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 实用 | 备孕二胎这些中药要停用!

 天使爱不爱美丽 2015-11-04


二胎政策放开后,有网友调侃,某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让其把家长叫来,学生说家长不在家,舅舅可以么?老师说行。第二天,他背上刚满周岁的小舅奔向学校。


不少大龄父母,可能会考虑要二胎。但年龄越大,生育的困难也越大。于是,有人会选择使用中草药提前调理身体,帮助怀孕。但是,并非任何中药都可以在孕前使用。因此,小编重点分析四类“想怀孕和怀孕时应当禁用”的中药,供妈妈们参考:


1、绝对禁忌使用的药物:

巴豆、牵牛子、斑蝥、铅粉、水解、大戟、麝香、土牛膝、商陆、蜈蚣等。


这些中药的药性多为大毒大热。药物本身具有的毒性可能造成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因此应绝对禁止内服。


禁忌级别:★★★★★


2、尽可能避免使用的药物:

附子、乌头、生大黄、芒硝、甘遂、芫花、三棱、生南星、凌霄花、刘寄奴、马鞭草、皂角刺、生五灵脂、穿山甲、射干、雄黄、硼砂等。


具有大热、活血化瘀药性的中药会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芳香走窜、滑利攻下药性的中药可兴奋子宫,它们都会造成子宫收缩,使胚胎着床不稳,甚至发生流产、早产。


禁忌级别:★★★★


3、避免单独使用的药物:

当归尾、红花、桃仁、蒲黄、苏木、郁金、枳实、槟榔、厚朴、川椒、苦葶苈子、牛黄、木通、滑石等。


这些药物同样具有活血化瘀、芳香走窜的性质,但其药性弱于“可能避免使用的药物”,因此可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


禁忌级别:★★★


4、不可乱用的药物:

人参、桂圆、党参、黄芪等。


这类甘温性质的补品极易助火,动胎动血。对于阴虚内热的孕妇来说,无异于火上加油,很可能造成漏红、小腹坠胀等先兆流产或是早产症状;若扰动胎儿,还可危及生命。


体质平和的孕妇吃过量补品,也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失调,影响胚胎正常的发育成熟。


禁忌级别:★★


想生个健康的“二胎”宝宝,中药调养也要格外注意。至少应提前半年至一年用药,不可心急。孕前短期内用过以上中药的人,要与医生沟通。中药同西药一样,也有副作用,所以不可越过医生,随意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