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能为哪六种人治病?富贵三患是什么?食补该怎么补?回春术是怎么回事?五脏对应哪五种神明?怎样才能更有精神?怎样才能意志坚强?《城市》国医绝学系列,养生大智慧第四集:《医生六不治》。前三集曲黎敏的讲解侧重医生,有对医生医术和道德的要求,而祛除疾病的过程,需要医患间的合作,患者应该怎样与医生合作?患者的地位和作用该是什么样的呢? 中医是认为,医生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只不过起着一种重要的或者有积极或消极因素的这种属于外在的因素,而真正内在的因素,还在于人,病人自身。你自身的那个自愈力的那种发挥,人自己的脏腑功能的发挥才是重要的。因此在中医里实际上非常注重,患者在医患当中的,他的那种地位和作用。 患者既然是内在因素,医生对患者有什么要求呢?在《扁鹊传》里面,到最后他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有“六不治”,他就说“故病有六不治”。有六种病人你没法给他治疗的。 得病了找医生看病,天经地义,医生就该救死扶伤。但是为什么有六种病人,医生不能给他治疗呢?到底是哪六种人呢? 第一:骄恣不论于理。第二:轻身重财。第三、衣食不能适。第四:阴阳并,藏气不定。第五、形羸不能服药。第六、信巫不信医。 从字面意思看,扁鹊说的其实是六种病人的行为和观念,有的并不是不治之症。那么扁鹊所说的六不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第一种,叫做骄恣不论于理。我们在先前讲到过,就是扁鹊望齐侯之色的时候,齐侯就属于骄恣不论于理,就是不讲道理这种人。比如说扁鹊看他有病了,可是他就去误解扁鹊,就说你无非想谋利,把没有病的人看好当作自己的功劳,这个就是不讲理的一种表现。那么呢?就是说的,除了这种,能在现实生活当中,还会有一些病人,就是根本他就不可理喻,你给他讲什么道理,你告诉他不该怎么做,他就说,凭什么我不可以这么做,然后他就不那么做。你让他怎么做,他就偏偏不怎么做。 患者明事理,首先就是要相信大夫,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比如说在《后汉书》里面,记述了一个很著名的医家叫做郭玉,就说他的医术特别高超,但是他给普通老百姓治病,每次治效果都特别好。只要是给富贵人治病,比如给高官厚禄,像齐桓侯这种高官厚位的人治病,效果就老不好,后来就没有办法,那些人必须穿着很破烂的衣服去找他,往往一下子病就好了。 难道郭玉只能给穷人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