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中医疗法“通阳”,你肯定没听说过-今日头条

 学习古人养生 2015-10-31

传统中医疗法“通阳”,你肯定没听说过

患者:吴阿姨年龄:72 岁初诊时间:2014年12月15月前情回顾:吴阿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多年,双膝关节常年疼痛,严重肿胀变形、发凉。无法下蹲,平时走路拖着脚,上下楼梯只能侧着腰、直着腿一只一只慢慢挪,腰椎病,颈椎病。一次偶然从珠江新城路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随安堂的大门,在听完闻院长诊断和治疗建议后,阿姨决心尝试中医疗法。诊断医师:闻院长主治医师:闻院长辅助医师:阳医生、王医生、李医生特色诊疗:中医通阳疗法、闻氏放血术诊疗次数:截止发文,已基本康复,共计五个疗程。2015年9月25日,我是李医生,在这场关于老年性关节炎的健康接力赛中,有幸成为吴阿姨最后一个疗程的接棒医生,接力前面几位医生的辛勤付出,为吴阿姨的康复之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吴阿姨现在的状况跟之前相比,简直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虽说没有健步如飞,但是相对于阿姨的年龄来说,她目前呈现的身体状态是完全正常的,跟同龄人相比甚至是中上水平。经过第三和第四疗程中的两次专业放血之后,除了吴阿姨自我感受到的身体负重感消失,有劲儿了,我们都注意到了她的脸色也明显好转,气色红润,光亮也开始慢慢透出来了。吴阿姨说最近确实听到好几个人说她变白了。气血流畅,阳气回升,脸色自然会白里透红。这也是证明中医通阳疗法起作用的一个具体表现。今天,我将简单介绍中医通阳疗法,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不要紧,等你看完我的介绍,我相信下次你就不会再来问我通阳疗法是什么,好不好吃了。而且,如果你借此话题打赌,一定也可以赢到一百块。

传统中医疗法“通阳”,你肯定没听说过

首先,阳气是生命的根本,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两相结合,最终成为主导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性因素。阳气在正常情况下,会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氤氲状态,身体敏感的人可感受到,弥漫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故“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从四十岁开始,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流失会越来越严重。其实对于饮食作息严重不规律的现代人而言,根本不用等到四十岁,大部分从三十岁开始,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情况。

顾名思义,“通阳”即为通达阳气。中医通阳疗法的主要作用是疏通阳气运行的管道,让气血畅通,从而周达至全身。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曾说“欲去浊阴,急急通阳”,如何通阳?叶氏又言“通阳必先辛热”,即在温阳的基础上才能通阳。人体以通为顺,但凡生病多由气血阻塞于筋骨脉络之间引起,在临床的具体实行上,必须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查清并确认阻塞的具体部位,通过散寒、去痰、化饮、利水、化湿等方法将这些病灶点逐一疏通,让气血恢复畅通,阳气布达,疾病消失。

传统中医疗法“通阳”,你肯定没听说过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群容易久坐、久视(长期看电脑、手机、电视、开车等),缺少运动、作息不规律、过度依赖空调等,这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人体筋骨挛缩、气血阻滞,从而引发肢体疼痛、麻木、酸胀、乏力等疾病。随安堂的中医通阳疗法手法独特,效果明显,一直以来都是帮助大部分重症和久病患者康复的不二法宝。

阳气可以温煦人体,还能温养人体。看看自然界,春夏两季,日照充足、气候温热,动植物就活动能力强、生长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冻,万物转而萧条收敛,植物多萎靡败落,动物则潜伏冬眠。时下正值秋末冬初来临,望各位多多注意作息和饮食,注意防寒保暖,做好阳气的养护工作,为健康身体筑下坚实基础。

温馨提示:所有分享案例均为随安堂临床真实案例,由治疗医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悉心整理,点滴记录、旷日时久,只为分享给所有热爱中医和关心自身健康的亲友,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