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自己的听课经历 这几日,我又在重新寻回自己听课记忆中的密码和感觉,完成自我精神的确认,找到精神的栖居。在反思中行走,留下走过的痕迹,在记忆中耕犁,留下听课的点滴,用心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品质。 应该说听课是领导对教师教学内容检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校本培训的主要方式,更是学校开展的经常性教研活动。在2010年3月29日-----4月2日,教办领导深入各校进行听课视导,本人也投身其中,亲历听课,旨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更加优质高效。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授课者的智慧 ⑴授课者都能认真贯彻新课标理念,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并重视全面发展,同时关注个性差异,更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⑵注意养成学生正确读写姿势,教学各环节联系紧密,时间分配合理,知识准确,重、难点突出,能完成预定教学任务。作业布置精当,大部分学生在课内完成。板书工整,设计合理。⑶授课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高潮迭起。⑷授课者教学个性化特点明显,如:尉从老师平和可亲的教态,孙国明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刘洪升老师漂亮的粉笔字,优美的板书,韩伟老师精思整合教材,设置典型问题等等。⑸多媒体课件或学案的应用,不仅让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大,更叫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如:殷培燕老师。⑹老师让学生广泛参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不足 ⑴有的教师还被教案牵着走。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以学生的状况而制定和调整,研读教材不深。⑵有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老师太强调书本知识学习,忽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忽略学生的发展。应该让课堂趣味化,生活化。⑶课堂评价不及时,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回答的答案迫不及待地予以否定,一味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没有发挥评价的唤醒、激励作用。罗丹说:“美是到外都有的,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⑷老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只照顾优等生,只发问集中的几名学生身上,而放弃后进生。⑸老师的教法太单调,甚至都不知道何时应用什么教法。朱永新说:“一个教师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⑹老师课堂教学语言不丰富,知识面窄浅,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回答、交流。但是关注的力度还不够,比如说,对于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一些问题或是一些学生出现的错误答案,教师不能及时地作出有针对性地引导,往往一笔带过或是作出一个简单的评价就算了,这也可能是教师比较难以处理的一个方面。⑻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之间衔接不自然,过渡太牵强,需要仔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⑼课堂上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足,有的启发性也不够。⑽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方言过重,普通话运用有待提高。 ★★★今后努力方向 ⑴老师要多学习,多读书,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和一些一线教师的教育随笔,前一种书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上更高的台阶,比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李镇西,约翰洛克等;后一种书籍能给我们很多现实的、操作性的指导。多听课,多研讨,相互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理论。⑵老师提问学生时,不应该轻易让学生坐下,每当学生回答不尽完整时,老师就越应该注意引导,启发,使学生理解所答的问题。⑶课堂效果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符合学生学情,符合教材要求,争取学生收获比老师预料的还要多……⑷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行为,情绪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方案。⑸老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体验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丰富知识的理念。 感悟自己的听课经历,是一种交流,一种滋润,更是一种自省和自察。伴随着顿悟与体会,浅浅的思绪在心中升起,浮荡的灵魂更渐规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留遗力的思索课堂。现将这次听课活动思考列举如下: ★★★预设才能生成 一节课不能不预先设计,要提前备好课,在课堂中要将学生、智慧、思维投入课堂中,在互动过程中,既有资源生成,又要有过程状态生成。 课堂预设要生成,老师就要充分了解教材,学生,设计出自己的教学过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生成,更要关注课堂教学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果,开发潜能,发展能力,动态生成,完成目标。 ★★★常态更具真实 课堂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是做样子,否则,既害自己又害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这次听课活动,就是在平日里走进课堂,走进老师,观看老师们常态化教学,大家一起齐心协力,走向优质高效课堂。 ★★★课堂就是生活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经历,是师生共同经营的一种生活。课堂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学要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们在经历中发展成长,像野花一样自由开放。 ★★★遗憾孕育精彩 课堂是让学生暴露学习中的问题,发现学习中的真问题。课堂教学不可能十全十美,真实的课堂都存在遗憾,在遗憾中,聆听同行的评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遗憾中反思,反思自己课堂的精彩与不足,便于今后专业成长;在遗憾中引领,引领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在遗憾中完善,完善自我的心胸,定位;在遗憾中丰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智慧。让我们牢记:没有问题的课,是真正的有问题的课。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科学。佐藤学先生说:课堂上能够让我们学习意想不到的东西:感受授课过程的‘乐趣’和困难,读懂看起来单纯事件后面隐藏的复杂性,相互交流自己朴素感到的东西。与其说,我要观摩课堂中发生了什么,不如说,我要将课堂中发生的一切吸纳于心。 听课活动虽然结束了,诉诸笔端的都是些自己的肤浅拙见,但是今后我们更要“用心”去营造自己的课堂,去“发现”课堂中人人闪耀的思维的火花与人性的光辉,把自己的课堂打造成师生绽放生命光彩的绚丽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