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范蠡怎样由政治家变身文财神?

 ww18 2015-10-27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大政治家,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纪录的典范。

范蠡被尊为中华商祖,首先是因为他有坚毅与博大的个性。他出身贫寒,为越国称霸中原立下汗马功劳,越灭吴后被授为上将军。但他却急流勇退,弃官从商。他和美人西施一同划船太湖,来到商业发达的齐国。范蠡化名邸夷子皮经商,齐王听说其贤能,派使臣亲授相印再次为官,但他的个性又使他第二次罢官。二次罢官后来到山东定陶,把邸夷之姓改为“陶朱公”,他以治国之策治家,终于成为巨富而名闻天下。在秦汉时代,人们就把那些巨富们称为“陶朱公”,其名字成了财富的代名词。

范蠡曾经“三致千金”,即: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他曾经在19年中裸捐了三次。

第一次裸捐: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灭吴,庆功宴的酒还没冷,谋士范蠡就决定转型了,从政界转入商界,他将家产全部充公,偷偷搞了艘游艇,逃到烟波浩渺的湖泊上,还换个代号叫鸱夷子皮,然后转去沿海地区齐国。

第二次裸捐:范蠡在海边垦荒耕作,发展农牧业。一不小心就先富起来了,家产积累高达几千万。齐王听说有个大能人在此地,慌忙请他出来做国相,范蠡推辞不过,又暂时回到政界。干了三年,成绩斐然,却辞职走人。走之前,他把家产全部散发给亲友族人。捐完家产之后,范蠡举家迁到山东定陶,遵循他的经济学导师计然的市场原则,在这个居天下之中的地方经商,挡都挡不住地又成了首富,继续换了个代号叫陶朱公。

第三次裸捐:此次慈善行为没有具体记录。《史记·货值列传》上说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从19年三次来推理,他从创业到成熟到巅峰期,平均6年多时间,这个创富频率现在恐怕复制不了。

在建设越国经济的过程中,范蠡学到了导师计然经济理论的精髓,离开政界后,他将这一“财币流通理论”用于自己的创业实践,几年就取得千金之产,这让范蠡产生了极强的信心:只要遵循流动的原则,财富什么时候都可以流回来,只不过此时散尽,彼时又回来。将财富全部捐出去,也是一种将它们放回流通过程的方式,我范蠡也只不过是暂时离开这个流程。等我回到这个流程时,又可以将千金赚回来。

所以说,千万别让钱币睡觉休息,一睡就贬值了,钱是好动不好静的。范蠡裸捐,不只是为慈善,也是出于自己对“流动理论”的坚强信心。裸捐也是一种大智慧。而且,流动理论不只是在市场上流动,也在家系上流动,从上一辈流动到下一辈。《史记》记载范蠡老昏头的时候,就任由子孙去经营,结果又是财产达“巨万”。

范蠡生财有道,淡定以对。某年,范家次子在楚犯法,当判死刑。范家决定带钱去捞人,委派谁?范蠡决定派三儿子,范蠡老婆却主张派长子去。最后由长子带着千金,去求楚国名士庄生。庄生心善,决定替他办好事就退钱。他找到楚王,说了一通星象,劝说楚王以德服人,特赦囚犯。

事情本来似乎完美解决了,长子却割舍不得千金货币,听说有特赦,觉得钱白送了,于是眼巴巴地来要讨回钱。此举严重打击了名士庄生的自尊心,于是转而劝楚王杀了范蠡次子再特赦。听闻次子死讯,范蠡却异常淡定:早在预料当中。

范蠡分析了两个儿子的成长环境对财富态度的影响。长子虽说是富二代,却也是和父亲一起创业打拼的,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故而难于舍弃财富,反倒耽误弟弟性命。幼子在富贵环境中,不知赚钱的艰辛,所以容易舍弃财富,反倒可救哥哥性命。

陶朱公很有经商的头脑。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卖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但是价格涨落的原因在哪里呢?

陶朱公生长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市场的最大宗、最主要的商品。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气候不同,产量了就不同,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所以满足农业需要、为农业服务,就成为他经商的主要方向。他根据季节规律,提早储备物资,即所谓”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就是说,像作战之前要做好准备一样,根据季节的需要(时用)就可以预知市场所需要的商品(知物)。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他引用我国早已有的一条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的古语,作为预知农业丰歉的依据。这条古语说:”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年一大饥。”这是说,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也有一个旱年,每十二年有个大旱年,也有一个水年。

根据这个规律,他丰年就大胆收进。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有机会售出。同样,在大旱年物价上涨时,他就尽量抛售,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就这样,他不但自己致富,也为平抑物价、避免丰收年谷贱伤农与饥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陶朱公的故事告诉我们,气候资源的变化会造成丰收与歉收两种状况,对人们都有不利影响,并且通过商品交流这种不利影响会扩展到全国、全社会,但是,只要人们掌握了这个规律性,采用商业手段,通过贱买贵卖,是可以协调的。陶朱公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注意到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在该领域的对策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

范蠡被商人们视为文财神,他的经商秘诀至今还是商人们百念不厌的生意经:



      生意要勤紧——切忌懒惰 懒惰则百事费;

  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慢 散慢则查点难;

  用度要节俭——切忌奢侈 奢侈则钱财竭;

  用人要方正——切忌滥用 滥用则付托难;

  接纳要谦和——切忌躁暴 躁暴则交易少;

  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 潦草则错误多;

  买卖要机警——切忌拖延 拖延则机宜失;

  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 滥入则售价减;

  议价要订明——切忌含糊 含糊则争执多;

  期货要约定——切忌讹延 讹延则枝节生;

  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 马虎则失信用;

  赊借要识人——切忌滥出 滥出则血本亏;

  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 糊涂则弊买生;

  帐目要稽查——切忌懈怠 懈怠则资本滞;

  临事要尽责——切忌放弃 放弃则权力损;

  优劣要分明——切忌糊浑 糊浑则判断繁;

  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 浮躁则失事多;

  立心要诚正——切忌粗糙 粗糙则出品劣;

  主心要安静——切忌惊惶 惊惶则忘决断;

  相处要诚实——切忌虚假 虚假则害己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