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金瓶梅里的瓜子究竟是什么瓜子?

 wangyong670 2015-11-04

                                                         解密:金瓶梅里的瓜子究竟是什么瓜子?

 

在前面的博文“金瓶梅里女人最常吃的零食”当中讲到了“瓜子”,并上传了几张图片,结果有网友问为什么不是“葵花籽”?下面我就来解释一下。

现在提起“瓜子”,如果不做特殊说明,一般理解为“葵花籽”,因为“葵花籽”太流行、太普遍了。而我为什么说当时吃的不是“葵花籽”呢?因为危石觉得当时还没有“葵花籽”。

 

解密:金瓶梅里的瓜子究竟是什么瓜子?

《金瓶梅》大概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一般认为是万历前二十年),这时真正意义上的“籽可食”的向日葵或并未传入中国,至少是种植尚不普遍。

籽可食的向日葵原产北美和拉丁美洲,后来随着新的海上航道的开通逐渐传遍世界各地。明万历年间赵岖在其《植品》当中首次提到,向日葵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而这时并没有“向日葵”之名。首次提到“向日葵”这一名称的是明末文震亨。他在其《长物志》中说:“葵花种类奠定,初夏花繁叶茂,最为可观。一曰向日,别名西番莲。”

然而,在我国古代许多诗文典籍都曾提到“葵”这种植物,比如:

《左传·成公十七年》云:“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南宋刘克庄《葵》: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木深,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

……

这里都提到了“葵”这种植物具有“向阳性”,这是不是我们说的籽可食的向日葵呢?当然不是,而是一种蔬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亦有详细记载,并没有说其籽可食。比如: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中,将“葵”列为蔬菜之首篇,并说:“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八月半剪去,留其歧。歧多者则去地一二寸,独茎者亦可去地四五寸。枿生肥嫩,比至收时,高与人膝等,茎叶皆美,科虽不高,菜实倍多。其不剪早生者,虽高数尺,柯叶坚硬,全不中食;所可用者,唯有菜心。

可见“葵”就像现今的“韭菜”,是一茬一茬剪着吃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亦说:“古者葵为五菜之主。”

虽然籽可食的向日葵在万历年间就已传入我国,可是明末两部可谓植物学百科全书的《农政全书》和《本草纲目》并没有丝毫提及,更别说有其籽可食的记载了。可见那时向日葵的栽培种植极不普遍。

 

                                         解密:金瓶梅里的瓜子究竟是什么瓜子?

那么,那时大家所常吃的“瓜子”到底是什么瓜子呢?

所谓“瓜子”,顾名思义指的是瓜类的种子。我国古人常吃的“瓜子”一般多指冬瓜子、南瓜子、西瓜子等。

冬瓜在我国的栽培种植历史悠久,南朝梁陶弘景总结说:解毒,消渴,止烦闷,直捣绞汁服之。《本草纲目》说:“其子亦可食。”

南瓜亦是外来物种,约明代时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本草纲目》载:“其子如冬瓜子。”或有“亦可食”之意。

解密:金瓶梅里的瓜子究竟是什么瓜子?

而关于西瓜子制成现今之“瓜子”的记载比较多见。比如:

明初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喜欢“用鲜西瓜子加盐焙干而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西瓜条”中说:“瓜籽爆裂取仁,生食、炒熟俱佳。”

 解密:金瓶梅里的瓜子究竟是什么瓜子?

综上所述,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其中所说的瓜子绝非现在常见的“葵花籽”,可能是冬瓜子、南瓜子,最有可能的是西瓜子。所以在前面的博文中,危石采用了西瓜子图片。如有不当之处,往方家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