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石老戏无人继承 古老“非遗”进退两难

 紫嫣雅閣 2015-11-01


泉州木偶剧团提线木偶戏《钟馗醉酒》


  在乌镇戏剧节,你可以选择正襟危坐,与大师名团正面邂逅,也可信步石板路,依循人群和响动,随处驻足。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足以秒杀剧场艺术的“小镇嘉年华”,从来都不缺观众。在水乡古镇,让人意兴阑珊的,除了法国的巨型木偶、比利时的铜管乐小丑、非洲的康佳手鼓以及日本舞踏等跨国团队的新奇表演,以及国内团队的肢体、多媒体、跨界演出外,今年在组委会星级推荐的街头表演中,三项古老的中国“非遗”剧种占据其间。


  烂泥苗岭高腔、天井寨侗族傩戏以及泉州提线木偶,虽然因演员多是质朴的农民伯伯和阿姨,表演时常常会因缺少幼功而站立不稳,甚至有时还会在匆忙中把面具戴反引得同场演员笑场,但他们却以远离现代生活的古老形态以及与以当代戏剧为主流的戏剧节的“违和感”,而让观众趋之若鹜。但逆袭的背后却并不乐观,因恶补曾经的文化断裂而突击学习、因剧目和曲牌已近失传、因年轻人皆外出打工而面临传承瓶颈、因表演难度之高出徒漫长……


  239年古老剧种怕失传只能恶补


  在雨读桥畔一块潮湿的石板地上,有着239年历史的“烂泥戏班”,每日都会演出整折《寒江关》,乐队文武场、扎靠、开打一应俱全。最初是蒲氏族人从江西迁至湖南烂泥村而建立,至今演员们穿着的戏袍虽然看起来有些破旧,但却是蒲氏先祖一针一线缝制的,且已有上百年历史。演出的主持人蒲慧芳从小在村里长大,据她介绍:“现在会这种苗族特有刺绣的人已经很少,如果要重新做服装,就只能花很高的价钱去找湘绣定制。而这些祖传的戏袍每年六月六都要拿出来晒,这源自守护神的古老习俗,苗家人都认为六月六晒过的东西不发霉。早年间每到六月六唱戏时,演员无论是摘帽还是脱衣,都要向守护神行礼,以表膜拜。”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这一剧种几近失传,除了政治原因外,祖辈传下来的只有履行了给老师送礼的正式拜师仪式才能学的老规矩,也把一些人挡在了门外。如今戏班的成员都是白天干农活,晚上凑在一起排戏,大部分人都是近一两年因为担心这一古老的形式失传才开始跟随一位80岁的老师傅学习的,表演上难免粗陋、生涩,而且几乎没有年轻人,所以现在能演的折子也只有30多出,平时也只是在乡里演出,或是参加红白喜事,很少能有机会在大舞台历练。

古老的烂泥苗岭高腔《寒江关》


  国家级“非遗”传还是改,分歧严重


  又名“咚咚推”的侗族傩戏,是首批国家级“非遗”,湖南怀化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的傩戏班都是龙姓侗族人,当年,每逢祭祀或天灾、瘟疫时,当地人必演“咚咚推”,到如今虽然全寨人仍旧保持龙姓,但戏班里的演员最小的45岁,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而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人龙开春今年已经90多岁了。但对于傩戏,村里其实也有两派意见,像天井寨傩戏是打死也不变的原汁原味版,而另一个寨子的则是加了现代舞的改良版,甚至还能进行800元一场的商演。就在这几天,已经有英国的访问学者邀请他们去英国演出。

来自湖南天井寨侗族的古老傩戏“咚咚推”《华佗救民》


  没有童子功慎言人偶合一


  在盛庭码头,凡有泉州木偶剧院的《钟馗醉酒》演出,总会成为焦点,演员手中的钟馗被一二十根线牵引,钟馗借酒浇愁的郁闷以及酩酊中的清醒,都逼真传神,舞剑后精准入鞘,高抛酒坛后稳稳接住,几乎是一个动作一个彩儿。古称“悬丝傀儡”的提线木偶,是国家级“非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千年来,泉州的文化没有断裂,提线木偶也成为当地港口文化之外的另一代名词。不过看似被演员玩味于股掌间的提线木偶,其实被称作世界上最难的木偶形式,造型、表演、音乐、语言缺一不可。虽说泉州提线木偶至今保留的传统剧目有700余出,曲牌也有300余首,资料留存可谓领跑“非遗”界,可且不说繁复的樟木木偶制作技艺已在传统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传承人甚少,演员则要靠几十根线完成木偶的站立、转身、挥臂甚至饮酒,以及做到人偶合一,没有童子功是很难做到仿真的。据悉,一个年轻学员要做到上台表演,没有5年、8年的学习是不可能的。如是在室外演出,一刮风就会绞线,没有演出经验根本掌控不了,因而传承人的断代也成为提线木偶亟待突破的瓶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