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字帖 | @ 乾隆皇帝爱若瑰宝—三希帖

 秋野如诗 2015-11-01

清乾隆皇帝曾说:“天下无双,古今鲜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他把《快雪时睛帖》、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一同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并名其堂为“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


一、《快雪时睛帖》


释文: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君倩。

此帖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一封简短的信。在大雪过后,天气转晴,问候朋友是否安好。 起首用一句“羲之顿首”,结语又加上同样的敬语,这在古人的书信中还很少见。王羲之的墨蹟至今已失传,这件书蹟是后人忠实的摹本,不过仍然可以看出本来的面貌。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节奏韵律。笔法圆劲古雅,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悠闲逸豫。在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


二、《中秋帖》


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无署款。

此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帖左下边有小正书“君倩”二字,卷前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宝”两字。


三、《伯远帖》



原文: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释文:珣顿首顿首,距伯远兄弟在事业正盛之时辞世已经一周年了,他生前深受众兄弟们的尊重,因为体弱多病,一直想优游自在地生活,当初事业刚刚有起色这样的事就发生了,没能达成愿望。和他的分别好像就在昨天,而他却永久地作了古人,远远地隔着山道,再也不来看我……

《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一通信札。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为行书早期典范之作,通篇用笔精熟,疏朗飘逸,从平和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洞窥到东晋一代的“尚韵”书风,那种追求完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和当时的社会风尚是有密切关联的。



书法字帖 · 单字字帖

关注【字帖主编】微信号 izitie如果您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要求,欢迎随时与主编交流

我们尝试新的字帖方式,欢迎书友,点击右下角【写评论】给我们提宝贵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