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的感动

 清心芝兰书屋 2015-11-03

一夜的狂风卷来了满天乌云。晨起,卷帘,一股凉气袭击而来,我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天下了。

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冬天可真是有点迫不及待;秋天还没有转身,冬天就已速雷不及掩耳之势,悄无声息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街道边的杏树一身的红装,像一位久经风雨的老人,昂然挺立在风雪之中;雪花落在那如血的红叶上,还没站稳脚跟,就被它的热量融化了。金色的菊花在寒风中微笑,盎然绽放。大槐树的叶子黄绿相间,斑斓,惊艳。在雪的映照下,晚秋的景观就像一副美丽的油墨画,展现在眼前。

晚秋是深沉的,也颇显得有些苍凉。这个薄凉的季节最最无情的就是一阵阵刺骨的寒风;柳树叶子紧贴在树干上,慎怕自己不小心掉下来,但始终还是没能逃过宿命;被一股寒风吹的散落了一地,被雪融化成一堆草泥。

雪停了,门口的台阶下雪积了厚厚的一层,我拿来一把铁铲刚刚铲了一半,杨哲宇老师就大腹便便的背着她的学生甘佳辉走了进来,还在大声啼哭。我赶紧走过去放下孩子,对杨哲宇老师说:“杨老师,你让他自己走,万一你要是有个什么闪失,你怎么向你老公交待?”

杨老师喘着粗气微笑地说:“嫂子,没事,这不是下雪了吗,孩子本来就肚子疼,要是摔倒了那可就不好说了。我没事,再说,不是还有你吗?”

杨哲宇老师是去年分到我们这里的任教的老师,刚来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她对她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她的班上有几个孩子是单亲家庭,杨老师给他们买文具,买小吃,甚至于给孩子搭进了医药费。(我们这里是寄宿制学校。)

甘家辉的爸爸腿有毛病,不能按时给孩子送所需用品,杨老师对小佳辉特别照顾;这孩子看起来胖嘟嘟的,却体质不好,不是发烧就是肚子疼。去年,有一次发烧,杨老师刚刚结婚,就抱着他在我们这里守了半天,等他父母来孩子已经退烧了。这几天天气骤变,孩子吃了点凉的东西,肚子又疼上了。

孩子一个劲的啼哭,我给他服了药,杨老师给他揉肚子。本来就大腹便便,加上使劲揉搓,使得她气喘吁吁了。我让她休息一会,已经服了药,过一会就会好的。可她却说要等孩子不哭了再休息。我给孩子一杯热开水,药物也开始有了药效,孩子慢慢的不哭了,也不疼了,她才停下手坐在沙发上喘气。甘佳辉依偎在她的怀里,就像一对母子;我不觉对杨老师肃然起敬,心里产生了几分敬意。这时孩子的父母也驱车赶来,接走了孩子。杨老师如释重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杨老师走了,看着她笨拙的背影,想着她刚背着孩子走进来的一刹那,似曾相识的一幕。猛然间想起来,数年前,王艳萍老师背着杨佳全走进来的样子和今天如出一辙。

几年前,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老公还在整理处方,写门诊登记,我早早的就上床上。数九寒天,街上没有一个人影,静静地夜晚只有雪花在尽情的舞动着腰肢。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我起身打开门,王艳萍老师背着杨佳明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师生两身上落满了雪花。

我接下孩子,隔着衣服能感觉到孩子在发高烧;等量过体温,39.8度,果真如我所料。孩子瘦弱的身体,衣衫单薄,不发烧才怪呢?

杨佳明父母离婚了,父亲憨厚老实,一直在外打工。佳明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从小就身体不好,先天性心脏病,每当天气变化,小佳明就会感冒发烧。

王艳萍老师青春妙龄,还是稚气未脱的大孩子;她是个独生女,恐怕在家里还在母亲怀里撒娇呢。可是,当她走上工作岗位,她是一位严谨的教师;对待学生又更像一位亲切的大姐姐。尤其对佳明更是照顾有加,给他买学习用具,试卷,还有一些吃的用的,就像自己的弟弟,她总是说佳明没有了妈妈,太可怜了......

我给佳明输了液,王老师守在床边,一会儿摸摸头,一会儿又掖掖被,直到佳明爷爷赶到,她才放下心。

老人家接到老师电话,便租了一辆面包车,给孩子拿了棉衣棉裤;看到孙子,就老泪纵横,抓住王老师的手,一遍一遍的说着感谢的话。王老师笑盈盈地说了一句,这是应该的,孩子在学校,老师就有责任照顾。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显示出一个人高尚的品格。

都说女人是水,骨子里就有一股母性的柔情。如果说杨老师了王老师是女人,母性的温柔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男人也具有如山一样厚重的侠骨柔情肠。也许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善良人,张福祥老师也是做出了让人感动地久久不能忘怀的事。

记得女儿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学校要重新修建,学校里的厕所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临近期末考试了,那天下着零星小雨,下课了,女儿去上厕所。女儿一向上厕所很磨叽,上课铃响了,心急之下,脚下一滑,一只脚掉进了大便池里。大家都上课了,女儿一个人站在厕所里大声的哭叫。她的数学老师张福祥听见了,提了一壶水,拿了一把刷子,给女儿把鞋和袜子上的大粪冲掉,脱下鞋和袜子扔掉,然后又背着女儿到诊所里。我连声道谢,张老师豪爽的哈哈一笑,没什么,如果是你,也会这样做的。

这件事让我很感动,学校和我们诊所只有一墙之隔,张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叫一声我,可是他没有,他做了本不属于他做的事。

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把老师称其为父,而今杨老师和王老师和张老师所做的一切,又何尝不是父母所为吗?

经常在电视机,在网络视频看到老师殴打学生的视频;还有一些目无王法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体罚,蔑待幼童;他们也是老师,相比之下竟然是天壤之别。

老师只是个职业,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他们的职责;但没有义务照顾起居,可是她(他)们却做了,是因为他们有着良好的品质和一颗善良的心。

央视每年都有个公益节目,《寻找全国十佳道德模范》。每一期都是我必看的节目,每当这个节目开播以前,调皮的女儿就会放两包纸巾在我面前。河南女婿三十年如一日,赡养前妻母亲和一个智障弟弟,其中的辛酸无人能懂,却让人感之动容。索道医生邓钱堆,为了病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微薄的收入,无人理解,而他却坚持下去,维护了一方人的身体健康。

我们总以为那些大感动容的故事都像电影里的英雄人物,以为离我们很远很远。其实不然,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也都是一些平凡的普通人。

感动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自己观察,就在我们生活的圈里,在我们身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