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好玩| 半部泉州海丝史,都在这些建筑中

 禅茗 2015-11-02

自有蕃邦的货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刺桐港以后的数个世纪里,无数或由汉人、或由蕃商所运营的货船,频繁往来于刺桐港和这条繁盛的商贸航路所能到达的每一个城市之间。在这兴盛的商贸活动中,除去奇珍异货外,被蕃商们一同带来的宗教信仰、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等,也不断在影响着泉州的传统建筑。不论是大的、影响总体人居环境的城市建筑,或者到小的、单体的建筑个案,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民居


泉州城去往东海后渚港的途中,会经过石头街。在民众和导游的传说中,石头街是开元寺里东西塔建造时堆放石块原料的地点。然而,这其实是误解,石头街名字的来源,的确与堆放石头有关,不过这些石头,却是从海上归来的远洋商船卸下的压舱物。

这些被卸下来的压舱物,最多的就是石块和来自东非海岸的大型牡蛎壳。商人们乘着满载货物的商船出海。返航的时候,为了保证安全,船员们将当地无用的石块、大型的牡蛎壳等装在船舱里,加重了船身的重量。在返回刺桐港后,这些压舱物就被卸在路边,牡蛎壳被善于发现物品利用价值的居民们用作建筑的材料,而石块们则长久堆在路边,久而久之,这条街道就被人称为石头街了。


蚵壳厝是闽南建筑的一大奇观,主要分布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

与小小的本地小青蚝壳不同,这些异域的牡蛎壳有手掌大小。将这些大型牡蛎壳用作建造房屋材料,在一定的意义上,还有着些许传承古闽越族遗风,“以巨壳筑屋而居”的独特风光。

从色彩艺术的角度而言,蚝壳厝保存着传统建筑里“红砖白石”的红白色调的建筑特色。从实用价值的角度而言,因为牡蛎壳中部隆起形成不规则碗型的特殊形状,片片相扣后墙体内产生了许多中空的空间,这在炎热的夏季里能起到隔热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又能起到保暖的作用。此外,每日从晋江下游吹拂而来的海风,夹杂着大量的湿气和盐分,建筑外墙的红砖在海风长久的腐蚀下,层层剥落而渗水。生长于海洋之中的牡蛎壳,则完全不受海风的侵蚀,更不会渗水。


寺庙

在刺桐港没落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乘着船穿过黑水湾去台湾,或者下南洋的闽南人,都会在船上供奉着海神或是家乡神力强大的神明,祈求神明能庇佑他们安全到达。在他乡落脚之后,紧接着就是搭屋盖庙,将神明供奉在内,以求保佑。

就如同这些闽南人一样,到刺桐港贸易的蕃商们,同样相信他们所信仰的神明会在漫长的航行中展现神力,庇佑他们的旅程。在他们客居刺桐港的蕃坊里,也都随着各自的宗教信仰,建造了本教的教寺。这其中对泉州影响最大的是伊斯兰教,因而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泉州书写了非常重要的一页。我时常到清净寺去晒太阳,只需要支付象征性的三元门票,就能够在里面消耗一整个下午的时光。

清净寺大门外的穹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石构形式

从高处俯视清净寺,它主要的建筑都集中在寺庙的西侧。大门望月楼临街面南背北,高大的尖拱门下依次有四道不同形式的拱门。望月楼的楼顶为望月台,奉天坛在望月楼的西侧,奉天坛的西北方向是明善堂,明朝万历大地震后重修清净寺时增建的,这是这座伊斯兰教寺里唯一的一座闽南式建筑,建筑的色彩使用和装饰花纹,依然是符合伊斯兰教的艺术传统。

清净寺在泉州、甚至在中国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这座始建于1001 年的寺庙,是现今中国唯一一座阿拉伯式建筑风格的礼拜寺。在建筑专业的“中国建筑史”课程中,清净寺一直被作为中国地面上的“西亚形式”宗教建筑范例而广为讨论。


蕃坊

南门外是泉州城南德济门以南的区域,包含青龙巷、聚宝街和万寿路。直到几十年前,这里依然是泉州城传统的商业中心,也是进入泉州城的南大门。

从天后宫门前的万寿路一路往前直行,经过李贽故居后,街角是一家贩卖着瓦罐的有挑檐的泉州传统铺面,在店前向左手拐去,就是著名的聚宝街。聚宝街的两旁,种植着南方常见的凤凰树,茂密的树冠后隐隐露出中西合璧的古朴建筑。街道中段的车桥头,是当年贸易货物起卸的地点,也是接待外来使者的来远驿所在地,至今仍是居民贩卖海鲜、食材的小集市,只是热闹繁忙的景象少了许多,生活的气息浓了几分。车桥头右侧水巷尾的尽头,则是富美宫和富美古渡,刺桐港的核心港区——城南码头。

这条我平日里最喜欢闲逛的线路,实际上是逆向走了一遍旧时刺桐港货物进城的路。当时的城南,异国居民和繁华的商业贸易所带来的文化,直接影响了整片城南的城市建设和建筑风貌。传统的四合院官式大厝,无法满足商业性的使用需求和日益增加的人口居住用地需求,沿街的宅院开始出现兼具居住、商铺、工坊和仓库混合的非传统建筑类型——铺宅建筑。




位于青龙巷内的李妙森故居,是近代蕃客楼的典型代表,建筑外立面的各种南洋式花砖以及印度文化中才会出现的象神都是典型的装饰物

铺宅建筑发展到今日,最典型的两大类型为手巾寮和骑楼。传统的手巾寮萌芽于宋朝,一般面宽一间,前临街后临巷,临街的门面即是本宅主人所经营的商铺,又是整户人家出入的大门。

泉州地处炎热多雨的地区,为方便商业的经营,店家通常会在店前加上避雨遮阳的挑檐,也有做成连檐或不连檐的外廊,使得铺宅临街的一面成为类似于骑楼外形的廊铺。清末民初下南洋讨生活的泉州人从南洋带回来的建筑文化,女儿墙、瓷瓶栏杆、花砖、装饰瓷砖、水磨石、柱廊等建筑符号在蕃仔楼上被不断使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英国人在新加坡发明的名为“五脚架”的骑楼建筑。这些建筑符号与本土的廊铺营造技艺产生交集后,形成了有着洋式外表、南洋和闽南建筑技艺相融合的骑楼建筑。

因刺桐港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非传统铺宅建筑,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不断根据实际的需求变化而演化,到今日也成为了泉州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建筑类型。




文章选自《海峡旅游》2015年10月刊


摄影/ 叶香玉


编辑/ 陈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