他们分别以李思训和王维为宗。还可分为古典山水与现代山水等,现代山水可以黄宾鸿、傅抱石、李可染等为宗。从小流派分就更多,凡师宗某家或师承某人传下来的均是一个流派。

了解流派特点的目的在于了解各流派的优劣所在,了解自已的性情适合哪个流派的画风,以便择优避劣,从其善而为之,这对于形成自己的良好画风,作出受人喜爱的作品颇有益处。有的人由于对流派画风优劣无了解,师宗师承不良,结果往往失误一生。

着色山水与水墨山水各有所长,古代把水墨视为正宗,把着色视为另类有失偏颇,他们各有所长,着色山水的装饰效果较水墨好,但不宜太花俏,通常用淡彩的浅绛,小青绿。大青绿着色二至三色足矣,不宜太杂。水墨更能表现国画的韵味,所以圈内行家看重水墨画,但不太懂画的现代人并不太喜欢水墨,装饰家居显得暗晦,缺乏喜气,所以要根据不同对象决定。

北派山水和南派山水也各有所长,北派具雄奇美,给人震撼和惊叹之感,南派具隽秀之美,给人陶醉和倾心之感。古代文人之所以不看重北派山水,主因是文人的文静性情与雄奇不合,而与隽秀较合之故,其实,每个人的爱好都是不同的,就如人一样,有的男人爱温柔的,有的爱有个性的女孩。有的女子爱文静的男人,也有爱有个性的男人一样,关健是无论那种风格,都要画得美才行,即便是按所谓南宗正宗水墨去画,如果不美,也不受人爱。应当说,北派的雄奇美才真正体现了山的精神,高大伟猛,厚德载物,而南派的隽秀美则真正体现了水的性情,柔情似水,隽秀善良,这要看你心中想要表达何种情感,不要完全受古代文人的思想束缚。

关于古典山水和现代山水之别,古典山水画法技法经过千余年探索和实践检验,故技法己高度成熟,法度规则也很适用,作出的画美感度高,很有品相,但也易落入老套路,想创新突破不易。现代山水是清未民初一批画家为突破一味仿古探索国画出路而创立的一派画风,以真山真水为描绘对象,融入西画的画法和规则去作画。这种画风可随意去画,可不守成规,不落套俗,但现代山水许多技法很不成熟,得慢慢去摸索,但这种摸索并非十年百年可行的,尤其是许多人非常欠缺概括提炼的基本功,只能按写生入画,而写生的真山真水与美学诉求相去甚远,作出的作品品相不佳,包括一些近现代的老画家,实话说作品品相实不尽人意,他们走的并非正宗国画之路,大多是南宋粗放画风,或米式水墨塗抹没骨画法,或西方写实技法的路,所以,只能说敢于破旧立新勇气可嘉,作了后人的铺路石,故走这条路亦实不容易。而现代山水画家大多受这些人影响,大多都走的这条路,尽管也有个別画家走出了特色,但并未成为影响深远形成一代画风的领军人物,故大家都还在继续摸索,至于以后发展如何还很难结论,根据历史经验看,也许还要百年甚至几百年后才能见分晓。

小流派大多是从大流派演变分化而来的,由于每个画家的画法都会有一些区别,都有自巳独特的东西,所以即便是师宗师承一派也会有差别,这也是画坛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故研究小流派意义不大,不赘述。

5、山水画创新论

创新古称求变,即不默守成規,不一味摹仿前人画法而另辟奚径另创格体。创新是艺术的永桓话题,之所以如是说,是因为画坛创新实不容易,尤以能创出让世人普遍认可的画法更不容易,历史上现实中有创意的画法亦不少,但能为人们普遍看好和接受的极少,如二米的画法,尽管很新奇,本人名气也不小,但其画法很少有人认可,难于推广开去,所以,历史总会上演一幕又一幕的摹仿之风,有的一种成功的创新画法往往被摹仿流行少则几十年,多则数百年。如李成范宽的画法,几乎北宋整个时代都在摹仿,而元画则风行了明清两个朝代数百年。

古人总结山水画之变曰:山水则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创新求变通常是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构图之变,二是画法之变,三是对象之变。

构图之变是指整体构图方式的变化,通常国画有三种基本构图方式,高远深远和平远构图,如荊关李范的画构图是以雄奇陡峭的高远山势构图造型而彰显其风格,而董巨则以平缓深远的丘陵地貌构图造型风格立身,南宋马远多采用一角构图人称马一角,元画则以一河两岸简练的平远构图造型风格与众不同,这种风格上的差别一眼即可看出哪是唐画哪是宋画哪是元画,

画法之变,通常是指笔法和墨法的变化,笔法的变化又主要体现在线法和皱法上,线法主要有直线法,折线法和曲线法构图,如荆浩的画使用的直线构图,而关仝李成郭熙多用曲线构图,马夏则多用折线构图,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皱法上更是各显神通,比较典型的如董源、黄公望的披麻皱,马夏的斧劈皱、王蒙的牛毛皱云头皱、倪云林的折帶皱等,也使作品风格各异。

描写对象之变,有的专门画山,有的专门画水,有的重点画树,有的则突出画瀑布,有的专门画江南小镇,也有的专门取滩涂湿地,更有张择端一类,专画都市风情,无论取何对象,只要提练出它的美丽之处,画出很美的画面即可。

现代绘画人们的创新意识是非常强烈的,绝大多数画家都在不懈的探索,创造出了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风格出来,无论是构图上,画法上,还是对象上都有突破,且有一些画家和画作作得不错,尤以写真型的画法风格和大写意画法这两种古代没有的创新风格引人注目,有成为今后发展方向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真正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成功者仍聊聊,有的创新几乎完全脱离了国画的基本规范,有的创新搞怪得太离谱,不但不美反让人生厌,这就背离了创新的原则,应当是不正常的支流,不应效仿,创新应当遵从传统国画基本规范方好,不然就很难与中国画这一画科相称了。

那么中国山水画的基本规范是什么呢?有三点尤重要,一是强调写意型而不是写实型的,二是有笔有墨而不是乱抹一气的,三是讲究神韵而不是呆板的,这些是国画的核心价值要素,如果抛弃了也就很难说是国画了。创新还应当注意的是,讲创新也不能抛弃传统技法,对正宗传统的风格和画法还是应当有人传承,并且还应培养摹仿型大师,使其不被遗失失传,事实上,从目前画坛真正的仿古高手稀缺现状看,当人人都去追逐新生事物时,坚守传统的风格倒也显得新鲜别致了。

6、山水画主次论

这里说的主次是指一个画家的总体画风和一幅画面的构图是以山为主还是以水为主,以山水为主还是以树木为主如此等等。这一问题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实则是关乎一件作品乃至一生前景的大问题。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立的性格、情趣、爱好和特长,应根据自已的这些情形决定自己的方向,善画山者以山为主,喜画水者以水为伴,不擅长的最好放弃,不要期望门门通,这样也许门门都不精通。真正的大师并非都是门门精通的,齐白石以虾名世,徐悲鸿画马为长,吴冠中则画江南水乡,几乎见不到他画高山大岭,他们都是以其独有特色名世的,这就是主,其它景物也画一些聊作练笔但为次,从而成就其一代英名。

一幅画的构图亦然,虽然山水画是由山石树木泉水云雾人物动物房舍车船等十多项內容构成的,但大可不必每样都画上去,应当有主次之分,或以山为主兀显山的景象,或以水为主展示水的绵长,不应当含混不清,看不出主题是什么。绘画类同作文一样,也必须有一个主题,不能笼统的讲山水画就一定要有山有水。

一幅山水画本由主景、付景、配景三部份组成,主景或山或石或水或树均可,通常占画面的突出位置,突显出主景的主题性,付景景象也可是山石树木云雾等,但它的位置面积均应小于主景,或以虑幻的远景起烘托主景的作用,配景多以人物、房舍、车船、鸟兽等起点缀作用,使画面更生动一些。一幅画可以没有付景和配景,只画独立的主景,但这种画法画面很呆板,不太理想。

7、山水画鉴赏论

鉴赏并非是鉴赏家的事,书画家本身就应当是优秀的鉴赏家,否则也难以成为优秀的书画家。这是因为,书画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鉴赏,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熟悉别人的画法,也能发现自已和别人的不足,从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鉴赏是个很困难很不好掌握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审美取向都不同,无法给出统一的标准,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常重点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型态,无论何种艺术品,其型态不能不重视。美术本身就是造型艺术,作品如果基本型态不好,后期工作无论多么努力都是白费。无论山石、树木、江河、云雾,各个景物形态要美。且整个画面形态要布局得当,疏密有致,和谐协调,严谨统一,无杂乱感,无松散感,也不能有太繁褥,密不透气的感受。

二是气韵,气是指气势气派,韵是指诗意韵味,作为表现高山大岭的山画要有气势,大气磅礴,作为表现江南风情的水画重在韵味,隽秀典雅。除此外,气韵还表现在整个画面生动活泼,不呆板不刺眼,看着顺眼。古人说气从笔出韵从墨生,观气韵就是看其运用笔墨功夫构造山之气势水之韵律的功底。

三是意境,构画有高远深远平远全景等多种手法,分别反映了画家不同的思想境界,高远属仰视效果,有志承高远之意境,深远属俯视效果,有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之意境,平远属平视效果,有平淡无奇,谦卑谨慎但却眼光远大的意境,全景构图也属深远一类,但有胸怀宽广,思维博大的意境,这些可适可取之。

四是笔墨,用笔讲究自然流畅,随意洒脱,忌讳迟疑停滞,刻意雕凿,这些都可从画面中的点线构画中看出,用墨讲究一笔落成,不塗不改,渲染浓淡适度,过渡自然,忌讳反复塗改,浓淡失宜,这些都是衡量画家基本功底的表现。

鉴评画作有三品之说,夏文彦曰:气运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意即画品如人,一个人很有气质,气宇轩昂,则人敬三分,如果画作生动传神,浑然天成,人们都惊叹不知怎么画出来的,这就是神品。又曰:笔墨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意即笔墨功夫精到,渲染手法娴熟,且很有意境的作品,则可称为妙品。又曰: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意即只是大体画得象,也符合作画的一些技法规矩,则为能品。唐朱景贞在三品之上,又增设了逸品,逸品有飘逸洒脱之趣,是一种独特的风格,而前三品是指画作的品相,如果连画画的基本功都没掌握,画出的东西自然就不入品了。一个优秀的画家一生能创作三五件神品,十件八件妙品就不错了,有的画了一辈子也许都只是能品而已。

8、山水画审美论

画家除要会鉴赏外,还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自己不懂何为丑何为美,也不懂大众审美取向,怎能作出美的画图,尤其要注意研究历史审美和大众审美取向,不能仅以个人爱好,孤芳自赏式的审美观为取向。

   历史上看,人们的审美并非一成不变的,唐代人以胖为美,清代后以骨感为美,使人物画发生了重大变化。宋元山水画注重的形态美,所以对整体构图和景物造型很讲究,但明代以后,尤其是近现代,审美取向逐渐向笔墨情趣美转移,现今人们评判作品大多不太注重形态,而几乎把笔墨功夫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近现代花鸟画盛,而花鸟画是非常讲究笔墨情趣的,这种评判不能不影响到山水、人物画。当代山水画的审美又有变化,彩墨山水受到人们喜爱,而水墨山水除少数内行外又面临挑战。这是因为绘画作品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把玩,他有向民间普及的趋势,而民间大众历来喜欢的是象年画那样的大红大绿五彩斑斓的图画,所以彩墨画受到普罗大众喜爱是必然的。

   本人通过研究这种规律感到,宋元山水的形态美和近现代的笔墨美,以及当代的色彩美均各有优势,不能说那个好那个不好,最好是将其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现代山水由于重视笔墨情趣而往往忽视甚至不懂塑造宋元山水的形态美了,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必然使作品大大上一个层次,本人历来主张结合创作,使作品做到形神兼备,并主张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画法。但不论怎么画,作画至少应作到五美,五美者,视觉美、意境美、思想美、自然美、浪漫美也。

   视觉美,书画作品属视觉艺术,是书画家用艺术的手段创造美丽,书画首先必须讲究视觉美,即好画要给人以视觉冲击力,让人乍一看会有惊讶的感觉,并真正喜欢上这幅画而百看不厌,爱不释手。视觉美是由绘画的六大要素即构图、造型、运笔、用墨、设色、题款综合构成的,作好绘画的六大要素至关重要。

   意境美,意境是作诗词的基本要求,其意思是好的诗词在呤诵时,让人心潮激荡,引人联想,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或情景境象,触动人的情感,勾起读者想象。诗人画家王维将其运用到画作中来,讲究画作也应当有意境。画作的意境与诗词相反,诗词讲究诗中有画,而画作讲究画中有诗,看一幅画就让人会想起某首诗词或就想为其作一首诗。国画与西画不同,西画是写实,国画是写意,西画画美女是赤裸裸的,国画画美女是似露非露,国画强调重在似与不似之间,不能画得太真实,也不能画得不真实,具有一种蒙笼美,这样的画才出意境。

   思想美,是指书画应当传达出一种思想,反映出作者的一种精神、思想意图,而不是单纯画一幅画,例如,作者画一幅竹图,是意图赞美高风亮节的精神,画兰花是赞美平凡而高尚的君子风度,画梅花是赞美顶风傲雪的骨气,而画山水则要表现厚德载物的精神。这样的画作才有生命力。画作的思想性有时通过题跋或命名的形式点出来,有些用配诗形式反映出来,有的则要靠鉴赏者自已去体会。

   自然美,是指画作要协调,自然,统一,包括构图、造型、运笔、用墨、填色、题款都要协调统一,恽然天成,没有不顺眼的痕迹。没有败笔暇疵。画作的自然美要求作画时设色不宜过分浓艳,就象一个美女,略施粉黛即可,如果浓妆艳抹反而会让人恶心。因此,国画通常把不设色的水墨画视为正宗,就是体现其自然美。

   浪漫美,是指画作构图造型不呆板,不生硬,善于变化,笔法细腻,墨色滋润,富有活力,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有立即想获得并收藏的冲动,好的歌百听不厌,好的画也是百看不厌,常看常新。浪漫美常使用适当的夸张手法,将人物景物作一定的变异造型,如树应古朴苍桑,山应雄奇壮观,画中的景物往往在现实世界上很难得见,那是画家注入了自已的夸张想象,但夸张应适度,且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如画男性,多用夸张画得怪异丑陋而非潇洒,而画女性则必须眉清目秀。

   在当代,在时下,艺术界的审美观出现了多元化,也可说发生了严重扭曲,电视频出损招,歌星乱吼乱叫,选秀以丑为美,书画千奇百怪,都反映了一些艺术领域的不正常现象。象这样美丑皆分不清的人何以能拿出艺术精品,所以书画家、艺术家要让自己的作品让人喜爱,必须树立正常正确的审美观,这是作艺术人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9、山水画传神论

艺术品的传神是艺术家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困惑众多艺术家的难题,怎样才能使作品传神,历代艺术家、评论家提出了许多观点,有谢赫的气韵传神,顾恺之的以形传神,刘义庆的以目传神,苏轼的目和须发传神,郭熙的以真传神,以及神似传神,笔墨功夫传神等等,到底怎样才能传神?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神,通常解释为“描绘人或物生动逼真,能够表现出人的神态或物的质感”。按此说,逼真就等同于生动传神,那么恐怕只有照相术写真术方能达到传神的境界,其它艺术形式是很难做到逼真的。也正有此误读,致一些艺术家在逼真上大下功夫,从而背离了中国写意画的本质精神,因为写意画就主张神似而强烈否定形似,好在似象非象之间,她不是写实的,不是逼真的,不存在画的人物很象张三李四,画的山水很象某座山峦。所以这样的说法只会让许多艺术家步入歧途,离国画艺术真蒂越来越远。

传神论在早是针对人物画提出的,所以又有了以目传神,以须传神等论。但山水花卉并无眼睛,更无须发,何以传神?所以此说不适宜通论书画及其它艺术的品相。

以本人看,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即为传神。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还是其它艺术作品,其目的都是为了给人欣赏,给人精神享受,作品能打动人感染人,无疑就是传神之作。

问题是怎样才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众多传神论中,本人比较赞同气韵传神说,无论何种艺术品,总是以塑造气韵生动的感人形象去打动人感染人的,戏剧、电影、小说、书画无不如此。古人把气韵生动列为画之首要,确有道理。气即气度气势,这在人物山水画中尤重要,韵即韵味,这在部份小品式人物山水画中讲究,花乌画中尤重要。

具体到绘画艺术,怎样才能作到气韵生动,说到底仍必须塑造出画面的感人形象,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必须呈现出感动人的画面形象才能传神。当然这种感人形象并不是指画得逼真的形象,更不是只作好某一项比如眼睛须发,比如一棵树一朵花就能达到的,也不是单靠笔法精细晕染得宜就能达到的,而是由绘画必备的六大要素即构图、造型、运笔、用墨、设色、题跋综合构成的,尤其以前四项为重,而前二项又为最重。我在观画时,如果整体构图造型不好,没有美感,是不屑一顾的。就象观察一个人一样,如果整体看上去不漂亮没气质,那怕是穿得再得体,佩戴再风雅,也难以打动人。

以上说的是共同点,具体到人物、山水、花鸟及其它画科,因其特性之不同,又各有重点,就人物画而论,关健是画出人物的神态来,如李唐的《采薇图》,从笔墨功夫看并非上乘,然两人的神情画得惟妙惟肖,尤其左边这人说话的神态更绝,那种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又如宋佚名画家画的三酢图,三个醉汉那种醉态真是入木三分。

山水不象人物那样有灵动感,也无法象人一样展露那样活脫的表情(春夏秋冬风云雨雪仍山水的动感和表情),然山水具有与人的灵性相通的特性,它或以雄奇美让人惊叹,或以典雅美让人陶醉,这就是感染人的地方,所以,无论是北派画家的雄奇还是南派画家的隽秀总是山水画家传神山水的主要题材,画山水必以展现这两种美才能传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