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艺蛋糕理论

 猫云 2015-10-30
陶艺基础理论9要素:

 

1、陶艺蛋糕工具的分类:平 口、锯齿(粗锯齿、细锯齿)。注:粗锯齿工具适合大面积操作,使面大气,端庄。细锯齿则适合小面积操作,使面显得细致,精巧,也可大面积操作,使面细腻, 柔美。当奶油粗糙时必须用锯齿刮片操作,因为平口刮时看到的是奶油质感(粗糙)所以锯齿刮片操作时看到的是锯齿花纹(人的视觉差)。那么什么是视觉差呢? 视觉差效应就是由于视觉规律的作用,使视觉感受与实际状况产生差异的现象。这种视觉差效应既有形体的因素,也有色彩的明暗等因素。例如:家具的形体视差对室内空间尺度有较强的调节作用。透视规律产生的视差也可以调节空间尺度。家具色彩与明暗视差效应对空间尺度的调节作用,虽然不如上述形体调节那么显著,但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家具的色彩冷暖、明暗使其具有收缩或膨胀等不同视觉特征,从而可以调节空间的尺度。错觉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最常见的是视觉方面的错觉。产生错觉的原因,除来自客观刺激本身特点的影响外,还有观察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原因。

2、陶艺工具按材质不同可分为:硬质类工具和软质类工具。注:硬质类工具主要由硬质钢和硬质塑料制成,稍微用力不易使之发生变形,软质类工具主要由软质钢和软塑料制成,稍微用力易发生形变。

3、手指的作用:将工具拿稳、拿牢、定型(绷紧)注:使用硬质工具时,手指将工具拿稳拿牢即可,再利用硬质工具本身的花纹及相应手法做出造型(抹刀、小铲、烫勺.....),使用软质工具时,则须手指将工具拿稳、拿牢、定型(绷紧),以定型后确定的形状做造型,切记:一旦工具接触奶油任何手指不可以再发力或放松(刮片变形蛋糕面就会变形)

4、肢体的作用:左右、上下移动。注:肢体协调搭配,但也有特殊的运动方向,如做掏空,以及直面顶部在正前方 陶艺蛋糕理论 收面时,肢体做向胸前移动的动作,将抹刀往胸前拉。

5、工具的作用:造型、花纹。注:记住将工具确定形状后,一旦接触奶油后,手指便不可再用力或放松,否则会使蛋糕变形。做不出自己想要的造型。

6、奶油移动的方向:向下、向内。注:在工具及肢体的控制下,奶油一般呈向内或向下移动的趋势,但也有特殊的,如做直面,顶部收面时,需将抹刀立起,此时奶油受抹刀挤推,呈向上运动趋势。

7、转台的作用:向 左、向右转动。注:左手转动转台的方向是根据右手所拿工具放的位置决定(例如右手工具放左边那么转台向左转,相反转台就向右转),转动转台时要学会利用转 台的惯性(通俗点就是将转台快速甩起),选择转盘时要记住转速慢手感轻的转盘不适合做陶艺蛋糕,而转速快,手感重的转盘则适合做陶艺蛋糕。

8、色彩的作用:安 静的售货员,也就是说用色彩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叫做色彩。注:不同的对象相同色彩刺激时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对象自身的生活经验、社会意识、文化水 平、风俗习惯、民族传统、兴趣爱好不同造成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较喜欢接受素雅的色彩;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文化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浓艳亮丽的色彩更受欢迎。再如,黄色在我国象征着尊贵,但在伊斯兰眼中却是死亡的象征。
  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底色衬托下,也会给人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如:
红色: 以黑色为底色,象征着激情和力量。
以黄色为底色,红色受到抑制,处于从属地位。
黄色: 以黑色为底色,即富进取性的辉煌。
以蓝色为底色,显得辉煌而喧闹。
以橙色为底色,流露着成熟的韵味。
以绿色为底色,极具扩张性,亮丽非凡。
绿色: 以黄色为底色,轻盈明快。
以黑色为底色,稳重高雅。

膨胀色在视觉上造成膨胀效果,物体比实际显得更大一些;反之为收缩色

膨胀色包括暖色和高明度色彩;收缩色包括冷色和低明度色彩

影响色彩重量感的最大因素是明度

暖色系列的色彩一般感觉较轻,而冷色较重。

明度高的亮色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的、轻快、重量轻。明度低的暗色则显得低沉、有重量感。

 

    9、陶艺蛋糕在单一手法前提下比例是百分之90工具、百分之10技术(通俗点就是在制作手法相同前提下,工具不同那么所制作出的蛋糕款式也不相同),单一手法例如:刮、沾、拍打、拍打与沾、拉、挑、提、推、切、掏、包、压。陶艺蛋糕在多种手法前提下比例是百分之90技术、百分之10工具,通俗点就是一款面上出现二种或二种以上主要手法例如:一款面里有切(上切、侧切)和包(上包、侧包)的结合,还有切与压面的结合等等。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三、制作陶艺蛋糕的常用工具:

1、透明刮片:

 陶艺蛋糕理论

2、多功能小铲:

  陶艺蛋糕理论

3、花瓣类刮片:

   陶艺蛋糕理论

4、不锈钢类锯齿刮片: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5、烫勺:  

 陶艺蛋糕理论

6、吸囔:

  陶艺蛋糕理论

7、其它类:

  陶艺蛋糕理论

8、不同类的工具所对应的型号:

平口工具:156781112141516202122363738394041424345464748495051

锯齿工具:23491013171819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粗锯齿工具:2341323262728293132333435

细锯齿工具:910171819242530

对比差工具:242628313335

9、材质不同:

硬质:121314151636373839404142434546474849

软质:1234567891011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5051

10、工具的分析:

1号:平口大刮片适合制作圆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水纹的手法。

2号:锯齿大刮片适合制作圆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号:锯齿五弧刮片适合制作圆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4号:锯齿双弧刮片适合制作圆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5号:平口凹形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双层、沾的手法。

6号:平口弧形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圆面或直面:直拉、弧拉、反拉、沾、挑、水纹的手法。

7号:平口尖角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直拉、弧拉、沾、挑、反拉的手法。

8号:平口梯形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圆面或直面:直拉、弧拉、沾、挑、反拉的手法。

9号:锯齿尖角刮片适合制作侧切边(上切边也可以);圆面或直面:拍打、沾、直拉、挑、弧拉、反拉、包面的手法。

10号:锯齿尖角刮片适合制作上切边(侧切边也可以);圆面或直面:拍打、沾、直拉、挑、弧拉、反拉、包面的手法。

11号:平口小刮片适合制作圆面或直面小面积刮、拍打、沾、水纹、拍打与沾的手法。

12号:平口尖角多功能小铲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拍打、推、提、沾、直拉、挑、弧拉、反拉、烫的手法。

13号:锯齿叶子多功能小铲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双层、多层、层次;圆面或直面:沾、直拉、推、提、挑、弧拉、反拉的手法。

14号:平口长方形多功能小铲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双层、多层、层次;圆面或直面:沾、推、提、直拉、挑、弧拉、反拉的手法。

15号:平口叉形多功能小铲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双层;圆面或直面:沾、直拉、挑、弧拉、推、提、反拉的手法。

16号:平口抹刀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沾、拍打、挑、直拉、弧拉、反拉、拍打与沾、水纹、推、提的手法。

17号:锯齿欧式万能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水纹、拍打、拍打与沾、沾、直拉、弧拉、反拉、推、提、挑的手法。

18号:锯齿小尖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拍打、沾、拍打与沾、直拉、弧拉、反拉、推、提、挑、交叉压的手法。

19号:锯齿大尖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拍打、沾、拍打与沾、直拉、弧拉、反拉、推、提、挑、交叉压的手法。

20号:平口小尖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拍打、沾、拍打与沾、直拉、弧拉、反拉、推、提、挑、交叉压的手法。

21号:平口大尖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拍打、沾、拍打与沾、直拉、弧拉、反拉、推、提、挑、交叉压的手法。

22号:平口弧形叶子刮片适合制作直面直压、层次、双层、多层;圆面或直面:拍打、沾、拍打与沾、直拉、弧拉、反拉、推、提、挑、的手法。

23号:锯齿花瓣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24号:锯齿密城墙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25号:锯齿密凸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26号:锯齿宽城墙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27号:锯齿弧尖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28号:锯齿宽凸弧形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29号:锯齿凹三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0号:锯齿细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1号:锯齿梯形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2号:锯齿双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3号:锯齿凹弧形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4号:锯齿凸三弧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5号:锯齿城墙刮片适合制作直面刮、拍打、沾、拍打与沾的手法。

36号:平口大号正方形多功能魔法吸囔适合制作圆面或直面包面的手法。

37号:平口小号正方形多功能魔法吸囔适合制作圆面或直面包面的手法。

38号:平口大号圆形多功能魔法吸囔适合制作圆面或直面包面的手法。

39号:平口中号圆形多功能魔法吸囔适合制作圆面或直面包面的手法。

40号:平口小号圆形多功能魔法吸囔适合制作圆面或直面包面的手法。

41号:平口桃心形多功能魔法吸囔适合制作圆面或直面包面的手法。

42号:平口椭圆形适合制作一些加热的烫边。

43号:平口小铲适合制作直面或圆面挑的制作手法。

44号:酒精灯加热工具用,但是每次加热工具的温度不可以超过50度否则工具将会减少其使用寿命。

45号:平口剪刀适合剪刮片、剪奶油边的手法。

46号:平口烫勺适合制作烫凹形边或凸形边、挑、压的手法。

47号:平口烫勺适合制作烫凹形边或凸形边、挑、压的手法。

48号:平口烫勺适合制作烫凹形边或凸形边、挑、压的手法。

49号:平口烫勺适合制作烫凹形边或凸形边、挑、压的手法。

50号:平口长方形刮片适合制作蛋糕分层、修饰边。

51号:平口吹瓶适合制作吹弧形。如何选用好的吹瓶及保养:吹瓶的皮质不可过厚,过薄,过硬;吹瓶的高度一般约为25或者30 cm,底座的直径为10 cm左右;使用时较长会使吹瓶塑料变软,应移到软硬处制作。吹瓶清洗时应该用30°的温水清洗,清洗后应将水分晾干;刚用时吹瓶的口切掉0.5 cm,以便得到较大的气流。

52号:每次使用完应及时的清洗干净,并竖起将水分晾干,切记清洗时不可以用超过60度的水以免使用寿命缩短,圆形及正方形反复使用并且每次使用完后60度的温水清洗干净并晾干,制作蛋糕时每制作一个必须将工具的外壁擦干净再去加热,如果发现在使用时工具内壁较厚应用烫勺的柄将内在清理干净。

535455号:每周定期用80度的温水清洗干净并且风干。

 

    四、陶艺蛋糕制作手法专业术语:

1、水纹: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修饰陶艺蛋糕顶部毛边常见的手法,口诀:贴—转—拉(向蛋糕中心)制作水纹时工具只能在一条线上匀速向蛋糕中心点移动(移动的越慢水纹就越密相反就越粗)

2、刮: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修饰陶艺蛋糕表面常见的手法,口诀:贴—压(轻轻的)—转(转台)制作刮面时刮刃必须贴于蛋糕表面直至蛋糕光滑、细腻。

3、拍打: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花纹常见的手法,口诀是贴—压—提—转—停—压,制作时整体错觉是前后移动(左手转转台右手拿工具,右手是原地踏步),但是工具必须放在2点半钟的位置(只有这个位置拍打出的花纹才完美),并且工具必须倾斜(拍打出的花纹更加的柔和)。

 4、沾: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毛刺常见的手法,口诀是贴—压—提(迅速离开),制作时刮片向下压必须有一定的深度,离开的速度要快(制作的路线是V形,通俗点就是从一个方向进去必须从另一个方向出来),工具放的位置必须在2点半的位置(只有这个位置沾出的毛边才完美),并且工具必须倾斜(沾出的线条更加的柔和)。

5、拉: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线条常见的手法,口诀是贴—压—拉(制作时要考虑工具是硬质类还是软质类,前者应在拉的过程中与面的表面变化角度要开否则会拉很深的凹槽,后者应放松工具利用工具的柔软度),制作时工具必须放在8点钟的位置并且向蛋糕中心点移动(只有这个位置制作时肢体才是最放松的),弧拉时是靠左右手协调配合制作而成的(左手转动转台、右手拿工具,两只手同时从6点钟位置起,左手到9点钟位置停同时右手工具刚好到蛋糕中心点也就是跟左手在一个水平面)。

6、挑: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扩张常见的手法,口诀是(从桶里挑奶油)压—提(当放在蛋糕表面时)贴—压—拉(制作时根据工具不同表现方式分别:刮片、抹刀或小铲侧面表现是贴—压—拉,烫勺顶部表现是贴—转烫勺—拉,抹刀弧形、顶部表现是贴—压—提),拉时工具必须放8点钟的位置,转时工具必须放9点钟的位置,提时工具必须放弧形3点钟、顶部6点钟的位置(只有放在这个位置制作挑面时才完美)。

7、推、提、半压: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凸常见的手法,推、提、半压从视觉是有一定的偏差的,推的口诀:贴—推—停—收刀,推(适合直面)用工具在蛋糕的边缘处,工具垂直向内侧推奶油,推到蛋糕顶部凸起约1.5cm,停顿工具垂直向上收刀(推面时工具必须放在9点钟的位置,工具向内移动时应倾斜向上移动);提的口诀:贴—压—提—停—收刀,提(适合圆面)用工具距离蛋糕底部边缘约2cm 处,工具在9点钟的位置并垂直向上提(应出现倾斜的斜坡),提到蛋糕顶部凸起约1.5cm,停顿工具垂直向上收刀;半压的口诀:贴—压—停—收刀,半压(适合直面)工具在6点钟的位置并垂直向下压约2cm的深度至侧面凸即可(工具向内延伸的深度约1.5cm左右)。

8、压: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齿轮常见的手法,压可分为直压、阶梯状、交叉、层次,直压口诀:贴—压,直压制作时工具向内延伸的深度最大1.5cm并且工具要自然的滑落(工具放在6点钟的位置);阶梯状口诀:贴—压—平拉—压—平拉,阶梯状制作时工具应放6点钟或3点钟的位置并且向下压的层次最少12次;交叉制作时工具放3点或6点钟的位置,交叉是建立在直压和阶梯状的基础上(注:表面的效果是三角形并且轮廓清晰、立体感强);层次是建立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制作双层次、多层次的时候间隔是1:1的比例。

 

9、掏: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掏空常见的手法,掏口诀:转—压—开(刀柄向外)—翘(正面的刀刃)—平拉(匀速),掏是将蛋糕顶部抹刀刀尖放于顶部中心点内侧,刀尖中心点偏左约1-2cm,刀尖放平,转动转盘先压出一定的深度,原地停顿一会,刀刃贴住奶油,使边缘光滑,之后刀柄向外打开,刀尖翘起30°,转动转盘,刀刃贴住奶油将刀整体向胸前打,刀柄打开至45°,一定要先压出深度,且在运动过程中,刀刃始终贴于奶油。

10、切: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吹面常见的手法,切可分为侧切、上切它们都是表现吹面基础手法,侧切的口诀:贴—平移(平行的向左移动)—收;上切的口诀:贴—压(垂直向下压)—收。

11、包:

                      陶艺蛋糕理论     陶艺蛋糕理论
     是装饰陶艺蛋糕表面镂空常见的手法,包的口诀:深度等于所用工具直径加一厘米;宽度等于所用工具直径加一厘米;内高度等于宽度加边缘厚度加一厘米。

 

12、角度:是指工具与蛋糕表面、工具与转盘所形成的夹角就是角度。

 

13、贴:是指工具的刃接触蛋糕表面。

 

14、压:是指将工具的刃在蛋糕表面轻轻压出凹形(使工具的刃更好的贴在奶油表面)。

 

15、比例:是指蛋糕每层的比例,一般比例可分为:1:11:22:11: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