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卡斯梅 2015-10-28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身外无佛。三藏十二部。皆从自性中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是佛陀教育.
祖师说:学佛不等于修行,修行不是证果。我们僧人,学不与参,参不与修,修不与办道,办道就是建庙,建了寺庙什么都明白了,现在大都不“走祖师路了,都吃祖师路".三藏十二部没有错误,更没有好坏,问题是自己体会。什么法门都有方便接引什么样根基的人。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机下功夫。

   若从纸上寻真经,笔尖蘸干洞庭湖。

          佛法有三千部,许多人一辈子诵经不断,却始终不能参悟佛法的真谛。慧能在取得衣钵之前,针对神秀和尚的“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一偈作出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凭此一偈,慧能取得五祖宏忍和尚的衣钵,成为禅宗中土第六祖,后在曹溪弘 扬佛法,因此后人称曹溪即指六祖慧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一句话点明了三千部佛法的精髓所在。三千部是夸张说法,但看看大藏经就知道佛法经书也算是浩如烟海。要真个读那是没个头的。 之所以有那么多经书,主要是因为众人悟性不同,不同的经书适用于不同悟性的人。悟性高的人,即使不用经书也能参透禅的真谛,因为生活中禅意无处不在。像慧能那样的,大字不识一个,但悟性极高,接受衣钵的时候才学金刚经,可是能成就一代宗师。         最后再说一下,经书只是引导人超越自己的工具,而不是“超越”本身。过于执着经书,就如同一个赶路的人过于关注自己的交通工具一样。交通工具只是个工具而已,并不是你要到达的目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