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燥”不可能有表证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5-10-29

《中医诊断学》表证的概念,是指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正气(卫气)抗邪而表现于体表的轻浅证候。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其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常伴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不适,咳嗽等症。中医认为“有一分恶寒,必有一分表证”。判断是不是表证的关键是“恶寒”的有无。所以研究表证,必须首先研究“恶寒”。《中医诊断学》分析:六淫邪气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故出现恶风寒的症状。其实,“恶寒”的形成机理是寒邪束表,卫气被遏,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所致。因为寒性收引,寒性凝滞,而其余邪气不具此性,所以只有寒邪才能束缚肌表,郁遏卫气,导致表证。其他邪气不可能束缚卫气,“恶寒”不可能因为其他邪气而引起。所以,我们可以给表证下一个定义,表述为:表证,是寒邪侵袭肌表,束缚卫气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根据这个定义,临床上除了寒邪,不可能有其他原因导致的表证。所谓的“秋燥表证”其实都是表证的兼夹证,即“津伤肺热兼表证”、其治法应遵循《伤寒论》中“表里先后缓急”的原则。

《中医诊断学》认为,燥邪是“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根据这个概念,燥邪侵犯人体确实可能出现“恶寒”,因为收敛的特性是可以束缚卫气的。所以,为了证明其收敛之性,将燥淫证分为温燥和凉燥,“属于凉燥者常兼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紧”。其实,燥只有“干燥”之特性,并没有“收敛”的特性。这里所指的“收敛”其实是寒邪的“收引”之性,“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紧”是典型的寒邪束缚肌表的特征,治疗凉燥的方是杏苏散(杏仁、苏叶、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前胡、桔梗、枳壳、大枣),这个方由解表散寒宣肺化痰的药物组成,和燥没有丝毫的关系。

《内经》对“燥”的论述较简略,如病机十九条惟“燥”阙如,以至后人有“六气之中,惟燥气难明”的感慨。清代温病学派对燥邪为病多有阐发,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内经》 的燥证理论,对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提出了不少重要的见解。如清·喻嘉言著《医门法律·秋燥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故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他凡秋伤于燥,皆谓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其讹,昌特正之。”以此首创“秋燥”病名。但是《黄帝内经》没有“秋燥”的论述,我认为“燥”不只在秋天侵犯人体,其它季节亦有“燥”的存在,不过秋天之“燥”更为多见,故《黄帝内经》不言“秋燥”。况“燥”本身只是引起津伤,“秋燥表证”实际上是津伤肺热兼有表证,如果患者无表证,只是津伤肺热,此时润燥生津或清肺热即可。

《方剂学》将“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和滋阴润燥,前者列有杏苏散、桑杏汤和清燥救肺汤;后者含增液汤、麦门冬汤和百合固金汤。杏苏散出自《温病条辨》,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陈皮、杏仁组成。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杏仁,降利肺气,润燥止咳;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这11味药中具有辛温者3,辛苦平、辛苦温、辛苦温酸者各1,苦温、甘温者各1,苦辛者1,甘平、甘淡平者各l,都具有辛味者7,且都性温,苦味者5;其中半夏、陈皮、茯苓为燥湿化痰之药;尤其是半夏在历来药学中均为燥湿伤阴之品,其条下注:“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辛味药能散能行,多治表证,苦味药能泄能燥,含有泄火燥湿之意。本方唯有杏仁苦温而润,虽有润性但非是能益阴生津滋燥之品;在方中又处在大剂辛苦,燥剂之中,其“润”的作用不能发挥。综上,杏苏散乃为解表剂,治疗外感寒邪初期有痰湿者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第四章对此有论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