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奖杯时代迎来口碑时代

 圆角望 2015-11-03
                                                     韩浩月

  国外获奖真的重要吗?

  《狼图腾》和《山河故人》都曾传出过“申奥”的消息,尤其是《狼图腾》的片方,还曾大张旗鼓地宣传过。在国内,能被提名参赛奥斯卡,本身就是一种认同,或者说一种待遇。明里暗里会让该片的出品方、创作者、宣传方等,均能分享到一定的利益。这种利益可能不是摆在桌面上的,但一顶奥斯卡参赛片的帽子,已经是件荣耀的事,万一不管大小再拿个奖回来,相关公司和个人的身价都会有所增加。如果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心头的痛,那么奥斯卡就是中国电影人心里的痒痒肉。莫言获得诺奖后,国内的诺奖热已经降温了不少。但陈凯歌和张艺谋的作品,虽然都曾进入过最后的五部提名名单,但最终都与最佳外语片擦肩而过。2001年,李安凭借《卧虎藏龙》 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但李安是代表中国台湾去参赛的,可以讲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内陆电影至今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无缘。
  曾几何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得奖振奋过诸多电影人,《红高粱》1988年斩获包括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在内的诸多电影奖项,让内陆电影久违地扬眉吐气了一把,这部电影把内陆电影创作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直接把张艺谋捧上了国际电影大师的位置。以《红高粱》获奖为标志,内陆片此后在国际奖项上四面开花,陈凯歌、谢飞、吴子牛、王小帅、王全安等,均在90年代征服了戛纳、柏林、威尼斯等电影节评委,拿到了大奖。
  伴随着各种国外电影奖落地内陆,奖项带来荣誉也带来争议,其中最普遍的一个争议是,获奖影片之所以能获奖,是靠展现中国不好的一面从而赢得评委们“青睐”的,这个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但随着国外电影不断进入国内市场,观众的电影审美持续提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批评导演们“卖丑求荣”了。电影的艺术性,是不分国界与文化的,内陆获奖的电影,终究也经住了时间的考验,被真正写进了影史。所以,能理解当下电影人对国际电影奖项仍抱有渴望。能与那些至今仍被观众怀念的优质获奖内陆电影名列一堂,也是莫大的荣誉,因为,近些年来,电影票房虽高,但质量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却直线下降了不少。在这个时候能得到国际大奖的认同,对于创作者来说,有着标志性意义。

  为什么与国外奖项绝缘?

  2000年之后,内陆电影在几大国际电影节的获奖状况堪忧,无论获奖次数还是获奖影片的真实质量,都没法让观众感到自豪和满意。作为影迷能听到的获奖消息,集中在少数几位导演身上,其中,贾樟柯一人几乎肩负起获奖的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之后,他的作品十余次或提名、或获奖出现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2006年,更是凭借故事片《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开始被国际公认为当代电影大师。内陆影人对国际电影奖项热情的下降,是与国内电影市场变好分不开的。直白一点说,内陆影人开始重视票房,只要能赚钱,获不获奖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能获奖,是锦上添花,不能获奖,如果能有过亿或者过十亿的票房,那胜过一切奖项。谢晋导演说的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成为一些商业片导演的自我安慰。
  商业元素的快速增加,艺术元素的被压缩,的确成为内陆电影与国外奖项绝缘的一大原因。纵观四大国际电影节,除了奥斯卡对有思想艺术性的商业片颇为青睐外,其他三个电影节,注重影片的内涵价值要远远大过影片的商业号召力。奥斯卡为了稳固自己的国际电影第一大奖的位置,有几年时间曾格外关照商业片,在遭遇批评之后,近几年重新开始关注艺术片,频频有冷门电影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大奖。一味强调商业属性的内陆电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自我跟风复制,古装英雄片大卖了,大家都去拍古装戏,青春片火了,大家扎堆拍青春片,恐怖片火了,批量山寨劣质恐怖片……早期还试图往影片里灌注一些思想观点,但很快被观众批评不伦不类,后期干脆多数成了无脑的娱乐片,能把观众骗进影院就是胜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可能生产出被国际电影节看进眼里的优质作品?

  口碑时代的来临

  一个颇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夏洛特烦恼》,从公映第一天的2000多万,到后来的每天过亿,这部电影以口碑实现了令人侧目的逆袭。当然,随后的“抄袭事件”令片方困扰,但随着更多评论声音的介入,影片也得到了“洗白”。
  对于内陆这些有口碑的电影来说,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即:它们讲述的是倾向于本土文化的故事也好,还是倾向于商业逻辑严密的类型片也好,有一点终归是一样的,它们的视野打开了,不仅内陆观众会喜欢,国外观众的接受程度,也会提高不少,起码不存在看不懂的现象。口碑的存在,缓解了电影人的焦虑。这是电影的创作核心价值,重新被认同的一个起点。前些年过于重视票房的畸形心理开始被纠正,业内人士不约而同意识到,想要电影产业健康发展,好作品才是最重要的。等到好作品在内陆被普遍接受的时候,再从中遴选更优质的电影去国际上参赛,获奖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按道理讲,比《滚蛋吧!肿瘤君》有资格去参赛的影片有数部之多,但阴差阳错,恰恰是这部不可能获得任何奖项的影片去参了赛。不必对此冷嘲热讽,因为不合常规的行为与现象,早晚会在一个正规的市场上消失。求票房的得票房,求奖项的得奖项,票房与奖项都想要的,也一定能够有作品实现这个理想目标。我们只需怀抱希望、默默祝福并等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