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提醒:小儿生殖细胞瘤易被误诊需警惕

 渐近故乡时 2015-10-30

三岁半的小晴(化名)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然而半年前,她的臀部突然又红又肿,小晴那阳光灿烂的脸上从此便愁云密布了,父母带其走遍多家医院,均被诊断为外伤,但经过治疗后,始终不见好转,近日,小晴又出现了腹部胀痛、排便困难等症状,最终他们慕名来到了我院求医。

我院内科四病房孙嘉教授详细询问了小晴的病史,并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小晴臀部的红肿并不是由外伤引起的,而是患有小儿恶性生殖细胞瘤,但发现较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孙教授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切莫忽视小儿的身体异常,由于生殖细胞瘤容易被误诊,所以要到正规专科医院及早就医。

据我院孙嘉教授介绍,生殖细胞肿瘤可发生于任何一个原始生殖腺正常或异位移行的部位,如:睾丸、卵巢、纵膈、后腹膜、骶尾部、盆腔、颅内的松果体、蝶鞍区等,临床表现及症状决定肿瘤发生部位和相关并发症。若发生在纵膈可出现咳嗽、气促、锁上淋巴结肿大;若发生在盆腔、骶尾部可出现盆腔、骶尾部肿块、肛周疼痛、腹胀、排尿、排便困难,下肢无力等;若发生在颅内可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尿崩等。

据孙教授介绍,小儿恶性生殖细胞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转移早,肺、肝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时间短,要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才有治愈希望。临床医生认真查体及详细询问病史很重要,男孩睾丸、阴囊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女孩腹膨满,要检查腹部及会阴部是否有占位病变,要及时做CT或MRI、超声检查准确发现病变部位肿物及临近器官受累程度,血清AFP、β-HCG及LDH监测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和详细评估预后。

据悉,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效低毒治疗手段不断出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能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小儿生殖细胞瘤的发病机制、病周及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小儿生殖细胞瘤将与小儿肾母细胞一样成为可治愈的肿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