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行销》:保险犹如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生活必需品!

 焚梅煮酒话英雄 2015-10-31


【导语】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居家过日子,保险就跟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一生一刻都离不了。

来源:《保险行销》杂志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因为它们是生活必需品。它们提供了热量和营养,保证生命的延续;还带来味香色俱全的好生活。人们居家过日子,一刻都不能离开这七样东西。所以歌星王力宏在一首《柴米油盐酱醋茶》歌曲中就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点一滴都是幸福在发芽,月儿弯弯爱得傻,有了你什么都不差??”的确,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等于幸福,但幸福的生活一定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

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最宝贵的“财产”是生命和健康。生命与健康相当于“1”,财富、亲情、爱情、家庭等则相当于1之后的许多“0”,如果没有了健康和生命,后面有再多个“0”都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保障生命和身体可能遭遇的风险是每一个人,尤其是作为家庭之主的父母——他们的生命与健康受损不只影响他本人,还会影响其家人——人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但是,有的人常常有意无意忽略了人生风险的保障,总心存侥幸,以为人身风险的发生是一种小概率的事件,倒霉的事儿不会落到“我”头上,以至麻痹大意。其实,生活潜藏着许多风险,有的风险已经不是“小”概率的事了,比如4个死亡事件就有一位患癌症而死,几率高达25%。

从保险诞生的意义来看,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个人和家庭财务安排,将人生面临的不确定的大额损失转变为确定性的小额支出,用“最小”的投入应付未来不可预知的“巨大”支出,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支出足以摧毁整个家庭的生活。而唯有人寿保险能做到生命风险的规避,防止不可预知的风险而让生活陷入绝境。

所以,保险是保证一个家庭的生活安全和延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为了更好说明保险是生活必需品的意义,我们把意外险、寿险、重疾险、养老险、医疗险、少儿教育保险、投资型保险等人生必备的7张保单,因其特性和作用,一一与柴、米、油、盐、酱、醋、茶配喻,说明它们对人生的重要性。

寿险:犹如柴,无一顿不需

柴,亦称薪,生火煮食之物。告别茹毛饮血后,人类绝大部分食品靠生火烤煮,柴总领饮事,无一顿不需。可以说没有柴火煮食就没有现代文明。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凸显柴的重要地位。

人寿保险,在人们发生不幸时保证其能为家人尽到未尽的责任,像为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柴薪」一样,薪火相传,生活仍可继续,让家庭收入持续不中断。

重大疾病保险:犹如米,无它生活没着落

米,即主食,偶尔不吃一顿主食尚且过得去,顿顿没有主食吃,既扰乱了生活习惯,还造成心理的慌乱,感到生活没着落。

重大疾病保险,既可支付治疗重大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又可在患病后提供术后康复经济保障,避免家庭陷入经济窘境。因此,重疾险就像主食,没有了它感觉没着落。

养老保险:犹如油,滋润了后半辈子

油,调味品。有了油的调和,改善饭菜风味,令饭菜生香,滋润了人的生活。

养老保险,让老年退休生活多了一重呵护,可令老年生活滋润、悠然。

意外险:犹如盐,份量不多「味道」足

盐,氯化钠结晶体,最古老最广泛的调味料,百味之王,缺少了它,生活寡淡少味。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性价比最高,价格不贵保障却高,是任何一份保险方案配置的必先考虑、不可或缺的品种。就像盐作为生活调味品的「百搭之王」一样,只要加入一点点,就可以调出生活的好滋味,若少了这一点点(盐),生活则少了好滋味。

医疗保险:犹如酱,调味好生活

酱,用麦、面、豆等发酵制成的调味品,去除鱼、肉、菜蔬腥味,让食品鲜美,是佐餐的好「伴侣」。

医疗保险,附加在任何一种主险上,只要年缴几百元,却可解决日常看病住院的费用,高者可报销数万元,与酱一样,属于「百搭之王」,调味我们的生活。

教育金保险:犹如醋,调出生活好味道

醋,一种酸的液态调味品,酸里带些香,酸里带点甜,除腥除味又可开胃,调出生活好味道。

子女教育年金保险,趁孩子小的时候准备好足够的教育基金、医疗储备金和创业基金,才能体现出父母对子女是真正的慈爱,为下一代的幸福好生活奠定基础。

投资型保单:犹如茶,悠游生活

茶,虽然排在中国人家居的开门七件事之末,但却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上占据主要的地位,热气冒起,一壶清茶,悠叹生活,还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享受和生活向往。

投资型保险,可让人们在做足基础保障之后,采取更有进取性、更有获利性的投资方式,犹如满足了果腹之需后,悠游地慢品一杯热茶,细细品味生活的趣味及精神层的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