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复杂的“朋友圈”信息,如何“清君侧” 张培国

 昵称1288665 2015-10-27

    从长远来看,还需职能部门尽快完善法规条文,堵塞监管漏洞,才是防止微信圈虚假广告泛滥的治本之策。

    随着人们对手机、网络社交的依赖越来越强,“朋友圈”作为一个网络熟人社会,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由于“朋友圈”属于封闭式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广告、谣言便充斥其间,严重污染了“朋友圈”的社交生态。

    “朋友圈”作为微信的一个社交功能,通常由熟人、半熟人组成,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真假难辨的生活百态和养生秘籍,再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一个小小的圈如同现实生活般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应该说,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进入微信圈里的人,大多数是朋友、同学或兴趣相近的人,大家在这里相互交流、倾诉、分享、互动,充实业余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微信是现代人的私人空间、隐私空间,“朋友圈”里都是朋友,消费的也是信任度,看到好友发的信息,转吧,根本不了解实情,不转吧,又怕得罪朋友。长期以来,面对“朋友圈”越来越多的不实信息,看重人情的国人经常很纠结。

    如今,新广告法实施了,根据新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广告发布者如果发布了虚假广告,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后果严重的还须承担刑事责任。如此一来,在“朋友圈”不转发广告也有了法律“挡箭牌”,从此以后,大家看到广告完全可以遵从一个原则,那就是“从此面子是路人,遵纪守法才是王道”。

    需要注意的是,新广告法实施后,并不是说只要“朋友圈”转发广告就算违法,如果你确认转发的广告内容货真价实,就没问题。那么如何鉴别真假就是个大问题。笔者以为,一则,要保持清醒头脑。看到“朋友圈”消息,要时刻提醒自己,对待信息要冷静理性,要注意甄别真假,切勿随手转发。特别是那些看上去可读性很强的故事,而在末尾处才点出某种商品的软文更不要成为“漏网之鱼”;二则,要做到相互提醒。若在“朋友圈”看到虚假信息,朋友之间要相互提醒,立即删除,防止更大范围内传播,并自觉远离;三则,对于一些显著夸大某个医疗产品的功效,或者谎称产品获得了某项专利,是三无产品这类情况,可拨打12315向工商局举报。

    当然,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也要加大日常监管排查力度,对举报信息要立即查实,迅速处理,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从长远来看,还需职能部门尽快完善法规条文,堵塞监管漏洞,才是防止微信圈虚假广告泛滥的治本之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