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招:P2P行业这么好,跑路那么多,我怎么选呀?

 茶邮邮加茶邮邮 2015-10-28

近日,一篇677家P2P公司跑路的帖子在朋友圈热传,有许多客户都因此心胡余悸。今天请行业内高级讲师姜老师来给大家支几招,让您家庭资产稳健增值。
姜老师:在中国,最不欠缺的就是复制能力。经过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之后,P2P公司如雨后春笋。身边很容易见到各种小公司、区域性公司或者纯线上平台,搞十几台电脑,招十多个人就开始起锅架灶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篇677家跑路P2P公司里九成以上是新成立的地方性小公司或者是纯线上平台,2014年创跑路时间最短记录的,前一天网站开始秒标,秒满一百多万后第二天网站就关闭了。帮大家总结几条经验供大家借鉴。

  1. 地方性公司坚决不要碰。原因如下:第一,地方性公司开创容易,收摊子也容易。这点就好比搬家,只有一个家,一会儿就搬完了,若是全国各地都有家,搬回家也是大工程了。第二,地方性公司即便是打算长久经营,也难以应对区域性风险,比如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的区域性风险发生时,几无抗震能力

  2. 成立时间不足两年的公司不要碰。这点理解起来很容易,一般P2P公司的贷款端的借款周期大多是24个月和36个月。那么也就是说从公司第一天营业开始放出去的贷款,第24个月时借款人将陆续还款,从第24个月起,P2P的贷款端业务的回款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一旦现金流不能堵上坏账的漏洞,公司就会出现提现困难,严重者就会跑路

  3. 一年期收益超过15%的不要碰。P2P公司贷款业务一般收取借款人的利息不得超出24%,平台运营成本一般会在8-10%之间,若给到出借人15%及以上,平台是无利润运营或亏损运营。但是仍有很多平台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挺而走险。最后就是“打新粮,补旧仓”,谁也说不清自己这棒还有没有人接

  4. 纯线上平台不要碰。一般纯线上平台在贷款审核时只是通过网上提交资料确认是否放款,而这些网上资料若造假是易如反掌,坏账率自然就会高于有线下团队进行实地考察的平台。另外,业内曾经有一家知名的P2P纯线上平台,员工总数30人,最终惨淡收场,更名继续招摇撞骗。想想百姓还真的不容易,好不容易挣点血汗钱都被这些不法分子惦记着

  5. 注册实缴资金低于5000万的不要碰。这点不绝对,只是大家都知道,一家机构的性质若是有限公司,一旦宣布破产,清偿债务的范围就是注册资本金,当然注册资本越多越好

  6. 不是全国性公司不要碰。参考第一条的原因。全国性公司抗震能力强,且不方便跑(吼吼)

  7. 没有贷款业务的不能碰。业内很多公司打的是P2P的招牌,行的却是P2C之事,P2C就是把个人投资者的钱汇在一起给某一个非金融机构输血。这个血输进去容易,企业拿到这些钱后如何动作、如何赢利、盈多少利没人能确定。

  8. 没有专业的金融和风控团队的不能碰。公司高管一定要有金融高管从业背景,有专业的风控团队和落地的风控模型。

  9. 不设风险备用金的不能碰。虽说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对行业监管要求是“不承诺保本保息”,但目前业内合规的全国性公司基本没有让出借人损失过,也就是说即使贷款发生坏账,也都是平台兜底了。若平台不是按一定借款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那么一旦坏账规模庞大,平台进行兜底时就会捉襟见肘,现金流一旦断裂,平台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10. 平均贷款额度过高的不能碰。P2P行业从自律走到明确监管,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小额、小额、小额(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贷款额度大等于还款压力大等于违约概率高

  11. 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平台不能碰。如果出借人把钱打入P2P公司账户,出借人不能控制也不能确定公司是否把自己的钱如期如数借给了借款人,如果公司放款给借款人发生滞后,就会形成资金池,一旦资金池的存量资金达到一定数额,平台就有可能携款跑路

  12. 债权匹配多个出借人对一个借款人的不能碰。行业自律组织和监管机构对行业规范的要求是分散出借。分散要有三个维度:资金量、地域和行业。每一个借款人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可以有效避免一个借款人违约的同时,其他借款人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存在违约概率,同时,小额也使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加大,不易导致坏账

  13. 没有ICP备案的平台不能碰。投资前一定百度一下ICP备案网,备案网的正常备案情况是有明确的公司名称、备案时间、备案人姓名。不合规平台要么没有备案信息,要么备查案信息含糊不清,比如备案时间显示:0000-00-00,年月日分别用“0”表示的、备案人姓名:张三等

以上13点都没有的平台,基本上不会出现主观跑路事件。当然,如若这家平台在各权威行业协会成为会员单位的,也能为平台的安全做背书。(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以上都具备了就完全不会发生风险,只能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相对安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