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茶流派之争,到底怎么泡茶才算泡对? | 吃茶去

 汉青的马甲 2015-10-29

和茶友接触多了,注意到大家的泡茶习惯大相径庭,有的纯属无意识,有的自有道理。在这里,我们让不同流派的茶友来个隔空辩论,各位看官好!


盖碗派 VS 紫砂派


盖碗派:喝茶当然是喝茶的本身,这一点盖碗最公正。不会放大或掩盖茶的优缺点。所以审评法都是用盖碗的嘛,没见过评茶斗茶用紫砂壶吧?


对于刚上手的人来说,盖碗的出汤速度好掌握,看茶汤的浓淡也方便。还有闻盖香,热香,温香,冷香都可以闻,对茶叶的了解更全面。


你说烫手?水别倒太满呀。习惯下就好了。再说了,就算刚开始烫手摔了盖碗,怎么也比紫砂便宜不是,呵呵。



紫砂派:紫砂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中国独有的黄龙山原矿泥,可不是一般的陶土哦。双层气孔,既保温又透气。泡过的茶叶闷在壶里一个星期都不会坏的,牛吧!不然怎么会从明代发明以来被那么多人追捧呢!咱们对比过,同样的茶叶,在盖碗里泡和紫砂壶里泡,看泡完后的叶底的柔软程度,绝对是紫砂壶里的茶叶物质析出更彻底。



味道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要用对了壶,加上手法好,普通的茶可以泡出高一两个等级的味道来,那可不是凭空编的哦。


再有了,明代以来的文人墨客很多都醉心于紫砂壶的设计,题字画画,它已经不止是个茶具了,而且有很多艺术审美的成分在里面。老器先不提,你见过现代产的盖碗卖过几十万的吗?可紫砂壶就多了。那就不是一个层面的竞争,知道吧!


点评:盖碗公正,紫砂有趣。建议茶友从盖碗开始喝到紫砂,先用盖碗了解一款茶,再用紫砂寻找茶的优点。就象恋爱与婚姻,恋爱时客观地了解,结婚了就好好欣赏他的优点。


有漏派 VS 无漏派


有漏派:泡茶当然要用茶漏滤掉茶渣,不然喝到嘴里影响口感。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无漏派:用茶漏是个坏习惯。首先,高品质的茶不会有很多杂质,没必要过滤什么。其次,就算有些许碎茶,在公道杯里沉淀一下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用了茶漏会破坏茶汤的层次感。茶汤虽然看上去是透明无物的,但实际上有很多细小的纤维组成了口感的一部分,过滤会破坏茶汤的结构,使它失去立体感。所以资深的茶客都不会用茶漏。



点评:完全同意无漏派的观点。对比同一款茶就可以得出结论的,大家自己回去试试吧。


高冲派 VS 低吊派


高冲派:为什么要高冲?为了让茶叶发香啊。干茶是相对不活跃的状态,用高温的水高高冲下,茶叶被激活,散发香气物质,茶叶的表现就好啊。你没看到茶艺表演都用这个手法吗?也显得专业啊!茶叶好才经得起高冲,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些卖劣质茶的就不敢用高冲哦,怕暴露缺点。



低吊派:茶汤最重要是各种滋味谐调,用低吊注水不会搅动茶叶,这样的茶汤融合度高,口感柔顺。香气嘛,当然不如高冲的好。不过会喝茶的都是喝汤,闻香的是新手,呵呵。




点评:高冲还是低注要因茶而异。总的来说,高冲发香,低吊成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另外,老茶需要被唤醒,可以先用高冲;而新茶物质比较不稳定,适宜低吊。真正的高手是可以冲吊结合,随心所欲的。


总结


实践出真知,不要迷信任何专家,大师,经典,靠自己不断尝试对比,请教修正,一定能了悟茶事。毕竟,茶各有异,道相同!



具体来讲,泡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一致性”。唯有了解一款茶,也了解自己或茶客的口味,才能选择合适的泡茶器,以合适的水温和手法来表现这款茶的个性。 因此,泡茶才有可能超越技术,成为一种乐趣。



道法术器,缺一不可。对茶没有理性的认知,始终只是“外行看热闹”,无法成为个中高手;过份钻研技术,不用感官去享受去领悟,则永远停留在“法”上,连“道”的影子都看不见,未免单薄。



祝各位茶友多多体会泡茶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