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哀烦躁情绪会变成人类寻找感情寄托的终身根源 病态恋母 任性是因为有感情 越是相爱就越容易吵架

 青衣问道 2015-11-03
用苦中作乐、乐极生悲来恢复感情平衡



人为什么会烦?烦躁情绪会变成人类寻找感情寄托的终身根源

译者: 江天梦


人们有个表示烦躁的口头禅:烦死了。从心理学与脑科学分析,容易烦躁实质上是一种类似于脑损伤引起的后遗症的行为或情绪,对人类健康极为不利。

     对很多人来说,烦闷不过是一种短暂、几乎微不足道的情绪,很容易消散,比如某项工作任务一完成,或某个讲座刚结束的时刻,这种情绪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但是,烦闷还有更不好的一面:很容易出现烦闷情绪的人,有下列症状或行为的危险系数也较高:抑郁、焦虑、药物成瘾、酗酒、沉湎赌博、饮食失控、敌意、发脾气、社交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工作能力低。

      关于烦闷情绪之谜,已经有所了解的方面就是存在个体差异,如兴奋程度高低的差异、对新奇事物的要求程度的高低等。例如,和女性相比,男性一般更容易觉得烦,也更容易从事冒险行动,更喜欢以危险游戏为乐,更容易说他们所处的环境很郁闷。

     从一些有脑外伤(TBI)的病人身上,可以得到有关烦闷成因的一些线索:脑外伤的人,最初的表现就是容易沉湎于危险程度较高的活动。

     极容易觉得烦躁的人,在怎么让自己开心方面的能力往往较差,因此,他们只好通过滥用药物之类的行为来麻醉自己。药物滥用行为往往发生在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每到这种时候,如果不用药物,他们也会想办法放纵自己。在青春期,这种情形尤其容易发生,因为这个时期青少年往往会把成年人应对烦躁的各种办法混为一谈。因此,烦躁情绪会变成人类寻找感情寄托的终身根源。可是,如果那些药物瘾君子能够学会如何应对自己的烦躁情绪,他们烦躁情绪复发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现代人类的文化也离不开外界的娱乐方式,如电视、电影、互联网、视频游戏等,这种文化对烦躁现象的日益严重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烦闷的根源很可能在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力出现结构性缺失,即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意义认识得不够全面。


容易烦躁的人,自我意识水平测试的得分一般会比较低,这些人一般难以精确的监视自己的心情和情感,因而也难以判断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人们所发现的这些现象是符合烦躁情绪的心理动态模式的,也就是说,有这种心理模式的人会压制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无法判断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虽然这种需求抑制说尚有争议,但是那些患有“述情障碍症”(alexithymia)的学生,确实更容易出现情绪烦躁现象,有这种症状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或判断自己的情感状态,难以区分什么是身体需要,什么是情感需要,容易抑制其内在的情感需求,生活中充满幻想。



      从更高层次的能力水平看,注意力是否能够集中,或能否专心致志地从事某项工作,对是否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那些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的人也更容易产生烦躁情绪,那些在注意力持久性测试中得分较低的人也一样,而那些大脑受过伤,或者容易走神者亦然(例如开车时出现无意识转向,或者把牛奶错放在碗柜里面等)。

     实际上,对注意力的直接操纵也容易让人产生烦躁情绪,这就表明,我们之所以觉得事物很烦人,可能是因为这些事物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需要全神贯注的缘故。有个术语,叫做“流心理学”,就认为一个人若能全神投入到工作中,能够锲而不舍,并且享受工作的乐趣,那是因为他的能力正好能够应对所面对的挑战的缘故。






① 伤心、难过,与“喜”相反:悲痛|悲欢离合|乐极生悲。
② 怜悯;同情:慈悲|悲悯。
【悲惨】处境或遭遇非常凄惨,令人伤心:悲惨的遭遇。〖例〗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的风雪中,情景十分悲惨。
【悲观】预料或认定事物发展前景不好,丧失信心,跟“乐观”相反:悲观情绪。〖例〗你没考上大学也不要悲观,成才的道路有很多条。


悲哀作为一种负性基本情绪,通常指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包含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和孤立等情绪体验。悲哀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东西的重要性和

价值大小;也依赖于主体的意识倾向和个体特征。悲伤根据其程度不同,可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悲伤有时伴随哭泣,从而使紧张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它是一种消极的减力的情绪,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措施。但是较强的悲伤对人的心理也是十分有害的,持续的悲伤不仅使人感到孤独、失望、无助 ,甚至会引发临床抑郁,悲伤也会损害人的身体,悲伤的持续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心因性疾病,严重的悲伤甚至影响生理机能而导致猝死。


过度恋母情结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形成心理障碍

  人类恋母是先天之性,特别是在孩子的眼里,母亲是寄托、是依靠、是关怀、是保护、是美的化身。但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儿童中已出现不少恋母过度面造成心态畸开的事例,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又往往是母亲过度的溺爱孩子所造成的。



 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子幼儿期恋母视为正常,进入学龄期后,孩子在社会心理发展方面变得上进、勤勉、自信、合作,开始有独立意识。此时,恋母太过则易造成心理障碍。



  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许多父母变得神经质,还因为一些夫妻关系不好,或两地分居,或离异后母亲单独带孩子,或因为母亲曾多次流产、保胎等特殊心境下得子者,使母亲产生了心理变态,将孩子当成感情的特殊寄托,当成宣泄温柔感情的特殊对象,借助孩子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这是最难改变的悲剧。有的还会延续到晚年,成为“变态婆婆”,把儿子当成感情上的私有财产,容不得他人介入,甚至视儿媳为“敌人”,正是在这种温存的依恋中,潜伏着孩子心理变态的危机,也是导致孩子不良性格的心理误区。

  常见病态影响如下:

  1、造成孩子依赖性变态人格,即:“被动——侵犯人格。” 其表现为:执拗,以自我为中心,而且生活能力差、易怒。他们既处处需要父母帮助、陪伴,又要挑剔反抗父母,使父母无所适从;既有幼儿式的感情心理——依恋(被动),又有霸王式的冷酷脾气(侵犯性),形成了矛盾的双重人格。这种孩子最难管理,也最难相处。


  2、影响家庭关系。 许多女性把孩子看得比丈夫还重要,孩子也与父母疏远,难听父母的话。受到小小的责备就觉得委屈,搬来母亲当“救兵”,夫妻间常因孩子发生争吵。

  3、因过分亲昵而丧失孩子气。 母亲将业余生活多用在母子之间,使母子关系有时如亲密朋友一般,易与外界隔绝,使孩子变态早熟,感情像大人一样纤细,神经变得十分敏感;而另一方面,孩子对自身以外的真实世界完全是闭塞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之中,自然无法理解同龄的儿童,即使某方面出类拔萃,也决非是幸福的孩子。



  4、亲昵刺激过多造成神经质,感情丰富而脆弱,不爱活动,对生活不感兴趣,易患“抑郁症”、“孤僻症”、“社交恐怖症”等。 男孩子恋母过重过久则易失去男性气质和魅力。由于受母性“同化”太多,易对女性进行模仿,长大后甚至可能发展性变态,且难以适应其它女性。成家以后,幼年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又是要重演,继续扮演依赖与攻击的双重角色,即“情感上永远长不大的男孩”。这是女人最怕、最难相处的外强内弱型的男人。



  “恋母症”的矫正方法:

  一、母亲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变态心理,不要给孩子强化和暗示,即表露出孩子的特殊性、重要性。感情“粘合度”要降低,不要被过去不幸的心理背景所左右,不能感情用事,过于迁就。6-13岁属儿童的“情感断乳期”,要及早培养孩子独立性。

  二、分床制:6-7岁开始让孩子单独睡一个小床(有条件者可以从幼儿开始),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母子睡眠的效果。



  三、注意巧妙利用时机培养独立性:如3岁左右入幼儿园时开始沿用园内习惯:自己吃饭,自己睡觉。上小学开始规定新的独立生活内容及新的生活方式。利用孩子对新生活的向往,提出要求。

  四、培养独立性和自信心:对于生活中必要的自我照顾小事,要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总怕做不好,有危险,一看做错了就插手。要肯付出成长的代价和“学费”,谁都不会喜欢一个生活能力极差的“大小孩”,那样也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及交往愿望。

  五、观察法:带着孩子到有教养的亲朋好友、邻居家去走走,利用其信用性战胜自身弱点,又可扩大孩子交往范围,转移和淡化“依恋母亲”的情感。与人交往是孩子的一种基本需要,千万不要扼杀这种需要,局限这种需要。



  六、环境疗法:把孩子的小房间或小床布置得有儿童特色,有他喜爱的东西、陪伴物,使之喜爱自己的小天地。还有“角色互换法”、“活泼脱敏法”、“厌恶疗法”等需要心理医生用集体疗法等方式帮助训练。

  “恋母症”有一定的“粘合力”,母子难分难解。不下大决心,采取一定方法训练,是难以奏效的。在实际生活中要因人而异,坚持训练,不怕反复,直到形成独立性的新习惯,这也标志着母子心理健康地渐渐成长。

  轻度儿童分离焦虑是短暂的正常现象,等新习惯形成后会自动消失,不需特殊训练和治疗。年龄越大越难改正,需要采用一定方法来矫正。






为何中国人易乐极生悲?

斯坦福大学研究表明,欧裔美国人比中国人主观上更乐观。



研究表明,欧裔美国人比中国人更善于放大事物积极的一面,而弱化消极的一面。即主观上更乐观。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价值观,最终形成了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情感。”斯坦福心理学教授Jeanne Tsai说。

许多其他的研究也表明,来自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的人更容易从例如考试优异这样一件好事中看到其双面性——也称作“混合性情绪”。

而欧裔美国人则更多地看到积极的一面,这一差异可以解释为源于自身的文化差异。
集体适应性

美国人更加趋于独立,力求出类拔萃,然而中国人则更趋于团结,力求融入集体,Tsai说。“处在我们这样的多元社会,这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解。”

打个比方,那些在好事中看到消极面的中国人可能会被美国人视为消极主义者,然而事实只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文化赋予了他们这样的情绪。

“尽管美国人会在消极的事物中寻找希望,但相比中国人,他们极少会对积极的事物感到消极,”心理学博士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旗舰杂志的主编Tamara Sims说。

先前的研究并未检验情感价值观在这种差异上的作用。而新的研究则重点关注这两类文化中有多少人会主观上愿意去放大积极情感,同时弱化消极情感。
混合性情绪

在4个不同的试验中,共690名志愿者参加,其中包括来自美国的美籍欧洲人和美籍华人,及来自北京和香港的中国人。研究人员通过调查问卷来测试他们的情绪、价值观,还有他们的主观乐观倾向。

例如,在其中的两个试验中,志愿者被要求携带随时会响的设备。当设备响起,志愿者记下他们主观上想要乐观地程度以及他们当时实际的情感积极程度。

这些研究表明,美籍欧洲人和美籍华人比来自北京和香港的华人体会的的混合性情绪要少,这些差异和他们自身的乐观倾向也有着很大的关联。

在另外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来自香港的华人和美籍欧洲人观看一档叫《X音素》的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片段。他们以5分制打分的形式来评价他们的积极感受和消极感受。

他们看的片段中每个选手的表现参差不齐。参与者需要站在参赛者的角度去体会。在看电视之前,研究人员让一半参与者只关注其积极面,让剩下一半参与者同时关注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主观积极性

那些被要求只关注积极面的人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很少能感到混合性情绪。

总之,结果显示,人们主观越乐观,他们看到的消极面越少。

由于人们通常忽视文化和实践对人情绪造成的影响,从而以为每个人对事物在主观上愿意接受其积极一面的程度都是相同的,Tsai说。

Tsai和Sims之前的研究重点放在医患关系上,在这层关系上去感受不同类型的积极情绪——激动对平静。这项最近的研究关注的是,相对于消极情绪,人们主观想去感受积极情绪的程度大小。

这些发现也许在某些方面也解释了其他关于混合性情绪的研究。例如,斯坦福心理学教授Laura Carstensen就发现,随着美国人的日渐年长,他们的混合情绪也会变得更多。






情人间具有强烈吸引力源自人格矛盾

    为什么明明如此般配的一对会分手?为什么爱情让人开始如此相互吸引,最后又如此痛苦?

    其实爱情当中,隐藏着很多我们内心的人格矛盾,这些自我的纠葛,才是导致爱情发生的重要原因。

    爱情源于追寻自我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爱情也往往如此,两人又爱有恨,又打又闹,却又爱的死去活来。对于这种心理,心理学家认为,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为了追寻完整的自我。

    心理学大师杨格认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很活泼的人实际潜藏着很抑郁的一面,而另一个很安静的人,很可能在另一种陌生环境下,变得躁动不安。用心理学理论来说,“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因为“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

    于是,当一个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压抑)的人格特质。有人说,爱情对象通常都是性格互补,就是这个原因。一个沉默的人遇到一个活泼的人,往往是他的“影子人格”见到了阳光,受到了感召,由此变得极为愉快,受桎梏的心灵,得以自由释放。

    这个异性相吸,“影子人格”和“显性人格”整合互补的过程,将逐渐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这个过程也被心理学家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

    平安度过感情危机

    但是,这种结合也往往称为爱情痛苦的一部分,在所谓的磨合中,过去对方最吸引我们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的地方。如果过去,你爱上的是他的温柔,那么,很可能你会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你爱上的是她的活泼,也很可能会觉得她“罗嗦”“幼稚”。

    热恋的时候,你觉得自己遇到了世上最好的人,可到了磨合阶段,你就开始发现对方无数缺点,开始抱怨不满。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成想象中的完美,于是痛苦也由此产生。很多人走不过这个磨合期,最终以痛苦收尾。

    怎么样才能让感情走的更加顺利呢?心理学家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对方身上,而回头重新专注在自己“显性”与“隐性” 人格之整合与成长,专注扩展自身的“影子人格”。当你放弃改变对方的时候,自己实际也在学习拓展自己的“影子人格”。有意思的是,往往一对感情好的伴侣,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







你们真的相爱了吗?心理学家揭示爱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齐克·鲁宾曾搞了一套问卷来测量罗曼蒂克爱情的实质、深度和强度,他发现了罗曼蒂克爱情三个重要的基本因素:

    1、依恋——渴求见到恋人和得到恋人在感情上的支持;

    2、关心——对恋人的关心和负责的感情;

    3、亲密——紧密的结合,部分地表现为推心置腹的交谈。

    同样地,伊莱恩·沃尔斯特和G·威廉·沃尔斯特把罗曼蒂克爱情定义为一种狂热的情感状态,并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唤起,感情的骚动,深深地被吸引,渴望见到心上人,通过这个人而得到完善的强烈欲望。这个定义着重强调罗曼蒂克爱情强烈的情感状态——这个状态具有感情丰富的特征,包括柔情、性欲、狂喜、痛苦、利他主义、自私、脆弱和猜疑。

    多多西·坦诺夫称这种类型的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所爱的人的思念使所有其他的兴趣和关心都减弱了。

    (2)深切盼望所爱的人能报之以同样的感情。

    (3)情绪随着行为———或是对所爱的人的行为的理解而产生变化。当爱得到回报时,他或她便显现出一付快乐或洋洋得意的神情,而当心上人的感情还不稳定时,便是一付“伤心”相。

    (4)在所爱的人面前表现得腼腆、笨拙,这是由于害怕遭到遗弃。

    (5)不可能同时对另一个人有着这种强烈的感情。

    (6)强调所爱的人好的一方面,忽视或低估其弱点。

    (7)所爱的人对其有着强烈的性的吸引。







为什么相爱的人都不讲理?(越是相爱就越容易吵架)

生活中,很多青年朋友发现,与相爱的人讲道理很难。本文就为大家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

  任性是因为有感情

  谈恋爱的人,是不是能较好地交流,这可不一定。有时,相爱的人反倒不能交流。林黛玉最爱贾宝玉,爱得不要命,可是一见面就吵、就哭。越是相爱就越容易吵架。薛宝钗为什么不跟贾宝玉吵呢?因为她不爱他。女孩子喜欢谁就跟谁吵,这一点对男士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感情如果很一般,就很客气,很有礼貌,很尊重人家跟你不同的东西,有一种求同存异的倾向;而感情越好,对对方越关心,求同的倾向越强,达到一个峰值,也就是最高点,就接近全面求同。明知对方对自己有感情,感情强烈,就越不讲理、苛刻,有点专制了。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母子之间。母亲最爱孩子,但是最难沟通。
  感情好反而不讲理了。爱情就是强烈的感情。情和理是矛盾的,强烈的感情就是强烈的不讲理,这也是人性的一种缺陷,可人性的美好也在这种不讲理之中。

  尊重和你不一样的逻辑

  美国有一本谈交流的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你必须确立一个观念——你交流的对象,不管是同学、同事、父母、师长,或者亲人、谈判对手,你不要以为他和你是一样的人。在同样的情景面前,你看到的,他们可能看不到;他们看到的,你可能看不到。他思考的逻辑也和你不一样。不管他和你多么不同,你都要尊重他。学会交流,就是学会尊重和你不一样的逻辑。

  美国的《当代心理学》杂志有一篇文章讲美国的家庭暴力。两个人虽然相爱,但两个人不一样:第一,男人心里有鬼。据研究,男人有一种多恋的倾向。第二,女人嘴巴比较厉害,滔滔不绝,男人理短就少讲话、不讲话,或者溜了。女人偏偏要男人当场认输,男人忍无可忍,最后就用拳头来对话。这在我们中国就叫“报以老拳”。

  女人为什么老揪着男人不放,就因为爱他。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你去跟别人好了——正好,我本来就不爱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