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转载;<台湾谜学>第十六期谜文 佳谜赏析与启迪 叶明冬 吾所以为此专栏,盖举善而敦不能也。谜学爱好者,非止於制猜耳,必也,能亨受其中之文学奥义。缘谜学所取材也,仰观乎天,俯察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与时俱进,古今并蓄。是习谜者,乃不受限於庙堂庠序,必也开阔心胸,撷取方言小说,且经谜学之绾结,辅助传经之疏缪。由是,习谜者能藉观摩佳谜而获知多方面之见识,继而引人学而时习之。优游于坟典,徜徉于自然,如之以修身。再经谜会之联系而享受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之生活。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政治语汇)零和外交 / 沈志谦
赏析:谜面择自于《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案典事,齐人乞食于墦间,饱食而归,骄其妻妾,其妻妾疑之。瞷其行,乃见“偏国中无与立谈者”。
启迪:此谜是沈理事长妙手为之也。沈理事长,素关心时事,常将之以为谜作之素材。而《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乃国人所详知之典事,用以为状外字,作良人解者也,可成谜作皆饶富神采。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五言唐诗) 感时花溅泪 赏析:谜底“感时花溅泪”之别解,主要于花字,用以为状语,案李白《白马篇》诗: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後世延用以形容毛色之白也。如:苏轼 (念奴娇):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因是,以白了少年头恰值为感时花之写景,而空悲切又是溅泪之述情,夫杜甫为安禄山之乱而伤怀:岳武穆为金兵陵宋而愤恨,并皆忠义仁德之抒情,虽生于异代,其忧国忧民之心则同。所传文翰,遂获方家巧手绾结而成谜。唐诗,宋词,此谜,信然,三不朽矣。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七言唐诗)似诉平生不得志 / 卢山夫 启迪:旅居泰国硕儒,卢山夫先生。不幸于今年十月二十日,与世长辞。闻恶耗,怅惘难平,何天不幸我谜运,使之明星殒落。吾学谜初期,识浅闻寡,不知谜学之奥义,仅单以鄙俗文娱视之。逮及见得(文虎搜集)中,山夫先生之作品,典雅温润,乃为我谜学认知之启蒙。其後,先生设《商余隐语》专栏谜谭杂志。便私淑之,奉先生为师范,既而从经史之研习,乃见识汉语文学之浩瀚,而谜学必以文学经纬之。有此体认,直是山夫先生垂教也。寻先生之谜学著述,善矣,美矣。散见于诸多文献,现举此二谜,略彰显先生之文行,以追思之,亦示吾无限缅怀哀悼之意。 ·碎尸万段 (成语) 浑身解数 / 周宏松
赏析:谜底“浑身解数”,荷作者别解为,全身受分解成数部分也,而择取常用语“碎尸万段”,简单也,将谜底之别解呈现。以谜言之,平实率性,人皆解之也。惟愤恨之气,血光骇人,略见其瑕疵耳。然顺此浑身解数之别解,乃令人忆及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一则记载: ·必也临事而惧 (离合字)凡工心恐 / 高武义
启迪:离合字谜能为人称道也,要在于其以有限之文字,经结构成为词句,乃有述状之指事。曾,郑国泰老师有“一声声道,不如归去”射“口口回”、
“邯郸学步”射“走肖赵”。便是离合字谜范例之最佳者也。其实,能获谜家择取为此类谜材也,诚非众多。大抵,先有佳作披露矣,其命意文理并俱,再师效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