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不努力,却很轻松的拿到高分呢?
有些孩子每天做作业到很晚,每天看起来很努力,成绩却总不理想?
其实究其原因,就是学习效率的低下。
正如孔子所言:“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
让每个孩子都能高效学习,在学习时能事半功倍,这也是我在网络上举办多次公益课程的原因。
下面是我在一次YY语音给学生讲课的一个情节,就是介绍如何运用学习工具“思维导图”来给整本教科书做分析、总结的。
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说:“请大家把你的课本拿出来,翻到目录的地方。全部翻好了,就给我在屏幕上打“1”字。”
当看到所有学生都打1 ,都显示准备好的时候。
我继续说:“大家看着目录,然后告诉我这本教材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用最简洁的话来概括,越简洁越好。”
看到孩子们在电脑屏幕右边打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最后,我们发现,最简洁的概括就是每一章的标题。
我挑选了几个孩子,鼓励他们对着电脑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讨论。
经常一番讨论以后,孩子们就记住了本书所有章节的标题。
然后我继续说:“大家把书翻到书的第一章,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话来概括这一章的内容,然后把答案打在屏幕上。”
这一次,孩子们都学乖了,他们都知道所有小节的标题就是这一章的内容。
我然后让所有孩子都看书本第一章第一小节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总结这一小节的内容。我说:“就像你们上语文课一样,把这一小节认真看一遍,先分段落,写下这一段的大意,每一段中,最重要的内容摘抄下来,次重要的内容读一遍争取脑子里有个印象,不重要的内容扫一眼,忽略。至于这三种内容的判断,由你们自己来做分类,你们就是这本书知识的主人,你们自己来决定。”
我继续说:“一本书就像一幢楼,每一章就像一层楼面,每一节就像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里面又有若干内容,我们要掌握这本书,先把楼层和房间搭建好,再往房间里放东西,考试时,要用到哪些知识,就要很清楚地知道往哪一层哪一个房间去取,还要知道那个房间还有什么东西。不同的章节有联系,就像在不同楼层有楼梯一样,不同房间有联系,就像彼此开了后门一样。我们要熟悉这些楼梯和后门。”
讲完后,我让大家都把第一章的内容都写到本子上,写好了在屏幕上打“1”。
当大家写好了,我就开始介绍“思维导图”这个工具。
我说:“刚才大家都是和以前一样,把内容抄写在笔记上的。这种学习笔记有一个弊端,不易记忆,也埋没了关键词。而且很多内容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却没有表现出来,下面我介绍一个学习工具---思维导图。”
大家将刚才我说的,书的内容,标题,章,节,重点内容,都分门别类的写到图上(模仿我下面的导图)。这样,就有层次感,记忆起来也容易多了。
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很高,知识点的脉络也会很清晰。
下面给大家看看几张思维导图,怎么样?
一个真正好的老师,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传授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