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门七事①大山农家开门七件事-开篇

 雪岸飞鸿 2022-07-13 发布于上海

大山农家开门七件事-开篇

雪岸


      开篇,说俗一点就是开场白。

就如大街头玩魔术、耍大刀等卖艺者一样,主事者先敲几声锣,接着手拿道具,绕场一圈,打开场子;然后双手抱拳,再绕场一圈,边走边吆喝:各位乡亲父老、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小朋友们,大家好!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停下您的脚步,开开心心看一看,快快乐乐赏一赏。今天有幸在这里和大家结为朋友。俗话说:在家靠兄弟,出外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希望各位父老乡亲、兄弟朋友,有钱的捧个钱场,图个吉利;没钱的捧个人场,图个热闹。在此,请受鄙人一拜。 然后鞠躬,进入表演。

本开篇,也是开场白。

说说大山农家开门七件事,是特指以下背景、环境之事。

从时间上讲,则是专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从地域上讲,文中所说的大山专指九宫山区。具体指通山县的厦铺镇(原为厦铺区、厦铺公社)和闯王镇(原为河畈公社)。

从主体上讲,专指农家,即厦铺镇、闯王镇等山区农家。

从描述内容上讲,是指农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家家生活必需品。

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儿时就常常听大人们说起,长大后才知这是中国流传千百年之久的一句谚语。从清早开门起,也就是一晚过去,一觉醒来,打开大门,就要开始家庭一天的正常运作,持家,男辅助,家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后来,有人添了一句话,是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在百姓家。”又将其对象具体化了。这两句话成为历代平民百姓每天为生活而奔波、而操劳的真实写照。

开门七件事的说法,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吴自牧云:“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这里提到的是八件事,即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后来,有人认为,“酒”算不上人们每天的生活必需品。何况做酒要消耗粮食,在灾荒之年,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官府为此而下达禁酒令之事,胜不可数。因此,到了元代,便将“酒”剔除,只余下“七件事”。

但在宋元对七件事的说法有时也有不同。如元代的《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曾记载了一则宋代的俗语:

早晨起来七般事,

油盐酱豉姜椒茶,

冬要绫罗夏要纱。

可以说,吴自牧是创造“开门七件事”一说的第一人。

《咬文嚼字》2001年第8期第44-45面【语坛掌故-开门七件事】,对此有专题的记载。古人以七件事为题,呤诗作曲者甚多。以下仅摘其有代表性的诗词曲。

元杂剧《百花亭》第一折云:

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代无名氏有《无题》诗云:

琴棋书画诗酒茶,当年处处不离它。

如今七字都改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诗意浅显,此人富贵之时,将茶放在琴棋书画等高雅的精神生活中,饮的自然是好茶;落魄之时,没有条件享受那种高雅生活,就将茶放在柴米油盐等基本的物质生活上,饮的肯定是粗茶。但无论如何,茶是少不了的。毕竟,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啊。

元代文学大家周德清以七件事为题材,写了首《折桂令》:

倚蓬窗无语嗟呀,

七件儿全无,做什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

酱瓮儿恰才梦撤,盐瓶儿又告消乏,茶儿无些,醋儿无些。

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此词写尽了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艰难处境。

明朝浙江余姚有位王德章先生有诗曰: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

我也一些忧不得,且锄明月种梅花。

这位王德章先生真乃高雅之至。“七般都在别人家”,他竟不闻不问,自个儿去“且锄明月种梅花”。有这种无责任心的男人,自然苦累了主妇。

明代的唐伯虎也为此苦恼过。唐伯虎是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风流倜傥,才华超群。他老来时穷困潦倒,只好以诗自我解嘲,作《除夕口占》诗云: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清代陈锡路的《黄奶余话》有诗云:

书画琴棋酒诗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件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者的生活由舒适自在、充满闲适,转变为操劳奔波、含辛茹苦。抚今忆昔,不禁感慨万千。此诗粗看如市井俚俗之语,但其意超凡,首尾两句各选七事,雅俗对照,表明因生活困顿,往日雅趣已被现实俗物(生活必需品)取代,今昔对比之感喟,令人扼腕

清代一位家境衰落的穷秀才写了一首《避债吟》:

前门索债乱如麻,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亦管他娘不得,后门走去看梅花。

“七件事”也靠借债为计,穷愁中,为避债主而偷偷溜出后门去看“梅花”,直是万般无奈,跃然纸上。

还有一樵夫上山砍柴,休息时做诗云: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

辛苦劳累一辈子,半年糠菜半年瓜。

此诗道出民间疾苦。日常生活必需的七件事,却样样都在“别人家”。辛苦劳累,却仅以糠菜充饥,道尽寒酸凄苦之状。

有一首无名氏题为《百叹》之诗云:

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今件件费绸缪;

吞声不敢长嗟叹,恐动高堂替我愁。

晚清时,长沙有位老秀才,除夕之夜在古庙里躲债,吟诗道:

柴米油盐酱醋茶,无钱去买又无赊。

思量只好将身卖,问遍长沙不要爷。

真是辛酸的自我调侃,含泪的凄凉歌哭。一个老秀才尚且如此,有的穷人家为了生计卖儿卖女,历史上并不少见。至于讨米要饭的,当纯属无奈之举。

明代一男子,不听妻子规劝,执意纳妾,其妻便以《开门诸事》为题而作诗一首,诗云:

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

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从字面上看,前两句故作豁达大度,后两句交付开门诸事。七件事只交待六事,而不提醋,以免给人有醋意的口实,构思巧妙,引人遐想。明眼人一看就知,因心中有醋,何必再添醋事,表达了做诗者浓浓的酸味。无醋之醋,万般无奈。

解放前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有一老教师,夫妇相依为命,薪水难以养家糊口。遂吟诗云:

开门七事愁煞她,柴米油盐酱醋茶。

好在三味无须买,肚内饱尝酸苦辣。

老教师饱尝个中滋味,发而为诗,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当然这些说的都是普通百姓和贫穷人家之事。

富足之家,也少不了这七字,但他们无需自己动手,就是说他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的开门七件事另有说法:

书画琴棋诗酒花,开门七件任人夸。

而今有酒独自饮,奈何无人对诗话。(诗人)

笔墨纸砚诗书画,行行件件不离它。

吃尽寒窗千般苦,迎来科场状元花。(秀才)

金银丝帛盐糖茶,四海买卖三江达。

开门七件钱为本,迎送八方店作家。(商人)

田林稻畜桑丝麻,七般心事日牵挂。

祭祀祈祷天地佑,年丰仓满金银发。(员外)

这把那些殷实之家的人情世态刻画得可谓淋漓尽致了,而与一个以农为业的家庭的真实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随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开门七件事亦随之而进步。如今开门七件事的含义已与古时有别。在现代中国大多地区,柴已被天然气和煤气等所取代。老百姓为此所花的时间也越来起少,开门七件事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有人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快递小哥送到家。

还有人说,清晨开门七件事,医、教、退、保、车、房、卡。

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解决了温饱的老百姓开始追求琴棋书画诗酒花了。在农村家庭种花养草早已在普及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当然,不能,永远不能忘了还有那些脱贫又返贫的人家。

大山农家开门七件事,笔者为第一人称,农家为第三人称。文中所述均为笔者所闻所经所历之事,纯属写实。

为了使记录更符合事实,在笔者看来,应对开门七事稍作改动。

第一件事,即柴,笔者以为柴后应该加上水。柴为木,木生火,有柴则有火,无水烧什么。无水至于其他六事则无从谈起。陕北黄土高原是典型的缺水地区。有一则故事说,一位老公公从二十里外的山沟里挑回一担水,上门的新媳妇伸手去接,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将好不容易挑回的一担水泼了。新媳妇当晚就悬梁自尽了。可见水在一些地方的重要性。就是在笔者老家,主妇开门七件事,男子第一件事就是配合,到水塘挑几担水回家,将水缸装满后才再做他事。为此,笔者在说“柴”时,顺便说说水。

第二件事,即米。米的外延应该很广。不仅仅是大米,在此它就是粮食的代称。包括稻米、小米、红苕、大小麦、燕麦、高粱、土豆等等。

第三件事,即油。作为第三件事的油,其重要性不必说了,让它和柴、米一样单列。

第四件事,仍是盐。

第五件事,仍是酱

第六件事,仍是醋。实际上,盐、酱、醋,都是调味品。。调味品不止这三样,还有很多,如胡椒粉、花椒、大料(八角)、桂皮、葱、姜、蒜、辣椒、白糖、淀粉、嫩肉粉、椒盐粉、味精等等。也算是锦上添花之物吧,在此一并叙述。

第七件事,仍是茶。

还有人说,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经济基础,是物质生活;琴棋书画诗酒花,是上层建筑,是精神生活。这又于茶不恭。酒有酒文化,茶也有茶文化。茶道就是茶文化。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也醉人。唐代诗人卢仝,精于品茗,被人称之为茶道的“亚圣”(陆羽是为世人所公认的“茶圣”),其代表作《品茶歌》道:“一碗喉始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三碗茶喝下去,神思敏捷,比起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卢仝的三碗茶可得文字五千卷,却是更胜一筹。

此外,应该说的是还有酒和菜。

历来开门七件事,缺了一个“酒”。开门七件事中有茶,就不能没有酒。不是有句老话说,以酒当饭吗?有人又说,酒色财气,酒是粮食,色是生育,财是经济,气是干劲,一样不能少。这话实际上是把酒当米来对待了。宋朝人吴自牧的《梦梁录》列的八件事,即柴、米、油、盐、酒、酱、醋、茶,是把酒放在盐后酱前,就是证明。

此外,如果说酒是酒文化,那么茶亦是茶文化。当然,将酒列入精神生活,也并无不可。有酒文化之称嘛。但是,将茶放在精神生活之外,也值得商榷。人们以茶代客,以茶为媒,以茶行礼。传统剧目《西厢记》的开场词:“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

历来的开门七事,还缺了一个“菜”。360百科云:菜,名词,我们生活中指的"菜"通常是能做副食品的植物,如蔬菜;或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品、鱼、肉等。别小看这个菜字,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均有糠菜半年粮之说,对老百姓而言,具有共同性。吃饭嚥菜,有饭无菜,难以下嚥。再说在糠菜半年粮的情况下,菜又充当了米字的功能。还有菜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营养成分,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为此,笔者在开门七件事照叙之后加上酒和菜,绝非画蛇添足,而是应有之义。

既如此,就变为开门九件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菜。为了顺口,笔者以三字一句称此开门九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菜,可备足?也可以说是开门三字经。

既然世间各地都离不开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事,笔者所见所闻所历的山区也在其中。这样说,似乎就不必单独说大山农家开门七事了。否!大同中亦有小异。本文笔者以同字为基,从异字入手,专题说说大山农家开门七事的不同之处,把那些远去的记忆拉回到眼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