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家的骗局

 王老轨的资料 2015-10-30

当今的银行系统错在何处?过去数年的情况表明,银行业的风险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很多人认为,提高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必须以牺牲贷款和经济增长为代价。《银行家的骗局》一书审视了这种说法,以及被银行家、政治家和监管者用以拒绝改革的言辞,揭露了这些观点的错误之处。以下是该书前言部分。

雷曼兄弟破产,迄今已逾五载。对此,很多人会问:当今的金融体系是否安全?答案是:否。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波动,但是,引发次贷危机的关键因素仍未消除。改革仍停滞不前,政客和监管者却漠然置之。

银行家及其支持者常常危言耸听,说新提出的措施会“损害信贷和经济增长”。这样的危言吓倒了政策制定者。不过,对这些危言的解释不是荒谬无比,就是误导民众。自大萧条以来,借贷和经济增长最严重的衰退发生在2008年秋天。这场衰退并不是拜监管所赐,相反,鲁莽的行为、银行和金融系统的过度脆弱才是肇因。有人说:“提高银行的安全度,会损害所有人的利益”,这是不对的。

银行业错误不少,改善银行业任重道远。银行系统险象环生,只会令银行家受益、大多数人受损。银行系统的低效,日复一日地损害着经济。银行的羸弱、激励的扭曲遏制了贷款的发放,延迟了经济的复苏。金融危机及其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是这个病态体系造成的最为明显的伤害。然而,经济的混乱、权术的横行,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要驳斥银行家们的观点并非难事。然而,很多人要么不了解内情,要么认为自己了解不了。很多人觉得自己无力评判或质疑银行业“专家”的言论。其他人不愿参与进来,或是有所顾虑而三缄其口。

让更多的人了解内情,参与到辩论中来,是本书写作的初衷。本书用平实的语言解释了相关问题,希望借此为金融改革赢得更多的支持者。因为要发起改革,就必须扩大支持者的队伍。

本书能够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多读者反映,本书非常受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开始质疑错误的观点,敦促施行有效的改革。相关问题也吸引了一批政策制定者的注意,甚至已在监管机构或立法机关展开了讨论。

然而,金融体系的现状仍令人震惊。银行的安全性依旧堪忧,它们并未做好准备,承担所冒的风险。很多银行尚未充分认定以往投资损失的具体数额,承担损失更是无从谈起了。“大而不倒”的机构,其行为尤其莽撞、危险。

政策辩论依旧在混淆视听,这也令人失望不已。新近出现的错误说法,以及被揭露的一些荒谬观点仍层出不穷,并继续影响着政策的制定。人们仍在坚持错误的主张,却无视、误解、摒弃了笔者的观点。

有人说,银行业存在一些“盲点”。但是,盲目通常是有意的——“对错误视而不见,对过失充耳不闻”(see no evil,hear no evil)。玛格丽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在《有意盲目:我们为何视而不见自食其果》(Willful Blindness: Why We Ignore the Obvious at Our Peril)一书中指出:“为了获得安全感,避免冲突、减少焦虑、保护声誉,我们蒙蔽了双眼。”有意的盲目使银行家和政策制定者忽视、忽略了他们承担的风险,将批评转移到了他人身上。

很明显,本书触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熟谙银行业的人士说,本书的解释非常清晰,“大多数银行家都能理解”,“但不幸的是,他们很难接受(这些结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说:“若把这本书送给老板,我会被开除。”一家大银行的执行官听闻笔者之一将出席某个私人宴会,拒绝了宴会的邀请,告之以“我不能去”。

银行家和说客提出了错误、误导性的言论,政客和监管者却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之合作。这也是本书的着力点。然而,错误的言论、有意的盲目充斥了学术圈和媒体;他们也参与了进来,继续展陈银行家的骗局。例如,某畅销教材的2013年版仍在重复错误的观点。这本教材系某知名学者、前中央银行高管所写。对于这些错误观点,本书早前的文章已有揭露,它们违背了商学院金融课程所讲授的基本原理。

本书还谈到了银行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及叙述,但是忽略了一些过于深奥的问题。例如,某些学术研究认为,银行需要保持脆弱,需借入大量的资金。原因是,储户等债权人会监督银行经理,一俟银行经理胡作非为,就会予以“处分”。本书初稿的读者认为, 这种想法太过学术了,与现实世界相去甚远,不值得在书中讨论。鉴于此,相关材料被归入了“省略章节”,列于本书网站。

某些学术研究的观点不是谬论,而是神话的堆砌。这些理论构想宣称,它们解释了银行行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但是,对于指向银行行为非必要而又无效的事实,这些研究却置之不理。这好比一种“解释”吸烟行为的理论,它宣称抽烟使人快乐,却忽略了抽烟令人上瘾、有损健康的事实。同样,借款和冒险也会让人上瘾、造成危害。与银行业相关的很多学术研究都忽略了这一事实。这些研究往往包含抽象的理论分析,但相关人员却不花工夫去匹配理论与现实。

不少此类研究假定:银行业的风险额度必定是有效的,因为它是自由市场活动的结果。对那些反对管制的游说者,以及不愿干预银行业的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一推定着实方便好用。而那些喜欢理论研究或实证研究结论的人,根本不关心结论是否正确,也不关心研究的假设是否合乎现实。

此外,媒体报道同样存在有意的盲目和偏见。记者常会援引银行家、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的观点。但是,他们从未提出质疑,也没有征询平衡的意见。媒体报道在解释政策或辩论时,不时会提供错误、误导性的信息。例如,与银行负债有关的辩论依据的往往是错误的前提,仿佛辩论针对的是现金储备,即被银行闲置在一边的资金;或者,辩论全然无视某些简单事实,例如,存款是银行债务的一部分。

本书在2012年10月即告完稿。随后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塞浦路斯爆发了危机,大型银行丑闻及调查不断,苹果公司开始发行债券,一些银行再次获得了高额利润。然而,这些事件并未改变本书的观点和结论。举例而言,大多数金融机构,包括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都曾获得过创纪录的利润。但到2008年,它们或是关门大吉,或是接受了巨额援助。如果把银行盈利算作“成功”,那么,这种成功源自于银行的过度冒险。它使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损。

本书的主旨是:只需采取简单的措施,减少过度的风险和过度的冒险行为,银行体系就能更加安全、更加健康,从而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例如,状况良好的银行可以像其他公司那样,留存利润进行再投资,或是向投资者发售新股,以此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有些银行已经病入膏肓。清理这些银行、整顿金融体系,乃是重中之重,即便一些银行需要缩减规模或被关闭。而今,各国政府仍在隐瞒真相,为经营不善、大而不倒或繁而难控的银行提供公开的支持。这不仅危险,而且代价高昂。

一旦拨开混乱的迷雾,有效的改革之路便一目了然。

总之 银行之所以脆弱,并不是因为银行天生脆弱,而是银行家希望它保持脆弱,并且还得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