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智擒鳌拜:一个童话故事

 西家泉 2015-10-27
康熙智擒鳌拜:一个童话故事
泪痕春雨
  
  所谓
的康熙天纵英才,智擒鳌拜,一举摧毁鳌拜势力集团。泪痕以为这不过是满清御用文人为自己主子所编的一个童话故事。也是民间一再流传的一个童话故事。
  
  就满清当时的政治格局来说。皇帝亲政后,从辅政大臣手中夺回权力绝没有御用文人所说的那样困难重重。
  
  鳌拜等四个辅政大臣由清一色的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满清贵族组成,而且没有一个皇室贵族成员。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当时满清政府有着太多牵制他们的力量。
  
  皇室贵族、下五旗贵族、蒙古贵族、汉藩王。在当时这些势力集团的权力源于他们自成系统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他们的权力与地位,绝不是最高统治者能随意给予或剥夺的。这些利益集团,都有着与最高统治者分庭抗礼的权力。当然了,这些利益集团自然也都有与辅政大臣分庭抗礼的力量。
  
  当然了,泪痕这里还没有说皇太极的那几个老婆、顺治的那几个老婆。他们的那几个老婆,都是代表着众多强大政治、经济集团利益的!如果一个非皇室的贵族篡位成功了,那这些外戚家族的利益谁来代表呀?
  
  在这种背景下,鳌拜等辅政大臣就是就是拧成一股绳。也最多不过代表上三旗势力罢了。何况鳌拜等四个辅政大臣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动不动就为了几亩地、一点权力就剑拨弩张,恨不得相互杀了对方。凭他们这样有限的辅政大臣势力,就想危及皇权。那不是讲笑话吗?
  
  清初四大臣辅政制度非常高明!
  
  因为皇帝亲统的上三旗(两黄、正白)贵族辅政,他们的利益与皇帝利益有着非常大的共同之处!所以自然会防止其余力量削弱皇权!
  
  而四大辅政大臣人选,只局限于上三旗且无一个皇室成员。这本身就限制了辅政大臣的力量。因为可以牵制他们的力量实在太多了!
  
  康熙后来可以夺回权力,并不是他的本事大。而是当时的政治格局太理想了!
  
  鳌拜专权,并不意味着辅政大臣的势力大了,相反是辅政大臣的势力削弱了。因为他意味着上三旗的辅政大臣班子逐步走向分裂。
  
  鳌拜把代表正黄旗的的索尼挤出权力核心,并不意味着他控制了正黄旗,相反是把正黄旗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后来康熙拘捕鳌拜时,以索额图为代表的正黄势力就是最主要的帮手)。
  
  鳌拜抢了正白旗的土地,把正白旗的苏克哈萨杀死。并不意味着他控制了正白旗,相反意味着把正白旗彻底逼入了自己的对方面。
  
  辅政大臣本身就无力威胁皇帝的权力。加上鳌拜的肆意妄为,就更不具备这种能力了。因为上三旗辅政大臣的力量正式宣布分裂了!
  
  所以康熙十二岁就结婚(为了表示自己成年可以亲政),没有受一点阻力!
  
  所以康熙援引顺治十四岁亲政旧例,没有受到一点阻力!
  
  所以康熙选索尼的孙女做皇后,鳌拜根本无力阻拦!
  
  从这里我们已看到鳌拜的势力了吧!他哪点具备与皇帝对抗的实力呢?
  
  苏克哈萨之死,是两黄旗、正白旗之间争斗的结果。以鳌拜的实力,如果不能取得满清最多数亲王、贝勒、旗主支持,根本不可能有力量杀苏克哈萨的。御用文人为了夸大鳌拜势力,好象苏克哈萨之死,真的只是因为他得罪了鳌拜。
  
  康熙因不满鳌拜无视自己权威,于是把鳌拜拘捕了起来。虽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鳌拜显然没有谋反的企图。以鳌拜当时的实力,如果他真有谋反的意图,那什么也证明不了,只能证明他弱智的可以!
  
  御用文人,为了证明鳌拜一心谋反。于是就编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许多正规历史书中都可以看到。大意讲鳌拜假装生病,康熙到鳌府亲自探望。康熙的亲兵忽然发现鳌拜表情有异,于是掀起鳌拜的床的卧席。竟然发现里面有一把利刃。但此时鳌拜势力太大,康熙机智的说:“刀不离身满州故俗也,不足为异!“于是鳌拜以为康熙幼稚好欺,更加肆无忌殚。
  
  泪痕以为这种故事编得荒诞不经。
  
  第一、如果鳌拜在自己家中想杀康熙,随便叫队亲兵就可以了,根本犯不着自己装病身藏利刃。
  
  第二、在鳌拜家中,康熙亲兵看到鳌拜表情有异,就敢搜鳌拜躺着的床。这本身就说明鳌拜权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鳌拜家中,康熙的亲兵只因看到鳌拜表情有异,在未得皇帝命令时就敢搜鳌拜身下的卧席。那在皇宫大内,康熙的亲兵得到皇帝命令敢下手捉拿鳌拜有什么稀罕的呢?
  
  所以后来康熙把鳌拜捉拿下狱审问鳌拜时,鳌拜什么话也不说。只是脱下衣服,露出自己满身的伤疤。这就是鳌拜为他们爷们卖了一辈子命的结果。
  
  从前唐太宗说尉迟恭有谋反企图时,尉迟恭也是这种做法。气得马上脱下上衣,让他看看自己一身的伤痕。微信号:lszhhui
  
  御用文人为了证明自己主子这种行为无比正确,于是编造了鳌拜早已心怀不轨。如此倒也罢了,更为了证明自己主子这种行为实在是需要大智大勇。于是就无限夸大鳌拜的势力。好象鳌拜的势力早已大到了随时都可以侵夺皇帝权力的地步。
  
  至于民间故事为了夸大康熙的大智大勇,更把鳌拜写得象战神一样神勇无敌。但是如果我们不是看武侠小说走火入魔,就应该知道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子再厉害,又能有多厉害?
  
  而这种说法,经金庸一类的武侠作家大肆夸张。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当然了这种故事的最初蓝本,大约也是来于康熙的御用文人。为了美化自己的主子,他们是什么荒诞不经的故事也能编出来。
  
  皇帝要拘捕一个臣子,能什么困难?臣子再牛,总不能见皇帝时都带上一队亲兵来吧!皇帝再无权力,(除了彻头彻尾的傀儡)一声令下总能叫出百八十个带刀的侍卫吧!
  
  不要说康熙拘捕什么鳌拜了,就是汉献帝想拘捕曹操也有的是机会!真正的困难不是抓某个权臣,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安抚由此引发的一切。
  
  如果皇帝拘捕了某个权臣,他的爪牙都开始大呼小叫、高呼冤枉、甚至做出种种轻举妄动的事来。皇帝拘捕了这个权臣,又有什么用呢?恐怕只会使自己的地位处于更不利之中!恐怕马上就会场使自己背上昏晕、残害忠良的罪名。
  
  如果人们意识到可能会发生这种事,那就是再没有头脑的人,也不敢听皇帝的话去抓这个权臣!因为就是真的抓住这个权臣,又有什么意义?恐怕是弄得自己全家死也不够赎罪的!能让全家都被一刀杀死,恐怕也得求上帝保佑了,弄不好全家都得死得极尽悲惨!
  
  如果真的抓住权臣,就可以帮助皇帝夺回权力。
  
  那愿意为皇帝拘捕权臣的人,将多的数也数不清。那除非皇帝不能接触到任何人。否则皇帝将非常容易的收买任何一个人。那任何一个京城的高级武官,都会自觉帮助皇帝的。就是权臣最亲信的人,恐怕也会很自然的帮助皇帝做事。
  
  因为帮助皇帝抓了权臣,那可以获得的权力、利益、荣誉将大的估量也无法估量。而且从理论上呢?也是完全名垂青史的!
  
  在这种诱惑之下,那权臣还有什么安全性可言?
  
  但政治绝不是这种童话般简单。
  
  政治斗争,真正困难的绝不是抓住对方的首脑、或是击杀对方的首脑!如果实力不够,抓了对方的首脑又有什么用?一点用也没有!如果实力不够,击杀了对方的首脑,又有什么用?同样一点用也没有!
  
  但历史书上写康熙智擒鳌拜,就写得跟童话故事一般。好象康熙夺权之所以会成功,完全是由于康熙智擒鳌拜所致。
  
  泪痕感到可笑的在于,居然许多所谓的史学家都相信这种童话故事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