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公平正义,才会焕发出不灭的创新精神。

 bdcxrh 2015-10-29

只有公平正义,才会焕发出不灭的创新精神。

2015-10-29 朱东 


点击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免费关注 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来源 东鹤书院 dongheshuyuan)

老子说: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知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三句话的逻辑关系很有意思,你既可以认为它们平行的讲了三件事,如何治理自己的邦家,如何用兵作战,以及如何获取天下人心,同时又可以分别以前后两句作为总说。但是无论怎样看它们的逻辑关系,综而言之,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坚持正道,就可以“无事”,反之也只有“无事”——不要为了一己私愿无中生有的造作事端,才能守得住正道。

而其中的关键,则在于一个因时应物的问题,“以正治邦”是正,是治邦之正;“以奇用兵”也是正,是用兵之正。只有在两者之间,不偏不倚,才能无事。否则,以奇治邦,就会有事;以正用兵,像宋襄公那样,也一定会有事。

同样的,“以无事取天下”也是正,是取天下之正。我们要知道,在老子那个时代,天下和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天下是由大大小小的邦国构成的,就像我们现在的一个行业,是由大大小小的一系列的企业构成的一样。原则上,当时的人口是可以在邦国之间流动的。就像孔子,孟子以及后来战国时期的那些纵横家们,可以在各国之间到处游说一样。

无论是怎样理解这个“取”字,“取天下”最终都是一个对人心的控制问题。谁能够让天下人归而往之,谁就能取取得天下。就像我们现在,哪个企业能够聚敛到优秀的人才,它就会在行业中逐渐崛起一样。

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的意思就是,“无事”——应当正的就正,应当奇的就奇,不造作,不主观的行为方式,就是收取天下民心的正道

但是,这个“无事”的概念显然是非常抽象,所以老子接下来对这个“事”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是君主,也就是管理者多事的具体表现。所谓忌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各种人为设定的规章制度。这个不许那个不可以等等。“民弥贫”是结果,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忌讳的限制之后,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个“贫”今天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每个成员的创造的价值更少,人员使用的效率更低的问题。

“人多知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民,即被管理者多事的问题,所谓“奇物滋起”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由于对物质的追求,而产生从心理到现实的物质泛滥。“盗贼多有”则是对人们内心中的焦虑之情,和现实中的争夺之行的形象描述。

但是,我们要搞明白一点,那就是无论对物质的追求,还是由此而引发的种种所谓的不良行为,都是人性,尤其是中人以下的那些普罗大众的人性本质。所以,作为管理者没有要求他们高尚的权利与资格,有的只是让他们不能不高尚的责任与义务。

换言之,民或者说被管理者的多事,一定是由管理者的举措失当造成的,这个失当在哪里呢?

就在这里 “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什么是“利器”,对管理而言,所谓“利器”就是对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甚至是判断的权利。所以,“民多利器”的本质就是标准的混乱,和规则的散漫。而其根源,必然是管理者在对正道的把持上的松弛,也就是没有把握住正道,有所偏颇造成的。

所以,老子说:

· “我无为,而民自化”管理者没有主观的倾向性,人民就会自动的归于正道,因为那是他们的天性所在,因为每个人都是“道”的一个组成部分;

· “我好静,而民自正”管理者能够自觉的简化管理,减少对被管理者个人的干预,那么被管理者就会自动的保持“正”的生活方式,因为所谓的正,就是与大道相和谐的意思,因为人是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正”的生活方式,或者说与道相和谐的生活方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其最本然的状态。否则,一切推动,一切引领,一切干预,最终都有可能使人民走向邪路。

· “我无事,而民自富”管理者不去过多的设置各种限制,那么人的天赋就会得以充分的发挥,那么每个人的价值,每个员工的效率,才有可能最大化。

· “我欲不欲,而民自朴”人毕竟不是草木,不可能完全没有情感,没有倾向性,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自己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一是其作为个体的人,另一个是作为一个抽象概念的职务。因为后者的原因,将使管理者的言行,必然成为被管理者效仿的对象。所以,应当“欲不欲”也就是以“不欲”作为全体的导向,这样被管理者就会在仿效之中,归于纯朴。

就像一个领导人,出国穿的是国产的服装,就必然会让人民更加信任本土的品牌,更加关注品质而不是品牌。反之,穿着洋品牌,拎着洋品牌,就会让自己的人民更加崇洋媚外,更加追逐虚华。

一句话,公平与正义在管理的过程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与号召力——

在它的保护下,人们才敢于去认识自我,展现自我,而不是去模仿别人,奉迎别人;

在它的感召下,人们才敢于去放弃对蝇头小利的计较,去追求更加高尚的目标。

否则,在一个没有公平与正义的环境中,人们的行为,或者说人们奋力追求的本质,就是在用尊严换取利益,因此即使得到了,他也不会有任何感恩之心,也不会有任何忠诚之情。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企业,福利不断提高,而员工的忠诚度,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以及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却反而越来越弱的,或者至少与福利的提高不成比例的根本原因。因为,那里缺乏让人有安全感,归属感,甚至是永恒感的公平与正义。

所以,让群体处于稳定与和谐的状态之下,让一个群体能够保持发展的活力,向上的动力,不能单纯的依靠福利的递增,而是必须同时有正道的存在,作为对整个群体的思维与意识的终极把握

换言之。社会的创新能力,是从由正道构筑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而不是靠物质刺激出来的。(本文为朱东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