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致胜(童牧晨玄)

 永远17度 2015-10-29
  算来《富兰克林自传》是我最早看的励志书,虽然这本书当时也没起到励志的作用,只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的习惯养成表,富兰克林列出了十三个习惯,每个礼拜选出一项锻炼,记录成果,以期有所突破。当时的疑问很简单:为什么每周只修正一个习惯?

  后来,逐渐发现所谓个人成长,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找出精华的好习惯,用其替代无效的习惯。这里习惯的范围很广:比如用长时间集中的注意力,代替一心多用;以健康的饮食代替不健康的;以好的思维方式,代替不理性的思维。刚开始,所有人都会进入同样错误的形为模式:希骥自己一夜之间变成完人,把注意力分散到所有希望养成的习惯上,可最后的结果是一项都没养成。

  一般人不愿承认自己是习惯的动物,然而不管你承认与否,我们都是。我们今天做的事情在本质上和昨天没什么两样,讲话的方式和昨天也没什么两样,脑袋里想的东西,担忧的东西也差不多。只有承认并接受这一点,真正有效的改变才可能发生。

  为什么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这里面根本的原因是生理上的,每一个习惯都和头脑中的神经元连接相关联,而神经系统对路径的选择,遵循着“最小费力”原则,一个习惯代表一条轻车熟路的神经路线,在这种前提下,建立新的路线,并使头脑适应它,就成了一个不小的工程。既然是工程就需要时间,更需要系统的方法,没见过闭着眼睛就上去建房子的。逐二兔不得一兔,习惯的建立需要精力的专注投入,因而多不来,这也正是富兰克林方法起效用的原因。

  “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

  接下来要谈一个更重要的引伸,那便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有效的学习都是理解性的,理解一个重要的知识(essentialknowledge,核心知识,而不是零散的随查随用的知识)意味着你建立了一个新的普适、有效的框架,而非无关联的死数据。问题在于,如果建立的这个框架不是足够牢固、熟练、灵活,那么使用时根本无济于事。举个例子,我在前面的文章谈到如何设计隐喻(故事),你可能理解了,但在你写文章或是与人聊天时,你能够做到毫不费力地设计出一个隐喻吗?再者,很多人也许知道一些有效思考的法则,比如:举例子,切换多种角度。也理解这些法则的含义,但在实际当中总是“忘记”使用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我们以为这些重要的知识是在需要时“想起来”使用的,这种有意识地去“想起来”在实际当中根本行不通,例如在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