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包胥的国恨伍子胥的家仇

 鸽子飞吧 2015-10-31
申包胥的国恨  伍子胥的家仇
 
○许石林
认知历史,掌握史实固然重要,但还不是读书的目的,因为史识,即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更加重要,否则,算不上“知”。王朔说他被碰得鼻青脸肿才知道大众趣味是怎么回事儿,才知道大众趣味和所谓精英思想往往不是一回事儿。我同意王朔的看法,就算两厢掺和着,所谓知识分子最好不要自命精英,忽视大众趣味。过去的大知识分子从来不有意把自己从大众中往外择,那些饱学而具卓识的才俊,从来不动摇其笃定的“济天下”的责任,因此其笔墨,总是“有裨于世道”的。非要自绝于大众趣味的所谓精英思想,反而显得“迂”。
一般人们对很多词汇的理解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没有形象具体的体验和经历,比如“高亢激越”一词,假如不理解,你可以听京剧高(庆奎)派老生的代表剧目《哭秦庭》,导板:“申包胥怀抱亡国恨”一句,便可使人体会高亢激越是什么意思。这是我差不多二十年前就会哼唱的一段戏,我学的是李和曾的版本,一直买不到高庆奎的版本。本届“读书月”,音像图书品种齐全,终于在新开张的中心书城买到《高庆奎唱腔专辑》。
单是《哭秦庭》的剧名,就让人产生许多远古的联想。故事是对历史稍微熟悉的人都知道的:伍子胥领吴兵打回楚国,逼楚昭王逃跑,掘楚平王坟墓、鞭平王尸,祭蒙冤被杀的父兄。申包胥与伍子胥原是结拜的好友,同在楚国为官,眼见伍子胥领吴兵灭了楚国,申包胥跑到与楚国有政治婚姻关系的秦国秦哀公那儿,连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搬来秦兵,与伍子胥决战,此时吴国境内发生政变,伍子胥大仇已报,遂退兵。
以整个故事为全剧的戏,确实是久不见演于舞台了。但是杨(宝森)派的《文昭关》却至今常演,演的是大报仇的前半部分,伍子胥亡命逃跑路过昭关一夜白头的故事;而高派的《哭秦庭》,则是大报仇的后半部分,除了戏曲内行,许多人已经不甚了解了。
杨派的伍子胥,在昭关前,如焦急的困兽,无计可施地焦虑与悲愤,求告无门的咏叹,至今打动观众的心。尤其是那一句“哭一声爹娘不能相见,不能(啊)见!啊——爹娘啊!”无论谁唱,观众必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这个声腔,与其说是表达了伍子胥的心情,不如说是倾吐抒发了观众心中的块垒。这就是大众趣味,大众的价值和情感。
司马迁对伍子胥报仇是肯定的,赞其为“烈丈夫”,但对其鞭平王尸,司马迁则不便评论。因为他是作史记,要顾忌到皇权正统的思维角度。因此,有人认为他对伍子胥的评价是有所保留的。
因为司马迁的思维困境,影响了许多人的思维,后世人作戏剧《哭秦庭》,就是站在司马迁的角度,以“申公义”,批评伍子胥的“报私仇”。如近代剧作家范紫东先生就编写过秦腔《哭秦庭》。范先生可不是简单的旧文人,他是同盟会会员,其思想之心、之深,今人许多亦难以企及。范先生认为:旧剧演这一段历史,独演伍子胥快意报仇,而不演申包胥丹心兴国,是不公平的,甚至责问旧剧“何偏枯若是也?”他认为,楚平王淫虐无道,固然可恶,但伍子胥领兵灭楚国,残民以呈、涂炭生灵、践踏社稷是不对的,是“倒行逆施”。
这跟现代战争号称目的是惩罚战争罪魁,不伤无辜平民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是人民的楚国还是楚王的楚国?楚平王淫虐无道,以本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开玩笑,终于引致敌国入侵,怎么不见申包胥冒死进谏?哭个七天七夜?范先生认为:楚平王纳子妻,杀忠臣,虐百姓,其怨毒已深,“此足以警淫暴而戒残杀矣。”问题是,有什么理由说它具备警戒作用?谁来执行这个警戒?这就是文人的想当然。历来许多冤仇,因为缺少那一痛快的报复,便不能平息世道人心。从申包胥到司马迁到范先生,他们回避或忽视了当事人、受害者的“切肤之痛”,忽略或回避了人的情感因素。他们的思想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对一般人即大众或者说戏曲观众来说,是正确而乏力的,是“惟士能为”的。因而《文昭关》常演,而《哭秦庭》绝迹。
《文昭关》与《哭秦庭》的对峙,是报仇与忠君的对峙,是家仇与国恨的对峙,是私情与公义的对峙,是“烈丈夫”与“圣人心”的对峙,实际上就是大众趣味与所谓精英思想的对峙。在这对峙中,大众是不掌握话语权的,但大众有选择的权利,于是,《文昭关》常演,而《哭秦庭》几乎绝迹。大众观《文昭关》,不仅其唱腔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若从对戏的义理的认知,至少认为:人生在世,不应该为恶。这种劝戒作用和警戒效果与一般人人生的坎坷遭遇是不谋而合的。甚至,人在观舞台上伍子胥的快意复仇中,模拟了一下自己命运中的快意恩仇。
没有了大众趣味的支撑,精英思想落空了。大众趣味也许没有精英思想那么高,但没有了大众趣味的烘托,精英思想确实显得大而迂。
 
 
2006年11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