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如何分析成长股

 昵称22614599 2015-11-02

作者:谷为陵   

 

    成长股是牛股的一个重要类型。所谓成长股,是指净利润能够持续多年增长的股票。成长股还可以细分类型,其中,长期成长股又是最重要的类型。什么是长期成长股呢?就是指净利润能够长期持续增长的股票。这是一个定性的表述,具体来说,长期成长股有三项指标来界定:一是年均净利润增长率在30%以上,二是净利润增长时间在5~10年,三是当下的市盈率不高于40~50倍。

 

    一般来说,挖掘长期成长股有三条途径:

    第一,是历史数据分析法。根据某些股票前3~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情况,来推测这些股票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净利润增长情况。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发现那些经营稳健的好公司。用这种方法挖掘的长期成长股,一般是那些传统行业的老牌明星企业。传统行业都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是红海市场,在这些红海市场里能够幸存下来且能够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其在产品、经营、管理等诸方面都是具备独有优势的,这种优势往往是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就消失。

    巴菲特的主流选股方法,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巴菲特选的绝大多数股票,都是具有长久经营历史,业绩增长非常稳定的公司。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在A股里选出很多老牌明星股,如,片仔癀、同仁堂、青岛啤酒等。从大概率来看,这些股票在未来还是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当然,选股是一回事,而买进又是另一回事。要记住,用这种法挖掘出的长期成长股,已经不是这些股票的股价底部了,是在股价的半山腰了。要买入这些长期成长股,一定要用合适的价格,不能过度追高。

 

    二是未来盈利分析法。有些股票在前3~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情况并不好,是否意味着这些股票就永远不会成为长期成长股呢?不能这样说。我们说的长期成长股,主要是指未来净利润的增长情况,只要能够在未来长期增长的股票,就属于长期成长股的范畴。所以,要挖掘长期成长股,最根本还是要挖掘那些在未来能够持续增长的股票。我在以上讲的历史数据分析法,是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因为它有历史数据的借鉴,而未来盈利分析法与之相比,就显得麻烦且不确定性更高一些。但未来盈利分析法的好处是,一旦发现某些股票具有长期增长的潜力,那么,就是抓住了这些股票的长期成长的启动点,或许也是这些股票历史的最低点,投资收益是最高的。

 

    未来盈利该怎样分析呢?我认为有可以从行业发展空间、股票所属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已经确认的合同、新产品或者新项目的预期市场价值、未来产品价格走势等方面去分析。

    一般来说,产品与经营模式越简单的企业,其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测模型就越简单,对于其未来业绩的预测越容易。事实上,那些伟大的公司,大多数都是业务能够简单复制的公司。比如,苹果公司生产的iphone和ipad,就是简单的产品,但它们的销售却是可以无限复制的。只要开发出了产品,公司的下一步就是将这种产品推向全球,同一种产品可以卖100万台,1000万台,甚至更多。卖的越多,成本越低,赚的越多。在A股里,乐视网也是这样性质的公司。该公司通过销售质优价廉的超级电视而获得巨大的用户数,一旦拥有海量的用户,该公司可以每年坐收巨额的收视费、广告费等。收费的业务是可以简单复制的,通过网上就可完成。当然,乐视网最终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这次超级电视的销售情况。

    与能够简单复制业务的公司相比,工程类的公司,比如环保工程公司就属于不能简单复制的,因为,每中一个环保标,环保企业就必须组织人员采购设备,并到现场进行安装、调试,这需要庞大的人力资源来支持,而人力资源对于任何公司来说,都是有限的资源,且是有固定成本的资源,不是想有就可以有,想用就马上能够用上的。所以,仅仅是人力资源这一块,就会限制很多环保工程企业的发展速度。

    这有个真实的案例。在几年前,万科曾经也是在全国四处拿地,到处开发项目。有一次,万科在四川计划拿一大块地做住宅项目,在进行项目论证的时候,几乎所有部门都投了赞成票,唯有人力资源部门投了反对票,该部门的理由是,万科因摊子铺的太大,现在已经抽不出得力的专业人员来胜任这个项目了。但在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抢地开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哪能因为区区人力资源的小问题而放弃大好机会呢?结果呢,在项目上马后,问题就层出不穷,最终万科将项目转让了。通过这件事,王石就吸取了教训,并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在万科今后的项目论证中,人力资源经理拥有一票否决权!

    但像苹果、乐视网这类企业,它们没有这个问题——同样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干10个亿的活儿,也可以干100亿、1000亿的活儿,这样一来,它们的成长速度就没有上限。而限制这些企业成长速度的,就是创新的能力。

 

    三是基本面与技术面相结合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我在电视节目中介绍的方法。其要旨是,在某些高成长股走完第一波主升浪后,股价极有可能进入长期横盘整理阶段,这个横盘阶段是观察股票成长性与股价走势的极佳位置。当股价横盘走势接近于箱形或者水平状态,且横盘期长达一年以上时,仅从技术走势就可得出结论,该股的走势是超强的。在这种情况下,若发现该股的净利润还是处于高增长的状态,那么,该股股价最终极有可能会出现向上突破,而形成新的一轮主升浪行情。

 

    引发股价向上突破有四类事件:一是大盘出现大涨行情,从而带动该股向上突破;二是该股在某一季度业绩出现暴增,成为引发股价启动的催化剂;三是在净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在年报或者半年报推出高送股方案,可诱发一轮上涨行情;四是公告突发性的利好题材,如,进行重大的资产收购、中标重大合同、新项目投产等。须知,用基本面与技术面相结合分析法,所挖掘的是长期成长股的第二波主升浪。该方法的好处是具有相当高的确定性,因为可以提前选出符合走势标准的股票,一旦所选股票净利润能够持续增长,那么,这些股票走出第二波主升浪的概率就会大增。但应用该方法的难点是买点的把握,买点要求很精确,买早了不行,会挨套,买晚了也不行,会踏空。这需要不断实践,才能够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作者:语风林

 

    有些投资人买股票,老是喜欢买行业里平庸的二三流企业,拿弱势的二三线股。理由很简单,一流企业、一线股涨了这么多,该轮到二流企业、二线股补涨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此投资会有好的回报吗?如果您在1997年看好家电行业,但买的是四川长虹而不是美的电器、格力电器,14年后,您的投资亏损70%以上,而美的电器、格力电器股价翻了十几倍;如果您在2000年看好房地产行业,但买的是中房股份而不是万科,11年后,您的投资回报基本为零,而万科股价翻了十几倍;如果您在2003年看好白酒行业,但买的是水井坊、老白干酒而不是贵州茅台、泸州老窖,8年后,您的投资回报只有四五倍,而贵州茅台、泸州老窖股价翻了四五十倍;如果您在2006年看好医药行业,但买的是国药科技、哈药股份而不是一致药业、云南白药,5年后,您的投资回报只有60%-100%,而一致药业、云南白药股价翻了七八倍。

 

    投资,选对行业很重要,在行业里选对企业更加重要。最近,听到不少投资港股的朋友抱怨,李宁跌得太惨了,从去年4月的30港元一路跌到了今天的7港元,20元抄底浮亏都达65%。这些朋友一方面埋怨消费股不靠谱,一方面反思自己对安全边际的理解不深刻。如果是这么想,那我只能说未来你们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一流企业不买,拿着二三流企业亏钱了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在运动服装子行业,只要有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优势品牌存在,李宁的发展注定会非常艰难。因为李宁跌幅惨烈而否定消费股、搬出所谓安全边际是十分可笑而且毫无根据的。无论李宁怎么跌、市净率市盈率怎么低,去年4月到今天耐克的股价上涨了40%,市净率市盈率依然有4.5倍、22倍。

 

    买股票,尤其是看好并投资一个行业,一定只能买行业里的一流企业、一线股。只有一流的企业,才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力,才能在行业竞争中最终胜出;只有一线股,涨幅才最为迅猛最为持久,才能持续不断的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绝大多数行业都有一个兴衰周期,兴起、发展、成熟、衰落是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兴起阶段,行业的潜在需求巨大而供给极小,经营者利润丰厚,不断吸引着新的经营者加入,这是一个跑马圈地,大家都赚钱的时期;发展阶段,行业需求平稳增长,行业供给快速增长,此时开始出现竞争并越来越激烈,一些优势的企业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而一批经营不佳、营销不善的企业逐渐没落;成熟阶段,行业需求缓慢增长,行业供给平稳增长,此时处于竞争末期,行业格局已经相当明朗,几家优势企业品牌影响力巨大,控制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弱势企业不是被并购就是被迫退出;衰落阶段,行业需求基本停滞甚至萎缩,行业供给缓慢增长甚至下滑,此时即使是优势企业,经营也不易,成长极为缓慢,只能维持原来的利润水平。

 

    行业兴衰周期的四个阶段我们很难严格区分,而其中哪些企业是一流企业我们也很难下定论。尤其是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期,哪些企业会成功非常难判断,这导致我们选择股票时会很困惑。如何能在众多企业中,发现潜在的胜利者和大牛股呢?我想,有三个核心指标投资者要重点关注。一是净利润增长率,二是净资产收益率,三是股价强度。

    净利润增长率是指,过去两三年、当年和预期未来一两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看过去是了解企业历史经营的好坏,看当年是熟悉当前企业的状况,看未来是预计企业的成长速度和空间。只有净利润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才具有一流企业的品质,才有成为一流企业的可能。非经常性损益一定要扣除,偶然所得对企业的长远经营无任何实质影响,正如暴发户永远不能成为贵族是一个道理。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考虑了财务杠杆之后的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杠杆越低,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越优秀,越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有些平庸企业,面对强势企业的竞争压力,往往大额举债,放大财务杠杆以维持原有的经营水平。远高于同行业的举债经营本身就代表该企业竞争力不足、成本控制不力和销售回款不佳,这种企业的利润是虚胖的,有隐患的,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股价强度是指,市场上涨时企业股价的涨幅是否领先于行业的涨幅,市场调整时企业股价的跌幅是否小于行业的跌幅。那些涨幅远远领先于行业平均涨幅,跌幅远远小于行业平均跌幅的企业,中长期来看都是一流企业和一线股,很值得投资者考虑。而那些股价涨的时候畏畏缩缩,跌的时候一马当先的企业,往往都是平庸企业和垃圾企业,我们千万要回避。

    上述三个核心指标缺一不可,要综合研究分析。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处于成熟末期、衰落期行业的企业股票要极为谨慎。另外,规模和名气并不是判断一流企业和一线股的标准。有些大而僵、名气过时的企业和“股市僵尸”没有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