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依为命的七旬兄弟坚守着一条废村

 越秀区桂花岗 2015-10-29

相依为命的七旬兄弟坚守着一条废村

2015-01-16 15:27:24 来源:碧海银沙 我要评论(43)

兄弟在地板上吃饭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特约摄影师 张再漾 编辑/梁 易 雅 竹)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有一座仅有七旬兄弟俩的独特老村庄——下后坑村。该村仅有的二位村民是78岁的窦祥炳和74岁的窦祥康俩胞兄弟,他们都是无婆无仔的孤寡老人,七十多年来,兄弟俩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集住房厨房工具室一体的塑料棚

独特吃酱油方法让人心酸

  2015年,笔者经过一番周折后,穿过七拐八湾的山路,寻找到通往下后坑村的唯一一条羊肠小道,进入这个神秘的小山村,呈现在眼前的下后坑村,有着两“座”分别用甘蔗叶和塑料薄膜盖起的简陋屋子,该村三面被海拨几十米的山岭包围着,山上片布着密密麻麻的木麻黄树,村中是一片连着一片的竹林,村前是田野,田野中种植着甘蔗和青椒等农作物。村中有十几只大小不一的走地鸡正在寻觅食物,正在编织竹器的窦祥炳,看到笔者的到来,一番虚寒问暖后,老人家放下手中的活儿,接过笔者递上的一支烟,跟笔者用雷州话聊了起来,窦祥炳说,下后坑村自他出世便生活在这个小山村中,当时整条村有13户人家,有86位村民,男人全是姓窦,由于该村三面环山村前又有田野阻隔,交通甚不方便,村中从来没有通电,该村村民除了种植人均不足一亩的水田外,就靠砍伐村中的竹子来编织竹器拿到距离该村十里余外的镇墟上出售,所得的钞票悉数用来购买油盐,生活过得干巴巴,从上世纪80年代起,该村的村民们,便陆陆续续地迁到其他地方去住,而从未去过比镇墟还远地方的窦祥炳兄弟,虽一度也想搬离该村,但经济上的不允许,却不得不仍守着祖上遗留下来的一间用土坯筑起的茅草房。

腿部有严重风湿病的窦祥炳老人在水井打水

窦祥康干活归来

  当笔者问及老人家是否结过婚时,窦祥炳说,年轻时,曾经有邻村的媒人,给他介绍过几次对象,但每次媒人带着女方,来到他所在的村庄相亲时,看到这个“世外桃源”的境况,结果连饭都没有吃就走了,生活上的贫困,居住环境的闭塞,让他兄弟曾经幻想着结婚生仔的梦渐行渐远…从1992后,下后坑村就剩下窦祥康窦祥炳兄弟俩。老人家说,他俩兄弟每天荷锄躬耕,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天黑时,便在山野的小屋子里,点亮起煤油灯,然后兄弟俩人,分工合作,炒自己种植的农家菜,吃完饭后,兄弟俩偶尔聊聊天或者唱一唱雷州歌,接着就睡觉。老人家说他俩在镇墟上曾经购买过一台收音机,曾经收听过湛江广播电台的《红土春秋》节目,后来那台简单的收音机却被小偷偷走了。

  2011年11月22日,在屋里生火烧完水后,兄弟俩因想赶路到其他村庄去看社戏,走时忘了熄灭灶火,没想到火苗经过柴草蔓延,把祖辈留下来的茅草屋烧个精光,后来兄弟俩便花了几百元在村中用竹木和塑料布盖起了一座集住宿,灶台和工具间一身的简易棚,在内蜗居至现在。

  作为大哥的窦祥炳说,他们兄弟都到了知命年,腿部都患上风湿病,一个左拐另一个右拐,已经无法再去干重农活了,兄弟俩目前靠政府给予的低保金和出售竹器的钱来过生活,笔者现场看到他俩兄弟在一起吃饭时,心十分酸,他们俩把锅里的鱼和五花肉用柴火烧热后,便放在竹林旁边的沙土地面上,吃起饭来,他们说,以前的桌子凳子全部被那场大火烧光了,二兄弟只剩二只碗,别人吃饭时酱油是用一个小碟来盛着的,他俩是夹一块肉便高举酱油瓶放在嘴里轻呷一口,然后放下,他哥俩说三十多年没有什么外人在他们的村中吃过饭的!

  他们俩梦想有着一间可以避风雨的瓦房,也曾一度想把民政部门给予他们的低保金省下来建造一座二间的瓦房,但人老多病,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二三千块钱常常因一场病痛而花个精光,他俩说,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会一以既往,相依为命,不离不弃,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和下后坑村走向灭亡的最后岁月!
老人家编织的竹筐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特约摄影师 张再漾 编辑/文 和 蔚 青)“谢谢你们!谢谢你们送来的棉被和油米等”。1月20日中午,10位徐闻县爱心人士从徐闻县城前往50公里外的下洋镇下后坑村看望了这个仅有2个人的村庄的孤寡老人。

翻山越岭前来看望孤寡老人

  看到这么多人来看望他们,二位老人非常高兴,急忙放下手中正在编织的竹器。发动起这次看望俩位老人家活动的人林宇航对笔者说,自从他看到《图读湛江》中那篇《相依为命的七旬兄弟坚守着一条底村》后,便在徐闻县爱心志愿者的微信群转发上该报道,很多群友看到后,都纷纷表示要力能所及地为俩位孤苦七旬老人家献出一份爱心,经过讨论后,决定先让林宇航,宋茹等10人作为“先锋部队”带上老人近期所急需的棉被、大米、花生油以及衣服,铁碗以及碟子、筷子前往该村了解情况。
  在下后坑村爱心人士看到老人家的生活环境后,她们都不敢相信,俩位老人生存的空间竟然是如此的凄凉,90后未婚的爱心志愿者小凤看到老人集住房、鸡棚、厨房工具室为一体的塑料棚时,她说真想不到,如今还有这种现象的存在,看到这样的境况后她眼泪掉了下来,她捣出钱包给俩位老人送上了慰问金…

老人家编织的竹器

老人的饭桌和碗

  在当天的慰问现场中,爱心志愿者的负责人林宇航对笔者说了帮忙俩位老人的家的初步设想,林宇航说他的爱心志愿者有来自各位各业的人士一百多人,他希望通过志愿者认购老人家编织的竹篮竹筐的方式认购老人家编织竹器一百件,价格初定为300元一个,“愿者上钩”,这样就能化缘到3万元,然后再跟徐闻县的政府以及民政等部分沟通,看看能不能得到支持,为俩位老人建造二间面积为30多平方米的瓦房,好让老人家能有着一个挡风遮雨的“家”,安度晚年! 

孤寡老人兄弟在他们的住房前合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