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敲开“甲骨之王”高冷范儿的果壳

 圆角望 2015-10-27
【编者按】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成体系,在夏代已经使用,商代后期的汉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而甲骨文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成熟而系统的文字。


在现存的十万余片甲骨中,有一片堪称“甲骨之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许你在《古代中国》展厅里见过它的身影,那么,今天咱们就试着去敲敲这块甲骨坚硬的果壳,看看它,何以能够称“王”~ ^_^

【何为甲骨】


商代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这里原是商代后期的国都,即史书上所谓“殷墟”。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当时的占卜记录和记事刻辞。


所谓“甲”,是指龟的腹甲和背甲,商代占卜所用的龟甲,以腹甲居多。


所谓“骨”是指牛羊鹿猪等兽骨,商代占卜所用的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


【图像 | 甲骨之王】

(正面)

(反面)


“甲骨之王”学名:“土方、方侵我”刻辞卜骨


时代:商王武丁时期


大小:长22.5厘米,宽19厘米


出土地:传河南安阳小屯出土


馆藏: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著录:拓片著录于《甲骨文合集》6057正、反


这是一块残断的牛肩胛骨下部,骨正、反面刻满长篇卜辞,字口涂朱,内容是商王武丁分别于两个月之内的癸未、癸巳、癸卯与癸亥四日,占问本旬之内是否会有灾祸。而其中的一条卜辞具备商甲骨卜辞的完整程式,即前辞、命辞、占辞与验辞,实属罕见,后面咱们详细看。


此“土方、方侵我”刻辞卜骨是罗振玉于1911年所收3万片甲骨中之精品,上残存180余字,其内容涉及与商关系密切的土方、方,是我们研究商代地理、方国及军事制度的依据,正可补史记之缺,堪称“甲骨之王”。


【剥果壳 | “甲骨之王”释文】




古人用天干地支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所以要弄明白甲骨文里说了什么,干支表是必须的,本文为每一条卜辞都“贴心”地配备有干支表~


来看这一句:


“癸未卜, …”:意思是癸未这一天,商王武丁命名叫的人占卜……




就是这一条卜辞,具备有商甲骨卜辞的完整程式,即前辞、命辞、占辞与验辞皆具。


分解来看:


“癸巳卜,贞”:意思是癸巳这一天,商王武丁命占卜,这是前辞,主要是记录占卜的时间和占卜人的名字。


“旬亡?”:这一句说的是占卜的事由,即命辞,看看这十天(即癸巳至壬寅)内是不是有灾祸?


“王占曰:有求,其有来艰。”商王根据卜兆得出吉凶判断,这是占辞。商王武丁占断,本旬将有灾祸。


“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二邑,方亦侵我西鄙田。”此处记录了此次占卜之后的应验,即占辞中所说的 “艰”。卜辞记载,在癸巳之后的第五日丁酉,土方、方分别来犯商的东部与西部,此即验辞。而根据这一句还可以推断的是:商的属邦沚”位于土方之西,方之东,学者们根据更多的资料还确定了它更确切的位置,应该在山西南中部。


要确定三千多年前一座城邑的位置,是真心不容易~甲骨文是在带我们穿越啊~


殷商·方国


这里要说说土方、方这俩方国,在这块甲骨卜辞中出现了好几次,他们扮演的是大反派,是商王武丁时代的重要敌国。


殷商卜辞中所见“方”很多,方即方国,称“方”的大多是商的敌人,也有服属于商的。从上面的卜辞中看,土方、方一定是商的敌人。


事实确实如此,在武丁中世,土方、方曾同时侵扰商的属邦,只在这块甲骨的卜辞中,他们就来了好几次。土方、方都不甚强大,与羌方、人方相比,他们是较弱小的,每次来侵扰,出动不过几十人,甚至少于十人,对各地的侵扰所造成的损失有限,因此,商王武丁在接到这些消息后,并没有采取重大的措施。


在卜辞中,土方仅见于武丁中期的卜辞,方则延续到武丁晚期及祖庚时。商王武丁也曾屡卜征伐方,但卜辞中每每是重复再三或未实现的,如连卜以三千人伐方,实际上只是计划遣三千人,并非确实每次各派出三千人。


祖庚卜辞中关于方只有一例,此后再没有在卜辞中出现,因此方在武丁、祖庚之际大概已被商人征服了。




这条卜辞是说:


癸卯日,商王武丁命占卜,问未来十天是否有灾祸。一看卜兆,果然有灾祸。到了癸卯日之后的第五天——丁未日,灾祸来了。




根据这条卜辞释文中“迄至七日己巳”这一句推测,此次占卜应该是在癸亥日进行的,商王看了卜兆后断定近十天里有灾祸要发生。果然等到(癸亥日之后的)第七天——己巳日,有灾祸来自西边,微友角来报告:方侵扰我们的示田。


“微”是地名,也是商的属邦,大概位置比沚”还靠西边~方又来骚扰,不安宁啊~



“甲骨之王”正面的刻辞到这里就看完了,接下来看反面的。




这一条卜辞残缺不全了,只能看到:商王武丁看了卜兆说:又有灾祸要发生啊。果然,在第九日辛卯日,有灾祸来自北方。来报告:土方侵我田。


土方骚扰,商王在辛卯日接到了报告。这里简单说说这个地方,这是商的一个属邦,其地理位置现在已经被学者们确定了,位于沁水西岸的敦以北,应在太行山北的山西东南隅。


另外,根据卜辞中“迄至九日辛卯”这一句,可以推测,这次占卜可能是在“癸未”这一天进行的。还记得上面说的第一条刻辞不?“癸未卜, …”,不排除这两处刻辞是一条卜辞哦~



“…有来…有来…呼…东鄙,二邑。王步自司…夕,壬寅王亦终夕
。”啥意思呢?虽然刻辞已残,但是我们可以从断断续续的语句中猜到,可能是有灾祸来自东边,有两座城被侵犯~


【甲骨文·小资料】


甲骨占卜的程序

1.钻凿

2.灼兆

3.判兆

4.刻辞

5.涂饰

6.刻兆

7.验兆

8.储藏


甲骨的整治


甲骨在占卜之前先要进行整治,龟壳自腹甲与背甲之间截分为二,上下甲之间原系左右两侧之甲桥连接,经分截之后,甲桥联属于腹甲,然后削平外缘使其平整。背甲一般是从中脊平分对剖为二,或锯去中脊凸凹不平之处和首尾两端,中间穿孔。占卜所用之甲,多为腹甲,背甲很少。


龟腹甲



龟腹甲图解


关于对牛肩胛骨的整治,首先将骨臼部分从长的一面切去三分之一,使其成半圆形。再将臼角向下向外切去,使其成一正角的缺口,然后再把直立的脊骨连根削去磨平。凡经锯削部分,暴露出骨理内部的粗涩形状。右胛骨截去的脊根直角在右面;左胛骨截去的脊根直角在左面。



刻“干支表”牛骨(局部),商王帝乙或帝辛时期,长22.5厘米,宽7.4厘米,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甲骨的钻凿


整治之后,第二步工序是在甲骨之背面进行钻凿。


钻凿是整治甲骨的一道重要工序,也是占卜前的准备工作。钻,是在甲骨的背面钻一个圆形的槽;凿,是在钻槽的一侧凿一椭圆形的凿穴。钻凿做好后的形状成“”或“”形。甲骨经过整治之后均成片叶状,一般厚约五毫米左右,牛肩胛骨有时厚至十毫米。经过钻凿的槽穴,其底部较原来的甲骨变薄。它的作用,一方面在占卜施灼时,因槽穴底部较未经钻凿的地方薄.一经灼烤,必然在较薄的槽穴底部发生爆裂;另一方面由于凿在钻的左侧或右侧,按一定位置排列,经施灼爆裂的兆痕必然限制在钻凿范围之内,而且按一定方向显现兆纹。



龟腹甲背面之钻凿


施灼


施灼就是占卜,具体的方法是,将整治好并做有钻凿的甲骨,用一加热金属器在钻凿处灼烤,待发生爆裂后,此卦即已占成。由于槽穴底部发生爆裂,在甲骨正面的爆裂处即呈现出由兆干和兆枝构成的卜形兆纹,这就是占卦所求的卜兆。当时人们就根据卜兆的纹式来判断所问事务的成败和吉凶。这一游戏般的行动,古人却看作是解惑除害的万能神灵。这是由于古人缺乏认识自然界的科学知识,以为宇宙间存在一个主宰万物的神主,若要免祸得福,就必须求得神主的保佑。占卜,被看作是沟通人神关系的最有灵验的方法。



虹刻辞牛骨,商王武丁时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传河南安阳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