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生最在乎哪5个企业?

 汕头能率 2015-10-27



刘步尘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

=财经专栏撰稿人=



在中国家电行业,谁是李东生心中的标杆企业?

未来三年,TCL集团的营收目标是多少?



李东生是怎么评价TCL品牌价值的?


李东生是怎么看待TCL手机国际市场表现的?


TCL计划用几年时间达到三星的技术水平?


……


近日,一篇从TCL内部流出的李东生在集团执委会上的讲话悄悄流传。也许,有助于你窥见一个真实的TCL。


鉴于原文较长,此为删节版保留部分,未做任何文字改动,包括错别字。


“从宏观上,在过去的10年,我们是有进步的,从国际化的第一步算起,从五年前的延安行重新起步,我们确实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然的话活不到今天,如果以公司今年各方面的数据和市场地位、产业地位来看,确实也是证明我们在进步,而且客观来讲,我们这个进步可能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不然的话我们也活不下去,但是我认为,我们这个进步低于我们的标杆企业。”


“另外一个,围绕我们几年前提出的企业的三项核心能力建设,这是在5年前我所提出来的,得到了公司经管会、执委会一致认同和坚持下来的,产品技术能力、工业能力、品牌全球化经营能力,大家认真想一想,在过去的10年,我们这些都有提高,但提高得比我们标杆企业慢,和标杆企业比,我们相对是落后的,我讲的标杆企业是华为、海尔、美的、联想、海信,我们把这5个企业作为标杆企业。”


“昨天我们讨论了一下,关于标杆企业对标,当时没有提联想,我们家电的那一块,要把美的放进来,海尔的国际化确实是给我们作为标杆,如果是在中国企业当中,国际化业务,华为是在各方面都比我们做得好,包括他的国际化,做得非常好,虽然华为手机的国际化没有我们那么快,但是他其他业务,华为已经超过50%销售收入;我这次去欧洲走访,我在柏林第一时间就看到海尔,所以对于这些标杆企业,我们的差距是在扩大,10年前在彩电方面,海信不能说比我们有多大的优势,过了10年,不要说和三星、索尼比,就和海信比,我们差距都是明显的。手机,10年前,就5年前,华为真的还是很弱的,现在你看非常强大,还出了一个小米。家电那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是人家的一骑绝尘,我们根本就喝西北风的份都捞不上,更别说喝汤了。”


“所以3053的规划,我觉得要认真地对标,要基于未来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希望未来三年以后,TCL能够达到2000亿。


“先看一看现状,我们主要的产业,多媒体、通讯还有华星、家电,产品竞争力来看,确实和标杆企业差距都不小,今年来看,虽然多媒体业绩不好,但是产品技术能力的提升,我认为趋势还是好的,怎么能够保持这个趋势,通讯这几年也是在提高,但是很慢,中国区,今年我们手机销售均价在下降,去年还是在上升,我们大量在做智能手机,今年却还在下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关键来讲,过去我们是在一个比较低的均价下面销售,我们号称全球销量排在第一位,智能手机排在第几位,如果按照销售额来算,可能再要退市,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指标,我宁可倒过来,你排在第7位,第8位,那是销售收入,智能手机排在第10位,第11位,那是销售收入,多媒体现在都在降,为什么降?首先产品竞争力、技术能力的提升还是对比台湾企业差距很大,华为的成功真的和小米不一样,他不靠互联网,不靠这种新的业务形态,更多是靠产品,硬打下来。”


“第二是工业能力的提升,像多媒体对标海信,整个工业能力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手机这块不知道你们应该和谁对标,因为手机这些像华为的模式和我们不一样,另外非上市公司,他的信息披露是不充分的。”


“第三个是品牌和全球化经营目标能力的提升,这一块也是我觉得很沮丧的,过去10TCL品牌虽然在一些第三方评价当中,我们一直排在比较前面,那是我们有做工作的评价机构得出来的结果,我经常也是看新闻,很多其他机构评价的话,品牌价值远远达不到你们现在参与的这些机构,我觉得那些可能更客观一点,我们的品牌地位,相对于我们各大行业,我们是下降的,承认这个东西很痛苦,但是我们必须要客观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


“全球化的经营能力也是很弱的,我们能够讲的亮点就是,通讯手机在海外卖的不错,这确实,但是他也是有很大的问题,第一个产品太低端,我们一直作为一个高性价比产品提供商存在在这市场,营运商找我们是为了拿我们比价来压低其他供应商的价格,另外一个是他需要一个低价产品提供商,质量又好的,品牌也过得去的给他作为一个合作伙伴,但不代表我们在这个市场上真的有那么强的优势第二个的话,就是品牌,通讯这一块,一直用阿尔卡特品牌,我是要求了N多次,每次也理解,也考虑了,但是实际做,没有看到什么效果,以至这一次我在你们发那个新的ASS产品的时候,我说你在海外推就推TCL品牌,不要再推阿尔卡特品牌,你这产品和阿尔卡特品牌不会有什么联系,是个新产品。”


“我希望订一个目标主要是TCL整个品牌指数,未来三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另外一个TCL品牌的销售比例能不能够提高,这一块涉及到通讯这一块未来品牌切换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定一个严格的时间点,一个严格的时间表,但是我希望看到近期有改善有提高。三年前我讲现在其实你们在品牌建设基本上原地踏步,这个结果是接受不了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一定要清晰,不要去想再去导入一个什么品牌。”


“三年以后,我们产品是不是要做到和三星这样一个技术的水平,我个人认为是应该的,无论在彩电,手机,家电三年以后我们的产品就应该达到我们标杆企业的水平。因为他没有什么硬的东西。”


“同样的话,华星也是,我们三年以后要达到标杆企业的水平,产品经营力,质量都要提升,现在我们的销售均价可能比京东方要略高一点点,实际上比三星的售价是要偏低,比友达的售价也是要偏低,我希望三年以后,我们的售价能够和LG,友达,售价不比他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