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感槐荫论坛[荆楚风情] 荆楚锣

 溪枫典藏图书馆 2015-10-29
锣总是跟鼓联在一起的,“锣鼓相当”也算得是一句俗话。锣跟鼓平起平坐,是一对恋人,简直是结成了生死恋哩。

  锣的出世大约在汉代。鼓的出世要早些,约在春秋时期吧。汉代班固在《汉武帝内传》中云:“上元夫人自弹云林之璈者,歌步玄之典。”璈者,云锣也。云锣是以小锣十面共一木架,中间四面,左右各三面,大小皆一,厚薄殊制,四正律六半律,与编钟相应。也有十三面或十五面或二十四面小铜锣的。用现代话说,可谓集束式。

  锣的一出世,就成了音乐中的响器。

  我翻阅元代戴侗的《六书故》,看到这样的字眼:“锣,今之声用于军旅者也。”可见锣也同时献身于军事。这也不是古人的无端妄说,在锣年少的汉代,朝廷便常常把锣作为一种赐品赐给出征的部队,为着激励将士。

  铜锣一度服务过祭神。明代的宋谦,在《元史》中说:“鸣锣出鼓,迎赛神社。”可以想见锣神圣派头。至于宋代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说“军中以锣洗”(即把锣当作洗脚用的盆桶之类),以及明代人说“敲锣卖夜糖”,正说明了锣从神侍走向日常、走向民间的一种高风亮节。

  可是,当今的安塞腰鼓在1992年的北京亚运会上一露脸,便轰然觉着锣的抱愧。鼓的豪放、粗犷、厚重,展示了黄土高原的天然浑成。那些击鼓者的武士装束,通过电视屏幕倾倒了亿万观众。那一跳、一奔、一翻、一踢的狂野不羁,诱发了华夏的激情。

  我生长在荆楚大地,属于北方、属于黄土高原的武鼓,让我大开眼界。我听惯了属于南方、属于水乡的锣,文静的、悠扬的、清脆的水乡锣啊,也让我回味。

  我的水乡的荆楚锣,不跳不奔、不扭不翻、不腾不踢的文静,是一种清纯的境界。有如流水的清音,有如碧波的荡漾,以致有如岩上挂瀑的鸣奏,把个南方活生生融进了水乡里。

  南方的喜庆婚丧,虽然也请锣出面,让锣鼓合作完成民间项目,但锣的独立自主,像北方鼓的独立自主一样,也自成一统天下。锣大如簸箕,锣小如茶碟,其哐哐声,呔呔声,碎碎声,铃铃声,是一部锣的史话。

  古云梦泽畔有个安陆,安陆有位九旬老翁,一生靠打鱼为业,也一生与锣为伴。一只锣在他手里,便能敲出水乡春秋。他的那个敲法也实在奇,敲锣边,敲锣中,敲锣的不边不中;还有抱着敲,吊着敲,提着敲,抛起来敲,抬起来敲,手掌闷敲,手指点敲,手腕擦敲,那敲的艺术就是生命的艺术。人的生命锣的生命交融着。

  我敢说他是中国乡村的第一流锣手,他在中国第一流的鼓手面前毫不逊色。他的徒子徒孙散布在荆楚大地。安陆市的文化人去整理过他的锣经,他临终时便吁了一口长气,因为他把他的锣的生命留在了人间,因锣的生命也光辉着他的生命。

  鼓有鼓的一方水土。

  锣也有锣的水土一方。

  鼓是北方,锣是南方;鼓是山,锣是水;鼓是雷鸣,锣是闪电;鼓是戏剧,锣是散文;鼓是的士高,锣是交际舞。鼓是男人,锣是女人,这女人做着男人一样的事业,君未闻楚地歌谣么?“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可见这锣的新生命了。

  听音乐界的朋友说,中国锣是中国惟一进入世界交响乐团的终身教授。我想这绝不会是靠塞砣子拉关系走后门的光彩吧?锣凭着锣特有的中国音容姿貌堂而皇之走向世界音乐殿堂。

  世界第一流交响乐团的指挥家卡拉扬和日本的小泽征尔都赞赏中国锣,也定购中国锣。著名的武汉锣厂生产了“高洪泰”老字号的世界第一锣:直径达1.33米!

  啊呀呀,我的荆楚大地锣啊!



  (赵金禾撰文  载1999年9月版《孝感文化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