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药分经用药参考—脾经用药 !

 江南弘毅 2015-10-31




脾为中土,输运沣液于五脏。脾居中州,是为升清降浊之枢纽。脾贵健运而恶停滞。脾之气以升为健,胃之气以降为和。经云:“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故脾之不升,以虚证寒(湿)证者为多;胃之不降,以实证热证者为多。

脾喜燥而恶湿,脾病则生湿,湿重反过来又困脾。所以治疗时应健脾以益中气,必须参以燥湿、化湿,利湿之品,湿重液停成水者还要遂水。祛湿逐水之后,应健脾补脾以善其后,防止复发。脾属土而性平,用药宜温,大寒大热有伤脾土,大苦厚腻也为脾家所不喜。

脾为后天之本,脾病往往影响他脏,其他脏腑之病也常常涉及于脾,因为护理脾土,保护后天之本为医生之主义。


补脾建中气


人参——最佳但价贵,多则通,少则壅。

太子参——也佳,但力弱。

党参——补中益气,有燥性。

白术——补脾燥湿,又止泻,且能发汗。

大枣——补脾和胃,安内攘外。

甘草——补中调合诸药,炙则补,生则泻火。

饴糖——益气缓脾,为止中虚作痛之要药。

益智仁——燥脾涩精,摄涎缩小便。


滋益脾阴


山药——补脾肺之阴,清虚热,强阴固肠。

芡实——补脾肾之阴,涩精。

莲子肉——补脾阴。

龙眼肉——润心脾,主血归脾,治思虑所伤。

白扁豆——和中化湿,为大病后初进补剂之良品。


醒脾健运


砂仁——行气而不克,醒脾以开胃,引诸药归宿于丹田、入肾。

茯苓——渗湿,行水,走气分。

苍术——燥湿,升发,理气宽中,解六郁。

橘皮——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藿香——快气和中,解表辟恶。

佩兰——去湿热;除口中粘腻。

荷叶——助脾胃,升阳气,散淤血,留好血。

薏苡仁——健脾燥湿,行水排脓。

白豆蔻——散气滞,暖胃消闷,使清爽之气隐然入于心脾。


宽中理气


升麻——升散火郁,升阳气于至阴之下。

防风——脾胃引经药,去风性湿之妙品。

草果——破气除痰,消食化积。

大腹皮——下气行水,宽胸通肠。

麦芽——健脾宽肠,下气消食。又祛痰通乳。

麻仁——缓脾滑肠。

姜黄——破血散结。通经脉。


温脾


草豆蔻——辛热理脾胃,性燥急,止胃弱之呕吐。

肉豆蔻——辛温理脾胃,性守而不走。

煨姜——味辛不散,气温不燥,行脾胃之津液。

花椒——辛温散寒,温中杀虫。


泻脾热


防风——引脾热由上而散之。“火郁发之”之意。

白茅根——凉血消淤,除热行水。

蛇胆—凉血明目。

冬瓜——泻热益脾、利二便。

白鲜皮——除湿热,治风痹疮癣。

黄连——泻火,姜炒治中。

黄芩——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

木鳖子——除湿热,治疮痒,多外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