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zzm1008图书馆 2015-10-31

    文化风采

        麋鹿是中国特产,世界珍稀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江苏省东南沿海滩涂。这片辽阔的滩涂是太平洋西岸的典型湿地。它东临黄海,南有长江,北有黄河,西有洪泽、高邮等四大湖泊,整个地理位于江河湖海之心脏,是亚洲东方最大的一片净土。这里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厚重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在继盐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以后,极具现代意识的湿地文明欣欣向荣,而古已有之的麋鹿文化作为湿地文明的一个重要支流,正日趋显示出其“多元一体,包容兼蓄”的文化特质。

        一、麋鹿家族历经艰辛
        麋鹿属鹿科,麋鹿属,麋鹿亚种,古生物学家们根据出土的麋鹿角化石、亚化石,将麋鹿分为达氏种、晋南种、蓝田种、双叉种和台湾种5个亚种,而现在达氏种为唯一的幸存种。
        麋鹿的地理分布并无完整的史料文献记载,只能根据出土的麋鹿化石地点及有关地方志记载的情况描绘其分布图。麋鹿化石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中、东部和日本,这是中国和日本曾经有陆地相连的科学依据之一。东海、黄海及其附近海域也发现麋鹿的化石,这是海陆变迁的可靠实物资料。
    麋鹿起源于中国中、东部的长江、黄河流域的平原、沼泽,距今约200~300万年。到了更新世晚期,麋鹿家族已走向繁荣昌盛,数量发展较快,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的东部地区。南到广东、北至天津等省市都有其分布。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麋鹿发展到鼎盛阶段。麋鹿发展和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很久以前,它就是古人类狩猎食用的对象。在著名的安阳殷墟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上海马桥崧泽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中都发现了许多麋鹿的角及残骸。
    因为自然、人为和动物特化等方面的因素,麋鹿发展至周朝后,野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最后在距今约100多年前的黄河、长江以北的沿海湿地灭绝。
    北京南海子清廷的皇家猎苑内一群麋鹿苟延残喘。1856年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由此认识了麋鹿,并将它作为一个新种对外发表,在欧洲引起了很大反响,1868年开始,麋鹿以“大卫鹿”的身份出现在欧洲的一些动物园中。1900年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洗劫皇家猎苑,从此麋鹿在中国本土绝迹。
        1895~1901年间第十一世贝福特公爵重金收集了18头麋鹿放养在乌邦寺公园,现在全球2600多头麋鹿全都是这18头麋鹿的后裔。
    麋鹿漂泊异邦,又何尝不思念水草丰美的故土?麋鹿回归原生地,在它们祖先生活过的地方,重建家园,繁殖后代,回归自然,不断地扩大它们的家族,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生物学家及动物爱好者的共同心愿。从1956年春天开始,人们在不断地进行引种的尝试。
    1986年8月14日,世界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国家林业部友好合作,从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的7家动物园挑选了39头麋鹿(雄13,雌26),赠送给中国政府,放养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在麋鹿故乡恢复其野生种群跨出了成功的一步。
        二、麋鹿文化源远流长
        麋鹿俗称“四不像”,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民俗中可谓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的灵台、灵囿至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南苑;古人对麋鹿的记述不绝于书。屈原、班固、许慎、杜甫、沈括、苏轼、陆游、李时珍、乾隆,曾提及麋鹿的古代名人不胜枚举。苏洵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之名句。指鹿为马、逐鹿中原甚至姜子牙的坐骑等历史典故皆与麋鹿有关。鹿类动物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周朝至清朝始终作为皇权的象征,园囿历史达四千年之久,并作为生命力旺盛(鹿角年落年生、生长神速)的标志。麋鹿的文化形象可见于甲骨文、青铜器、原始岩画、民间绘画、古墓群(湖北江凌战国时代麋角镇墓兽)建筑瓦当(汉代)、宫廷遗物(清乾隆的文章“麋角解说”)、特种邮票、港澳回归的明信片等等。
    在中华文明史的浩浩长河中,鹿类动物,包括麋鹿,始终就作为一种吉祥物而存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之述,表现古代先民以鹿为吉祥之兆,热情好客的习俗。大家可以从庆祝的庆的繁体字“慶”、美丽的丽的繁体字“麗”、伉俪的繁体字“伉儷”看出,这些美好的词语者与鹿相关。《说文》中多处提到“鹿”与“录”、“禄”通用,“禄,福也”。无疑,鹿乃是升迁祥和的吉兆(福、“禄”、寿、喜)。古代以鹿为吉祥物的论据,可以说俯拾皆是。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梁惠王》中有“孟子见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曰:“贤者而后东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贤达之人闻鹿而喜,足见古代先哲对麋鹿之看重。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中部的黄海之滨。1986年建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7万亩,其中核心区4万亩,为部、省合办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麋鹿种群,其数量已达1902头,并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先后四次在世界上率先实现麋鹿野生放养、恢复自然种群,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86年,大丰麋鹿保护区建立时,全球仅有1700多头,大丰麋鹿占1/40。麋鹿由国际“濒危动物”降级为“珍稀动物”,大丰麋鹿保护区作出了杰出贡献。连年来,保护区分别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江苏省委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保护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实验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境教育基地” 。被全国10多所高等院校定为“科学实验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级旅游景区(待批)。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称号等。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麋鹿种群的壮大促进了麋鹿文化的发展,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100年前,麋鹿的经济价值表现为食用、围猎、观赏和药用。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麋鹿的经济价值已扩展到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麋鹿头骨、角枝、皮张、毛被等制成的各种生活、文化用品和工艺品,已经成为显示拥有者社会地位、文化素养、生活品位的标志之一。
    根据祖国古代医学著作,以麋鹿茸、血、角、骨、胎盘等为原料的药品、保健品和饮品相继出炉。1993年,麋鹿保护区研制出的麋鹿血酒配方,由江苏省大丰市酒厂生产,并成为该厂的拳头产品。
    麋鹿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1992年以来,麋鹿保护区在做好麋鹿繁殖扩群、恢复野生种群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开展以湿地、麋鹿为依托的特色旅游。近20年来,保护区共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人次的游客。
    随着麋鹿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及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麋鹿品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麋鹿产品商标以及以麋鹿命名的社会团体36个。利用麋鹿品牌推销自己的产品,“麋鹿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国际麋鹿节暨经贸洽谈会,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保护麋鹿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对提高环境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改善人民生态生活环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用货币单位无法衡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